芸芸众生存活于世,哪里能不辛苦?就连我刚满3周岁的小王子,都会对我说:“妈妈,太累了”。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累”从小王子的口中说出,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么小的孩子,又没有烦心劳力的事务缠身,哪里就会觉得累了?对于幼小的他来说,所谓的“累”无非就是收拾玩具时的麻烦与系扣子时的繁琐。可是,这么小的孩子究竟是从谁的口中学得的“累”呢?我认真地反思了我与先生的日常行为,最后毫无疑问地,是我俩日常的“榜样”力量传染给了小王子。
于是,我们俩痛下决心,无论多么地辛苦,决口不提“累”字。不说累,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源于朋友圈里的一段话:
“你之所以会觉得累是因为你说的比做的多,欲望大过本事。想要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想要顺其自然却又无法心安理得。”(事后发现这句话你并不是朋友原创,而是引用的言语)
这未点名但有所指的言语,却字字直戳我心。我措不及防,被扇了一个响亮的耳光,羞愧得无地自容。我相信那天朋友圈里看到的人,90%都会思想停滞几秒,然后自我反思,对照一下。朋友这人骂的真是不动声色,提请了我们一众人等的注意。
这个朋友是先生的同学,先生喊他老陆。老陆这个人比较具有传奇色彩,是逆袭成功的人物典型。老陆,与先生少年时一起读书,然后考上大学各奔前程。老陆毕业后留在北京,父母亲远在西北老家,偌大的帝都没有朋友、没有亲戚,如同被空降了一样。这个从西北老家走出来的老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一路打拼到上市国企总裁助理,各中艰辛即使我不说,想必你也清楚。
老陆这个人不显山不露水,是那种扎人堆儿里完全找不见的平凡外表。喊他老陆也不无道理,他老成持重、沉稳得体,与30出头的年纪极不相称。但是先生对他很是推崇,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两人旧日的接触仍记忆犹新,那时的陆同学还是个刚在北京总部站稳脚跟的小职员,他除却了工作还是工作,全然没有一丁儿点人间烟火的味道。印象里,他从未对自己的人生与工作提过“累”,所道之事语气平静闲淡,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变革,都是淡淡地——淡淡地评价,淡淡地讲述。如今,竟又跑回清华读硕士去了。
在我印象中,老陆是个相当优秀的人,是这个社会的榜样力量。优秀的人无论做些什么都手到擒来,游刃有余。优秀的人,身上总是有某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或是特别地坚韧、或是特别地善于解决问题、或是特别地具有包容性……他们在摸索中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他们不言“累”。对于他们而言,想办法往往比说累更具有实际意义。
你以为我是想要讲给你听一个寒门贵子逆袭成功的故事吗?其实,我只是想要告诉你:“自我打拼,是这个社会上芸芸众生的成功常态。”
社会舆论过度地放大了非正规手段“上位”事件,这种负能量聚集起来对我们的影响,彻底颠覆了我们自小树立的“三观”。其实,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可以作为人生资本的亲爹亲妈。自我打拼,是这个社会上芸芸众生的常态。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事实上是比你牛B的人依然在努力。这个社会,远非你所看到的样子:成功人士车马喧哗,锦衣玉食。所谓的成功是付出远比收获更多,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光鲜亮丽的永远都是众人面前、灯光之下,艰苦跋涉的就只有自己而已。
倾尽全力,得到的所有一切未必如你所愿,但也绝对不是你抱怨的那个样子。千万别小瞧了自己,在创造人生价值和改善生活这些事情上,人类永远具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所以,即使没有可以作为人生资本的爹妈,那也没有关系,反正还有自己可以拼。不如自己拼得个天翻地覆、拼得个美好未来。拼不了爹与妈,就拼自己好了。
人生本就没有整齐划一的起跑线,自然没有抢跑之说。我们无法无法掌控自己的起点,更无法要求自己起步平台的高度,可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规划自己设想的人生高度与长度。
我无法讲给你听关于改变人生高度的故事,因为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平台才算高。究其根本,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同,对待所谓的高度自然也不近相同。就好像杜甫描写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区区1500多米的海拔高度,与珠峰的8000多米相比,显得杜甫多么的露怯。正所谓“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高度是规划来的,永远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最怕,你一边疼惜着自己的辛苦,一边艳羡着他人的生活。当你的欲望过多,而你目前的能力又无法满足你的欲望的时候,你不累,谁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