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991
不知不觉又到了格局财商进化营的第四个毕业季,我们这次打卡的书籍是西奥迪尼的经典之作【影响力】,我写了15篇的文章,1篇的读书分享稿,加上这篇成长记录,一共17篇文章,合计大约有1.5万字左右,有6篇得奖了,其中有2篇获得最牛,感觉在写作这块,我这次还是有点进步的,嘉许自己!
这本书可以说是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吧,可能是我自己原本就从事销售和管理的工作,也学过一些类似的心理课程,对书里的内容也比较容易去理解作者的观点,写起来还是挺愉快的,每天都可以按时交作业,总算是不拖团队后腿。
我这次只是以组员的身份参与,我想提高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小边老师安排我辅助几个新组长,再参与一下社群的运营,没有固定的职务,这样挺好的。我会先把自己的作业完成,再逛逛小程序,给同学们点评一下,然后我才会去其他小组逛逛,在大群里听春亮老师的课程和各位大咖们的分享,我还去了点评组和设计组拜师学艺,所以每天的时间都是排得满满的。
我第一次参加点评,才感受到这个点评的工作还真难,脑袋要转好几个弯,不但挑选优秀文章痛苦,写推荐语更苦,我原本只是在旁边帮忙选择优秀文章的,那个写推荐语的工作我还真不敢碰,结果有一天,我被点名了,春亮老师说,让我参与评优工作,我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
我第一次写推荐语,写了足足两个小时,才憋出几十个字,真的太难了,写的也不好,后来我找了南芊帮忙修改,才敢发出来见人,后来慢慢的第二次,第三次,感觉才没那么难,不过最后还是要小维老师或春亮老师帮忙润一下笔,我感觉经过大咖们的神来之笔,整体效果真的完全不一样。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做一个明星,那写推荐语的点评官就是经纪人了,所以写一篇好的推荐语,等同于帮文章打了个漂亮的包装,吸引别人点开阅读,这个点评官的责任太重要了。
其实我这次参与点评也算是凑巧,是我在哪指手画脚的,说这篇文章好,那篇不好,然后我还把我认为好的文章私发给春亮老师,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站在游泳池旁边指手画脚的吃瓜群众,结果被教官一脚踢下水了,被逼着喝了半肚子的水,不过也因此学会了一点点,感觉还是挺好的,谢谢春亮老师给了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我还想学设计,因为啥都不会,只能先呆在设计组看热闹,不过好玩的是,我喜欢给设计师们提意见,他们也都非常好,很有耐心,一遍遍的帮照片“美容”,跟我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个学徒肖丽珍同学,她曾经为了死磕一张照片,修改了三个小时,太用心了,另外她也是个超级小陀螺,社群每个角落都有她的影子。
我们的设计师都非常优秀,其中有一个还是大二的学生,她是我们设计组的“副主席”,设计水平一流,写作水平也不错。还有大师们讲的很多术语我也听不懂,不过我问,他们都会很认真的回答我,他们还给我颁了一个职位,叫“设计部策划办公室主任”,把我乐坏了。今天开始设计毕业典礼了,我决定自己找活干,最后我的诚意“感动”了大师们,让我负责带领小助手们设计毕业证,我终于有活干了,太开心了,最后嘉许这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设计师们,你们是最棒的!
讲一讲我们的4位组长吧,除了琴霞是老组长,另外三位都是新组长,海花更是第一次参加财商进化营,她们非常的优秀,非常的用心,有些每天要上班,回家要带娃,还要写作业,还要服务大家,做组长确实是一件非常锻练个人的,同时也是成长自己最快的捷径。
最后讲一讲我们这次财商进化营的两位幕后总策划吧,她们分别是琴霞和斌梅,琴霞同时还要担任组长的重任,斌梅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超级无敌,借小边老师的那句话说,交待给你,我放心,我要加一句,有你在,不需要交待, 一样安心,这两位都是我的好榜样。
另外这几天大家也给我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我结合了自己的想法,整理了如下十条:
1、开营仪式和结营仪式可否简化一些?
2、点评组的推荐语要求水平可否可以降低一些?
3、评优的规定要求是否可以改一改呢?
4、奖项是否可以多几个?是否可以分级呢?
5、小组成员是否可以互相扶持,互相点评呢?
6、如何做才能让所有人都可能被真正的看见?如何帮助到大家更快的成长呢?
7、如何鼓励更多的同学主动做分享呢?
8、关于特殊小组X组的成员是否可以给予一些指导,让他们也可以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9、关于打卡的时间是否可以由原来的23:00至24:00变更为22:00至24:00呢?
10、如何培养组长、点评官、数据官、设计人员、运营官呢?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又要再写一个长篇的论文,才能真正的毕业了!
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共同努力,不停的创新迭代,创造出一个有温度,有趣的社群,一个大家来了都不愿意走的高端社群。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正式毕业了,我们在这18天内,我们一起书写了无数的优秀文章,又竖立了一块里程碑,欢迎大家都书写自己的读书分享稿和成长记录,给自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欢迎大家参与我们11月4日的毕业典礼,这又会是我们一个难忘的回亿,我们下一期的打卡书籍是关善祥老师的【传世书】,我们江湖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