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夫子简单朴素的话语中的真理并未过时,如果您是学而发困不亦头痛乎?您可以想下为何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呢!当我们体会到学习之乐,才是真正学习入门了,因为您具备了不假外界的内在驱动力。以前老师总说一句话,各位同学要从“要我学”跃升到“我要学”。一个颠倒就是从外在驱动转为内在驱动,不过老师不会帮我们找到,只有您自己认识到了,才是您自己的能量源泉。我称之为快乐。我就是为了自己快乐而学。
学习是为了破迷开悟入道。人并非生而知之,八十老翁也并非比十岁孩子懂得道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比你优先学到、优先领悟到,就更早一步入道,这个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律规则,二是道路、行业,三是真理明心。前日偶遇一位朋友,相谈甚欢,我问她:人为什么活着,您考虑过吗?她学法学专业,有一种思维定式,认为这些问题如此玄妙、抽象、没用,这都是哲学家考虑到,自己从未思考。其实不只是她,我和其他同学交流时,一谈到人生宇宙他们要么避之不及,要么一笑了之。对于这些大家熟知而并未真知的问题,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大问题,或许比做一天数学题有趣的多吧!幸好她告诉我要回去仔细思索,这个问题弄不清楚,人生将在迷惑的路上渐行渐远!
最后一个原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做学问。我们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儒释道这三支体系都有强调学做结合,知行并进。社会上流行很多管理之道、员工之道、做人之道,要么停留在术的层面,教给人投机取巧、暴跌前撤离;要么把道理说的很高大上,难以做到敬而远之。其实,越宝贵的道理越朴素,踏踏实实做个老实人、勤勤恳恳做个学问人足矣。但现在流行的却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流行外在评价一个人的成功,忽视个人德行的成长,而德行正是做人做学问的地基,地基不稳大厦必倾!(我是赵同学,第一次写作,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