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这篇儿的俩地儿面积都比较小,照片拍的也不多,而且时间还连着在前后两天,所以搓堆儿一勺儿烩了。
去年(2023)11月21日,想出门闲逛,又不想去复杂和远的地方,搜了一下发现有个“1959时间里”,以前没听说过嘛,就它吧。
“曙光厂”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轰炸机和第二套歼击机制造厂,最早的厂名为“北京微电机制造厂”,代号125厂。1959年2月12日,一机部批示工厂厂名为“国营北京电机厂”,1959年6月25日,批准改为“国营曙光电机厂”,任命苏韦为第一任厂长。
工厂初址选在北京西郊许家寺地区,于1958年11月12日破土动工,后由于存在地势低洼、沟渠纵横、厂区面积过小和建筑标准过低等问题,不得不重新选定厂址。1959年9月,上级决定将新厂址选在东直门外左右牛王庙村以北尚家楼村之南,即现厂址所在地,京顺路5号。
1959年11月11日,曙光电机厂现址开工建设。1963 年,工厂基本建成,主体建筑包括一顺六横共七座单层厂房组成的主厂房以及东侧三层的员工宿舍楼。1983 年 4 月,经过八年的探索攻关,歼六飞行模拟器总装调试成功,顺利通过国家鉴定验收、交付空军使用,这是我国第一台飞行模拟器,荣获1983年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曙光电机厂正式定名后,“曙光”这一名字越叫越响,逐渐成了这一地区的称谓。曙光电机厂的建立同时还影响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变化,人气旺了,各种生活设施配套兴建并逐步完善。再后来,北京开始大规模建设,许多当年设立的工地、工区和厂名、单位名称,就转化为地名存留下来。曙光电机厂的职工宿舍区被命名为曙光里,厂区北边新建的马路就叫做曙光路, 三元西桥刚建好时则叫曙光桥,后来随着城市统一规划、定名才改为三元西桥。
2003 年,曙光厂在顺义空港开发区建设了 4 万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并于次年实现了旧厂区的搬迁调整。2011年,经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批复,工厂于8月16日正式换牌,名称改变为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溜达就是围着这个园区外围转了一圈儿,当时心里就嘀咕“咋这么小,还进不去”。其实,在南侧这边是有个入口能进到里面去的,只能怪我没注意,或许那天本就有点儿心不在焉,就是心里想出去的是身体不咋想那种状态。看网图吧——
曙光厂的主厂房区由七座厂房组成,一顺六横的组合形式使其进深达到了108米。园区的潜在客户群多为小微或中小企业,难以消化如此巨大的空间,因此需要化整为零,将厂房划分成若干个适合使用的小空间。超尺度的进深使内部区域的可达性成为问题,因此设计将内廊置入其中,形成一条内街。丰富内街形态,为每一户都设计入户庭院作为入户缓冲区域,并设置两户共用的后院及外部庭院,为使用者提供共享和休憩的空间。——水发绿建(北京)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溜达完并没在这边吃饭,因为不是很饿,也不想吃复杂和贵的,于是走去凤凰汇吃了个小面。
去年(2023)11月22日去望京吃叶叶菩提的霸王餐,吃完去附近溜达,先去的望京伯爵城中央公园,然后又去了望京小街,那天风挺大,我竟然还坚持在外面待了那么久,坚持贯彻“贼不走空”的一天。
望京伯爵城中央公园项目(望京B23#地块)是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9月所取得的望京地区《建设用地批准书》范围内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此地处于长时间无人管理状态;为了改善此地块环境,造福周边百姓,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由北京亚星佰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B23#地进行投资、开发,拟建为望京伯爵城中央公园。
北京亚星佰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进驻此地块进行建设前期准备,至2008年5月随着最后一批住户的搬迁,项目部已清理、外运地块积累的垃圾、废弃物等约10万方。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后,为了配合奥运会的召开,预先铺上约4万平米的草坪,并在保留原有树种的情况下,从各地引进适合北京生长的苗木新品种(现已种植各类树木约500余株),使用时令花卉,并拟配以相应的湿地,真正的实现全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为了丰富周围百姓的生活、娱乐、休闲等,并配有6栋公园管理配套用房约18000平方米,用于满足周围百姓室内活动需要。
——这是当时的报道,建了8年才开园……私人产权的地方建公园确实难。
在网上搜到过以前的地图,办公楼的位置原来也是公园儿范围,可能是前文提到的管理配套用房的位置。公园儿关闭的原因好像是经营问题导致了欠薪,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后就建了这个产业园,然后公园儿面积就缩水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