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绝对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之一,但是很少有学者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过这项运动,之前其实在我的印象中,经济学应该是研究与钱相关的东西,似乎与运动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经济学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查理芒格说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掌握多元思维模式都不是一件坏事,就像谚语说的:
“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经济学家绝对是这个世界上逻辑思维最强的群体,他们总能够给我带来超乎我们认知的“事实”,而且经济学的书籍最具可读性的点还在于,它总是会告诉你一些与你直观思维截然相反的事实,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借着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本《足球经济学》
内容简介
《足球经济学》由著名的体育经济学家、足球记者西蒙·库珀和卡斯商学院的院长及经济学教授史蒂芬·西曼斯基共同撰写完成,全书以经济学家的智慧和体育作家的技巧,高度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足球话题重新审视了资料,揭示了这项最受世人喜爱的运动中与直观思维截然相反的事实,概括成一种具有突破性看待足球的方法,堪称足球运动界的《魔鬼经济学》。
足球俱乐部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生意却比英格兰银行更安全
1888年苏格兰布料商威廉·麦格雷创立了足球联赛,如果你愿意称足球为一桩生意,繁荣的足球俱乐部,高昂的球员薪水和票价一定会让你感觉这是一桩大生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足球根本就不是什么大生意或赚钱的生意,它或许根本就不是一桩生意。
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我们都知道足球的市场巨大,在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足球运动员,全世界历史上观众数目最多的电视节目是世界杯决赛,但《足球经济学》告诉我们这是所谓可占用性问题导致的结果,因为赛季的球票可能很贵,俱乐部的复制队服标价很高,不过即便是最狂热的球迷,一年买上一次这类的东西就不错了。大多数的比赛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花费高昂的票价去体育馆观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足球俱乐部无法利用球迷对足球的热爱赚钱,哪怕仅仅利用其中的一点点。所以无论他们的英雄多么显赫、战绩多么辉煌,从商业角度来说,皇马和曼联都无法跟大型的上市公司相提并论,
低效运作
俱乐部之所以是糟糕的生意还体现在它的运作上,不精明甚至愚蠢是其他行业的商人对足球界人士的评价,俱乐部的运作存在着太多的低效环节,光鲜亮丽的背后存在着大量的草率、鲁莽、臆断。
你无法想象各俱乐部总是花大笔金钱引进优秀的球员,却无法解决大米脆皮的问题(球员的安置);
你无法想象俱乐部总是被球迷绑架在转会市场上失去理性的引进近年来世界杯或欧锦赛上的新星;
你无法想象种族歧视是俱乐部的传统,绅士们总是认为金发碧眼的人更会踢球;
如果说种族歧视发生在球员之间,那么主教练之间存在的就是性别歧视,整个足球行业都在非法歧视女性,正如那句古老的生意经所说
“没有人会因为买了一台IBM而被解雇”
“犹豫会被看做是管理层的软弱”你无法想象一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穿上西装可以变成主教练,且新教练的雇佣都是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几乎不需要通过任何面试,也不需要任何相关专业资质。
新教练之所以获得任命,要么是因为他能够立即开始工作,要么是因为他刚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了很好的成绩,新教练的任命一般都不是因为他所谓的管理技巧,而是因为他的名字、长相和公关技巧能够打动俱乐部的球迷、球员和媒体。
比英格兰银行更安全:足球俱乐部几乎永远不会消失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如此糟糕的运作的足球俱乐部却是无比安全的:这是本书统计止出版日的数据:
1923年足球联赛共有88支球队,截至2007~2008赛季:
其中85支球队(97%)仍然存在;
有75支球队(85%)仍然保留在最高的四级联赛中;
实际上的绝大多数,即48个俱乐部,保持在与1923年同一级的联赛中;
在前四级联赛中,只有9个俱乐部的分级与1923年的情况差了两级或两级以上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在足球行业的“竞争”与非足球行业的“竞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正常的商业竞争不进则退,他们面临着无数的陷阱:新技术的迭代、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政府干预、经济萧条、过度投资等等,而这些,足球俱乐部几乎都能免疫,用博弈学的角度来分析,是因为大多数的竞争都是零和博弈,而足球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并非如此,因为俱乐部对手倒闭对俱乐部一点好处也没有
俱乐部的“与时俱进”还体现在它超强的弹性,忠诚的球迷和维护人给了他们极大的“容忍度”,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他们能够通过降级和降薪来渡过危机,其次足球界所谓的“技术”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受欢迎的是这项运动本身,即使俱乐部挥霍无度、过度投资、疏忽无力、管理无能,倒霉的永远只有投资者,俱乐部则能够通过降级来保护自己不被摧毁。
根本就不是什么生意
人们总认为只要俱乐部保持常胜姿态,利润就会滚滚而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比赛成绩最好的球队,也很少能够产生利润,除了曼联之外,大多数的俱乐部都面临巨额经营亏损,事实上在足球行业里赢球和赚钱是对立的,像一个赚钱的商业公司那样经营足球俱乐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像克拉尼奥蒂啊、阿布拉莫维奇啊或者拥有尤文图斯队大量股份的格达费啊他们根本不在乎利润,而是愿意为赢球一掷千金,最终迫使其他俱乐部的所有者不得不纷纷效法。如果哪一个所有者不支付巨额的转会费用和薪水的话,别人也会这么做,如此一来,那个所谓的“别人”就会得到最好的球员,赢得联赛奖杯。结果是,足球俱乐部所赚取利润的最大一部分都在转会市场上流失了
足球的生意经就是足球本身,大多数的足球俱乐部无法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俱乐部,或许它们更像是那种心系公众、在为公众服务的同时保持自身具备一定清偿能力的组织。
世界杯是国家之间人口、财富、赛事经验的竞争
为什么举办世界杯:为经济政治带来短暂快乐
无论何时,只要一个国家申请主办世界杯或奥运会,政治家们总会预言“经济富矿源”。他们声称将有成千上万购物狂来此观光,猜想全世界的电视观众播出主办城市的免费广告,所有的道路和体育馆将使当地人民长期获益等等。
事实上,主办国际体育赛事根本无法让哪个国家走向富裕,“经济富矿源”是一个伪命题,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大量的投资修建基础设施,而在比赛过后,大多数基础设施将无法继续付诸使用,因为为举办国际赛事所修建的设施和日常所需的设施全然不同,另外大型国际赛事并不会使“调整时间的游人”(即为了观看世界杯而特意调整来该国家旅游的时间的人)增多,也无法增加为当地经济注入的额外花费。除了到场观看赛事的球迷之外(这部分收入非常有限而且比起设施的投入根本无足轻重),大部分的球迷根本没有走进体育馆,而是在自己国家公共场所的大屏幕上观看比赛。
政治家们一早就明白举办世界杯无法为国家带来经济收益,那为什么还要为自己的行为裹上虚伪的经济包装呢,答案是,世界杯能带来快乐
“一旦食品和住处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就会从爱情、信任和友情、美、艺术和音乐以及教育中寻求最大的满足感,以上这些没有一项是经济增长的神话本身所能带来的。”
国际足球赛事恰恰能够创造这些关系:人们聚集在酒吧或起居室里,整个国家一时间开始关注同一场比赛。一场世界杯就是一项公共工程,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加强社会关系之间的纽带,提升整个国家的自尊,给人们带去快乐和幸福了,所以即使知道世界杯无法使国家走向富裕,政治家们也要编织好这个善意的谎言。
为什么看世界杯:因为人们喜欢不公平与不平衡
霍恩比式的球迷指的是只要活得够长,无论他的队伍踢得多么糟糕都永远都会去体育馆观看自己的俱乐部或国家队在主场的比赛的人。然而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归属”、“狂热”、“依恋”这些词变得不再那么符合现在的球迷,足球迷的纽带要比“我们将永远支持你”之类的传说所传达的存在于想象中的爱的纽带松的多。
现代足球的发展给了足球多样性也给了球迷多样性,人们对足球的关注的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过去人们会因为一个球星而喜欢一个俱乐部、支持一个国家、甚至爱上一项运动,但是现在人们会同时喜欢多个球星、支持多个俱乐部多个国家,因为现在大部分人观看足球赛事更多的是为了寻求刺激感,寻找快乐或慰藉。
这也是为什么不公平或不平衡的比赛会受到大多数球迷的青睐,国力等一些因素导致的国家足球队及俱乐部之间实力悬殊的比赛更受球迷们欢迎,大多数球迷不喜欢看到什么均衡的结果,爆冷会让人愉悦(当然赌球是另外一种情况),其次球迷对于输球的承受力是惊人的,他们非常善于转移矛盾,这也是为什么强队失利一定会找一个替罪羊。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刚刚结束的“法克大战”一定让你记忆犹新,相信大家在“法克大战”结束之后都看过一篇描述克罗地亚球员经历的文章,战争的洗礼当然塑造了克罗地亚球员钢铁般顽强的意志,但贫穷似乎总与足球这项“奢侈”的运动格格不入,为什么放羊的孩子能成为“魔笛”,贫民窟里总是能出足球巨星,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早就在他的著作《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给出过解释,那就是著名的10000小时法则,这是从心理学借鉴的概念,即要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你需要至少10000小时的练习。
在足球中,最贫穷的欧洲男孩反而最有可能达到10000个小时的练习指标,因为他们往往住在很小的公寓里,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户外度过大部分时间。那里会有很多当地的男孩子,都急于走出狭小的公寓,来到户外踢足球。父母不大可能是中产阶级,也不会逼着他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做功课,孩子们也没有什么钱追求其他的娱乐。他们的童年只热爱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踢球,甚至连睡觉都要抱着足球。
拇指汤姆杯:克罗地亚并不是黑马
过去几十年,欧洲人一直统领着世界足球,欧洲那些我们所熟知的国家保持着对世界足球大部分的控制时间,但当我们回到多元回归分析之中时,经济学家们发现每场比赛的的净胜球的三个关键输入值是人口、财富和赛事经验。
当经济学家们用人口、经验和GDP进行调整后,便出现了与现实差距甚大的结论,以“相对净胜球”为排名依据,前几名几乎都被小国垄断(书中有详细数据,各位有兴趣的可以购买阅读),排名前四的分别是格鲁吉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冰岛(前两名的国家非常有潜力,但由于国家过于贫穷、规模过小使得赛事经验不足没能在近几年向全世界大放异彩)。这个数据似乎在今年世界杯得到了验证,数据中克罗地亚和法国的场次相差了近100场,如果给克罗地亚更多的赛事经验的话,今年的“法克大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同样冰岛也是,他们都在利用适度的资源、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从核心到外围:执起国际足球的接力棒
2002年世界杯开始,足球的外围国家(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欧洲是足球的核心)就开始逐渐兴起,日本队进入了第二轮,美国队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俄罗斯世界杯,东道主俄罗斯虽然在四分之一惜败给克罗地亚,但所取得成绩足以证明不断兴起的国际足球的实力。
任何谈论足球的话题,都不免要说到中国,这个理论上最具实力的国家。虽然我们离“很快”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我们请的起希丁克这样的教练,我们能够为有前途的球员提供足够的食物,也不会染上可怕的疾病,当我们给予赛事及年轻球员更多的扶持,让他们积累足够的经验,我相信我们一定也能接起国际足球的接力棒。
最后说说荐书建议(纯粹是个人观点),《足球经济学》全书其实更像是一篇篇的报告,虽然全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框架,旨在告诉你应该俱乐部和世界杯背后的“真实”,你能够在里面找到一些令你叹为观止的事实,通过数据和理论的结合也能够让你对你所看到的事实点头赞同,但全书唯一的一个我称之为缺陷的地方在于,他的新知性不强,他并没有很强很直接的告诉你一些道理和延申,你需要自己领悟,举一反三,使用经济学的思维和工具去跨越经济体育之外的领域。如果你非常热爱足球并喜欢经济学的话推荐你阅读这本《足球经济学》。如果你想要的是一本工具书,只是纯粹的想要了解经济学的话,我认为《魔鬼经济学》会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