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宫墙柳》,里面的女主一点都不出彩,没什么爱好,更是没什么个性,唯一硬气的一次就是皇上要死时把她认成前皇后,她说自己是小柳儿。
她说自己不是替身,可除了不动心外,完完全全就是替身。
是她就离开这个皇帝,快快乐乐的做自己的事情,更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和亲。
女孩子有这种想法很好,我们都不需要恋爱脑,爱得死去活来,都应该争取自己的权利。
我找到作者的原话,她的初衷也是这个意思:“我最初想写很多很多女孩子,不同性格的,不同爱好的,有没有爱情没关系,重要的是她们永远爱这个世界爱她们自己,爱情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概括一个人的一生,仅凭有没有爱情去断定一个人是否幸福,是不公正的。”
接着我和她提到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朋友也说完全不喜欢这本书,怎么能喜欢上李国华?要是她就直接报警。不行就跟他同归于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才是一个人的骨气啊。
我是很喜欢这两本书的,觉得他们笔触细腻,语言独到。朋友因为不喜欢一个角色而不看这本书,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个人有个人的喜好,更何况在面对这类事件,我们的确应该勇敢的站出来。
但她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么强烈的表达对这类人的不满?这种看法是不是过于偏激?
这不满是不是对性格的一种否定?
我们仅仅用懦弱,不勇敢,不喜欢这样的字眼去评判这个人就足够了吗?
如果你勇敢反抗,就不会这样。
尽管出发点是好,但从来没有了解过事实,没有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共情其实很难,打破已有的认识也很难。
我们是被环境塑造起来的,一个人的三观离不开外界,这个世界的教育,让女孩子更敢爱敢恨。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但除了同情,我们应该看到房思琪的心理,了解这类人,弥补教育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