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城君原创的第1063个城市故事
哈尔揽起苏菲,腾空跃起。
苏菲惊慌失措,
哈尔在身后紧紧地握住她的双手,
温柔地说:“把脚伸出来,继续走。”
两人踏着舞曲的节拍,
漫步在仿若积木的木屋上。
这是《哈尔的移动城堡》里,
男女主初次见面的场景。
为了寻找这个场景,
宫崎骏在法国南部走访了12天,
最终选定了这个城市——
科尔马。
整部动画里,
最浪漫的一幕发生在这里,
大概也是为了呼应哈尔的话:
踏上狭窄弯曲的老街,
苏菲凝视着这座城,眼睛闪烁,
像是要把这里的一切都装进眼里。
宫崎骏在科尔马的人群中穿梭时,
大概也是这样的吧。
苏菲开的帽子店,
以及动画里构成童话小镇的房子,
正是科尔马区别与其他法国小镇的精髓—
科尔马全城仿若积木。
虽然现在地处法国,
但这些建于16世纪的木筋屋并非法式建筑,
而是属于德国中南部盛行的建造风格。
木筋屋叫Colombage,
遇到恶劣天气时,
本用来保护墙壁免受风雨破坏的檐瓦,
却成了colombe(白鸽)的避风港。
小小的房屋,成了白鸽的天堂,
中世纪时,德国有着广袤的森林,
因地取材,多是造就地方特色的第一步。
要承载房屋的重量,
又要抵受日晒雨淋,
当地人选用橡树和冷杉来建造房屋。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便于加工。
人们用歪歪扭扭的木条搭起骨架,
填充上粘土和芦苇麦秸的混合物,
人和白鸽的避风港就完成了。
相比于石砌建筑,
木架房屋造价低,难度小,坚固耐久。
于是,木筋屋在欧洲流传开来了。
17世纪后,
人们觉得这屋子看着太单调,
想加些现代感和华丽感,
开始在木条上刷统一的颜色。
但大部分地区都比较拘禁保守,
很少用鲜艳或多种色块来装饰。
科尔马位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地区,
和德国接壤。
一般来说,地处边境的城镇都兼有两国风情,
多是因为边境贸易文化的交流融合所致,
但科尔马的“混血”,
却是伴随着战争的伤痛。
17世纪以前,
它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帝国前身),
以说阿尔萨斯语的居民为主。
之后的300年间,
期间变换了17次统治者,
直到二战后,才最终归属于法国。
1870年,在和普鲁士的战争中,
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地区。
在科尔马的一个学校里,
法国老师在上最后一节法语课,
明天开始,就必须大声朗读德语了。
这正是我们中学时必背的《最后一课》。
阿尔萨斯语虽属于德语的分支,
但并没有随着德意志统一转化为标准德语,
所以,德意志强行推广德语,以示爱国主义,
他们并不接受,在他们看来,
国家身份认同与语言认同是分开的。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
即便后来因法兰西政府的政策,
才开始学习法语,
但由于和法国共同经历了
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
阿尔萨斯人坚信,
自己是法兰西的一部分。
尽管饱受战火的洗礼,数度易主,
但直至今天,科尔马的大部分古迹,
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大街小巷。
如果说科尔马的木筋屋是德国进口的,
那么位于环形路口的自由女神像,
则是出口美国的。
1884年,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
法国准备赠送美国一份大礼。
科尔马有位雕塑家叫巴托尔迪,
他接到任务后,为塑造形象绞尽脑汁。
这时,
他遇上一位符合心中自由女神形象的女生,
甚至在创作过程中相爱,并成了夫妻。
原版的自由女神像坐船前往美国后,
小镇居民又亲手造了一个缩小版,
立在了家乡科尔马的路口。
阿尔萨斯地区的居民
甚至掌握了两个监狱的钥匙,
很多当地人能熟练地混用法语德语。
很多居民依旧沿用德国姓氏,
保留了各种德国习俗,
例如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
每到圣诞节时,会点上蜡烛,吃烤鹅大餐;
不喜欢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
过生日不能提前祝贺。
在德法美食文化交融的科尔马,
《中餐厅2》也带去了中华料理,
试图闯出一片天地。
漫步于这里的大街小巷,
听着德语,看着歪歪扭扭的木筋屋,
偶尔恍惚觉得自己在哪个南德小镇。
但当看到地图上显示的是法国的领地,
餐厅里都是法餐时,
才记起小镇背后的传奇命运。
宫崎骏会魔法。
这座小城里一个叫苏菲的少女,
被一夜间变成了老太太,
她却一点都不悲伤。
生活在这个饱经沧桑后,
更加平静而诗意的小镇,
人是不是也豁达了些许?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