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在我上班之后,跟我说过一句话,原来觉得这是老一辈人,经过很多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磨难后发出的感叹,后来,我发现,他是给我这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一个真真切切的逃都逃不了的真相,就是:人活着一辈子,不容易啊。
从我在熙攘的每一个白天中,度过了刚刚开始上班时的新鲜感,在职场看了一桩桩人性的真相,在过来人的嘴里听过一件件当时费点劲的坎坷以后,我就开始觉得步履没那么轻盈了。
过来人的你们,可能觉得我又在矫情了,但是,你们也不得不承认,90后是秃的最早的一代。
我从上班以后,和朋友们就默契的形成了一个规律,就是工作日从来不约便饭,除了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从通州,回龙观,良乡,望京泵回大望路,五道口,金融街,打卡开启崭新的一天,不方便约太晚,最主要的原因是被放鸽子率太高,非要约饭也不是不行,只是没人想和随时掏出电脑加班的人一起涮火锅。
���
一天难得的安静就是直到客户和老板都睡着了,白天像泉水一般不断翻涌的工作群,此时也渐渐粘稠沉淀。
虽然,好像常常把“不干了”挂在嘴边,但这是一种欲拒还迎的撒娇,然后在崩溃时大吼的那句“不想活了”,可事实上,不论生活多么狼狈,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纯真的角落,少年般执着地咬着牙,相信明天会更好。
工作后才明白爸妈有多厉害,坚持工作这么多年,还把你养大成人。
一.
纪实电影《燃点》上映了
这明明是一部记录时下最有名的那些公司老板创业史的电影,却看哭了很多普通青年。
因为片子很真实,真实到让大家有了共鸣。
当你听到已经拥有近3000万粉丝和一家公司的 papi 酱说:
“我曾经啊真的是非常想有一个包,但我跟老公真的没有什么钱。”
“我还是想先给我妈把这房子换了吧。”
当你听到《奇葩说》的马薇薇开始另一个创业项目时说:
“我会老,可能会重病,我家人已经有重病了的。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能用钱摆平,但是有钱的确比没钱好。”
“我们动力十足,但我们方向很迷茫。”
当你听到创立锤子手机的罗永浩说:
“每一年都是失误。焦虑伴随一生。真的想过死。”
二.
你曾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
是20岁出头,工作压力大到头发突然秃了一整块的时候?
是年纪轻轻欠了一身债,再怎么努力工作也还不完的时候?
是提案交了5次,被打回 5 次的时候?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心里的渴望和他将要承受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
而更苦闷的是,那种用尽自己全力去熬的痛苦,是自己没办法说清,别人也没法感同身受的:
累到麻木的疲惫感。
看不清未来、找不到价值的迷茫感。
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的孤独感。
最痛苦的是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动摇:
“有一个阶段你会坚信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干。然后有另外一个阶段,你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我做的都是什么?”
但更多的时候
并不只是对成功的确信推着我们挺过难关,捱过低谷。
有时是因为身上的一份责任——
“万一有天家里发生意外,你需要大量的钱。”
更多时候,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气、一份渴望——
不甘心,不相信自己就只能止步于此;
不服输,要证明自己不是别人口中的那种人。
不向命运认输的人一定就能成功吗?不一定,但就像一个读者留言说的:
“陈奕迅的《相信自己无限极》这首歌是听的次数最多的。因为再难熬也不能认输啊。
熬过那段日子的每个人,不管结果怎么样,都是把握生活的王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