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书柜里翻找东西,看到了这久违的熟悉无比的字迹,这是爷爷当年写给我的赠言,刚劲有力的笔迹一如爷爷的正直、爽朗。看着这,眼眶不禁湿润了。
爷爷离开我们已有十七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鲜活的留存在记忆中,伟岸的身躯,满头的银发,朴素的装束,还有那爽朗的笑声……每天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读书,脑海中常常浮现每当我突然来到他面前打断他看书时他从眼镜上方射出的慈祥而又温和的目光。爷爷刚走的那几年我怎么都不能接受爷爷已离开的事实,总觉得他还在我们身边。而今岁月沧桑渐渐接受爷爷走了好久,不会回来这个现实。村庄依然安谧,僻静,依山傍水,爷爷却变作了风景的一处,长眠于地下。念及此,眼里便是涩涩的酸楚,心中便是隐隐的痛,以至于这么多年来我都不敢提及那些被尘封的与爷爷有关的往事。
爷爷是一名老师,那时十里八乡的人都夸赞爷爷的学问,他们都敬佩的称呼爷爷为“先生”。虽是一名教师,但爷爷一生很清贫,特别节俭,衣服是破了补了再穿,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想到奶奶,他感念奶奶为这个家吃的苦。爷爷出身不好,我公公(爷爷的父亲)省吃俭用,把攒下的钱全部购买了田产,没为家庭谋多少福利,却为这个家攒了一个“地主”的头衔。那时爷爷在外地工作,受尽了苦难,甚至有段时间还被关押了上百天。奶奶独自在家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含辛茹苦地操持着一切。
爷爷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工作兢兢业业,为人热情,桃李满天下,他的很多学生至今依然能清晰的忆起爷爷上课的情景,神采飞扬,趣味盎然。每次大会小会上的发言,爷爷总是即兴发挥,从不打草稿,却能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爷爷写得一笔好字,远近闻名。记忆中每到过年前,爷爷家几个房间的地上全部都铺满了红彤彤的对联,这都是爷爷用了好多天时间义务为乡邻们写的。爷爷伏案一手按住对联纸,一手挥毫,而我则站到一旁,等待那些墨宝干了之后就一幅一幅卷好放旁边,等着人家来拿。
爷爷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他希望我们——他的孙辈们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份赠言表达的就是爷爷的这份心愿吧?那时我念初中,根本就没读懂爷爷的话,亦或是根本就没有好好去读,只记得对这本爷爷送给我的写着这些字的笔记本——一本塑料封皮的笔记本,印象深刻,特别喜欢。时光流转,经历了岁月的打磨,时间的洗礼,把当年那个不谙世事、懵懂无知的我带进了不惑之年。只是现在读懂爷爷的话已不再年轻,时光易逝,伤不起光阴似箭。爷爷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深深叹息,为我的没出息。
爷爷走得很突然,那年他的一个学生兼同事离世,爷爷很难过,一个人在屋子里写了一晚上的挽联,情绪激动,没有好好休息。清晨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脑溢血,从此就没有起来。就这样爷爷昏迷了几天,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永远离开了,那一年爷爷76岁,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痛楚。
来到爷爷奶奶生前生活的老屋前,眼泪婆娑,青砖瓦房在瑟瑟秋风中凄立着。奶奶走后,这里就成了我不敢真切凝视的痛。祈愿我的爷爷奶奶在天堂一切安好!
深夜,思念是无法言说的痛。爷爷,想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