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姑娘冬天喜欢去哪里呢?
当然是更冷的地方。
哈尔滨想了一年有余,今年寒假终于成行。
卧铺一夜未眠,还好北京南到哈尔滨的高铁八个小时,可以补补觉。
今年是暖冬。临近哈尔滨,车窗外才有层层白雪覆盖在田埂上。枯草交错,雪积得不是很深。还跟Justin讲,怎么不是我期待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毕竟,有雪才是东北嘛。
到了青旅,安顿好,天已经黑透了。哈尔滨的日落时间,大概是四点半左右。出门就是中央大街。
穿貂儿的大姑娘老太太,说话靠吼的东北小伙子,冻的牙齿打战还在啃马迭尔冰棍的外地游客...路上的石砖已经被踩得光溜溜的了。暖橘色的小灯挂在树上,像星星散落人间。沿路是欧式建筑(巴洛克?折衷主义?还是别的我也搞不清),东方小巴黎,果真不是浪得虚名。
沿着中央大街一直走,就到了防洪纪念塔。
这边刚刚好有冰雪嘉年华,所以比较热闹。
冰雪大世界因为是下午去的,结果呢,还没有进去,就被指到了一个并不想去的冰雪嘉年华(冰上游乐场一类的项目吧),生气,索性不等了,去果戈里书店。
对于这个怎么说呢,被称为“中国最美书店”,未免有点名不副实。被旅游博主捧得太过了,书店实际上只有第二层可供普通游客阅读,第三层是会员阅读区。对于书店的选书也是无力吐槽,感觉不太用心。
第二天去了中华巴洛克。这里是分两条平行街道的,一条是老街,楼体摇摇欲坠的样子,墙体斑驳,裸露的电线像蛇一样纠缠在窗子的外面。哦不,是窗框。窗上的玻璃或整块脱落,或残缺不全。一楼是很多小餐馆,听青旅老板说,是正宗的哈尔滨味道。
另一条街是新街,全部重建,刷漆,不过人不太多,购物街罢了。
接着,去黑龙江省博物馆。省博分两个区,历史文化区和自然科学区,小朋友们会比较感兴趣。历史文化区有各种石器,铁器,金银铜器和玉石,自然科学区有恐龙骨架和猛犸象的遗骸。
如果问我,我最喜欢哈尔滨的什么地方,我会说,是圣索菲亚教堂和松花江公路大桥。
今天去索菲亚教堂,天还飘着点点雪花。手机拍不出效果,先放张教堂的图吧(尚在维修中)。
还拍到小朋友喂鸽子。
来哈尔滨之前看攻略,说一定不要错过松花江的落日。将近四点钟才动身去江边,显然是有点晚了。
慢慢地跑着,看着落日余晖。你在什么时候会觉得来哈尔滨值得?
——是日落的时候。
沿着江边一直走,就能看到松花江公路大桥。在桥上慢慢走,看着嘴里呼出的白气,和白茫茫的江面。是啊,是在这里呀。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屋内是热气腾腾的铁锅炖,屋外是闪闪发亮的霓虹灯。在氤氲的热气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