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了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是陈保国演的呀,对,里面还有阿云嘎呢!先不说演员了,这部根据真实背景改编的电影给人一种回到那个时代的无奈,不得已又不忍心错过的一部良心剧作,尔冬升执导的电影可以看,推荐数星星吧!
该片是根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影片重点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家庭,哥哥杜思翰,妹妹杜思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得已把妹妹杜思珩骗着放到了福利院,几经周折妹妹随三千孤儿被送到了内蒙大草原,从此有了划世纪的分别,在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离开人世之前还一直放不下曾经遗弃的杜思珩。
母亲的信念就是因为多年前的某一天看到报道说的是这三千孤儿去了内蒙,并且当时去的时候并承诺下一定要让这些儿童一个个都要好好的。有了这份信念在母亲离世前嘱托儿子一定要找到妹妹。
此时的哥哥杜思翰已经患癌,并且是孤身一人过日子,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忍着病痛查了很多相关报道摸索着去了内蒙大草原,也为了却曾经妈妈遗弃他们两个时自己对妹妹的亏欠。
当时杜思翰听到母亲和别人的对话说两个孩子只留一个的时候,他们说选择身体弱的,听到这个话的杜思翰在下雨的晚上把自己通身淋了一个痛快,第二天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母亲把妹妹送到了福利院,这是几十年的愧疚,这是几十年的隐痛在心里揪着。
杜思珩一个上海的小姑娘在火车上染了风寒,一路碾转跟着部队坐火车稀里糊涂到了草原,刚到草原上杜思珩生病高烧不退,晚上额吉萨仁娜让不会说话的儿子那木汗带领保育员连夜奔驰越过流沙地去找抗生素,草原人朴素,真诚团结的大爱淋漓尽致在演绎。
从小性格就倔的杜思珩拿着妈妈放在身上绣有自己名字的白毛巾不曾离身,草原人纷纷领养了这些孤儿,最后杜思珩跟了额吉萨仁娜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哥哥那木汗。
刚到新家额吉萨仁娜对杜思珩的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不会说话的儿子都看在了眼里,但是儿子没有说出来,因为母亲把草原上好吃的奶豆腐多分给了杜思珩,而那木汗和同玩的朋友只有小块儿的奶豆腐泡奶茶,可是杜思珩吃奶豆腐的时候因为接受不了这个味道还是要形成一个对比直接就当着母亲和哥哥的面打翻了奶豆腐的碗跑去了,哥哥那木汗和朋友在一阵狂喜中去拿洒在桌子上的美味奶豆腐去吃。
跑远的杜思珩第一次见到了狼,也是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狼吧,杜思珩开始没有很害怕的误以为了这是狗狗,并且呼唤狗狗要过来,随即来的狼群吓退几步杜思珩,好在哥哥和朋友一起骑着马一起驱散了狼群,杜思珩有惊无险从此和哥哥们玩到了一起。
剧中有很多温馨的画面,阿云嘎演的父亲特别有爱,对杜思珩更是疼爱有加,父亲带回来的马灯吸引了杜思珩在蒙古大草原,带回来的鸡蛋在草原围着的他们第一次吃到都说好难吃,带回来的指南针给了杜思珩一心要去寻找妈妈的决心,还有杜思珩看到父亲要回归队伍骑马追父亲在沙尘暴里的危险时刻,父亲跟着白马找到了杜思珩,看到这个片段有感动到泪目。
随着那木汗和妹妹杜思珩年龄的增长影片也暗喻了两个人的情感,因为哥哥不会说话,没有人家愿意让女儿嫁给这个有残疾的孩子,也可能从开始额吉萨仁娜就想着让两个人走到一起。
可杜思珩回上海找家人的心没有停歇,他们商量好和一起来内蒙的马姓小伙子偷了家里的粮骑上马要去扒火车。
母亲知道情况后告诉那木汗,追上妹妹如果杜思珩一定要去上海就让她去吧!说这个话的时候有多少无奈在,而那木汗这超越兄妹的情感心里的矛盾是无法言说的,容不得那木汗多想就骑上马去追杜思珩。
眼看哥哥们要追上杜思珩,他们下马躲在了草丛里,等哥哥走远就开始跑,可不小心陷入了流沙,两个人动弹不得,在流沙将要吞没杜思珩和马姓小子的时候,那木汗救起了妹妹和马姓小子,自己却再也没有走出来。
面对这样的结局,那木汗的父母是无法接受的,可是事实就是事实,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杜思珩知道自己犯了无法原谅的错误,随着母亲受不了打击的情况下牛车拉着要搬家的路上,杜思珩跪了下来,求得父母的原谅。
也就是这样世上没有了杜思珩,杜思珩做起了这个家庭的那木汗几十年没有再想过去上海。随后在草原结婚生子,把自己的一生坦然又真切的留在了大草原。
直到哥哥杜思翰找到妹妹杜思珩的时候,也唤起了那木汗的曾经,杜思珩牵动了两个家庭,杜思珩的养母额吉萨仁娜百岁出场也暗喻了杜思珩顶替哥哥那木汗照顾养母的多有用心,多有大爱。
世间从不缺爱,我们爱的方式也很多样,治疗伤痛也可能只有时间,这种跨世纪的爱虽有不得已,可世间不就是这样的习惯着你我吗?我们又何时见得我们要把时间怎么样?这种升华到极致的爱让他们一直延续下去,相信大爱无言,大爱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