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公司最近刚获得天使轮融资,终于有了一点钱拓展市场了。可是遇到一个问题:如何花很少的钱,获得最好的广告效果。
他们团队为了这场活动,加班加点,奋战好几宿,方案来回改了好几遍,却总是缺乏创意,不够吸引人。要是这样的方案丢到市场上,很难攫取用户的注意力。
创业公司不容易,试错成本比较高,一场活动打不响,产品正式上线后,推进就很困难。
那么,有没有一整套的系统方法论,源源不断的生产创造力呢?
心流理论的创造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通过30年潜心研究,深入访谈了77位卓越创新者,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创造力》这本书里面给我们揭晓了答案。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为你逐条解读,无论你是创业者、职场人士、还是大学生,听完后,你不仅能掌握源源不断生产创造力的方法,还能将创造力运用到生活中。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创造力的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主要告诉我们,创造力产生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只有在这些地方发力,才能获得创造力。
那么,创造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个地方是领域,其中包括一套符号规则和程序。比如数学是一个领域,或者更细化的代数和数论也可以被看成领域;物理是一个领域,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也可以被看成领域;商业是一个领域,经济学是一个领域,领域存在于我们所说的文化中,即特定团体或整个人类所共享的符号知识。
第二部分是学界,掌门人负责该领域的把关。他们的工作是确定某个新观点或新产品是否应该被纳入该领域。
举个例子,金庸武侠小说里讲名门正派,这些门派的掌门人相当于学界把关人的角色,一旦被这样的门派纳入弟子,出去跟人打交道,报上名号,别人都会礼让三分。
第三部分是个人,创造力发生的过程是这样的:个人使用某个领域(比如音乐、工程、商业或数学)的符号规则,产生了新的观念或新的形式,得到学界掌门人的认可,被纳入到这个领域,才有可能改变这个领域的未来。
知道这些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我们必须学习某个领域的规则和内容,以及了解学界的标准和偏好。
雅各布.拉比诺是美国发明家,在多个领域拥有200多项专利,他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例子,来说明系统模型的重要作用。
他说,要成为一名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是,你必须拥有数量惊人的信息,建立一个大型数据库。
如果你是音乐人,应该了解很多音乐,你得聆听音乐,记忆音乐,在必要时还能重复一首歌曲。如果出生在孤岛,从来没听过音乐,那你绝对不可能成为贝多芬。也许你能模仿鸟叫,但写不出《第五交响曲》,你在某种环境中接受教育,并在这种环境中储存大量的信息。
所以,如果你要进入某个领域做事,就要记忆这个领域大量的知识。咱们今今乐道讲过一起节目《学习的本质》,人的大脑只能用已知解释未知,不能用未知解释未知。学习一个领域的新知识,必须掌握先有概念,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学到的知识又成了先有概念,循环往复,不断获得正反馈。
生命之初的小小差异,在你做了10年、20年后,差异会变得非常巨大。因此无论如何,你必须拥有一个大型数据库。
接下来,拉比诺提出个人的贡献是什么?你积累了某个领域大量的知识,产生出一些新的观念,就要和该领域的同行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来融合和改进自己的想法。
并不是每一个想法都是好想法,需要得到同行验证,剔除掉垃圾想法,留下最优质的想法。
最后,就是得到该学术领域掌门人的认可,将自己的想法、论文发布到学术期刊上,来得到更大的影响力。
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对创业者也有帮助,在我们进入某一领域创业时,需要学习该领域大量的成功和失败案例,知道投资人对项目的判断标准,得到他们的认可,对我们项目的推荐有很大帮助。
了解完创造力的系统模型,个人怎样才能源源不断产生创造力呢?
接下来,我们接着看第二条,产生创造力的 5 个机制。
开头我们提到朋友的创业公司,为了出一个有创意的方案加班加点,最后无疾而终。
99%的汗水需要1%的灵感浇灌,才会迸发100%的创意。
我们先听一个小故事。
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回忆过取得成就的过程。
那是1948年夏天,弗里曼.戴森还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当时整个物理学界都在关注一个最大的问题,量子电动力学。它是有关辐射和原子的理论,这个理论当时一团糟,没人知道如何用它计算。
当人们尝试计算的时候,总是得到可笑的答案,比如零或无穷大。弗里曼.戴森结合了导师费曼,和另一位物理学家的理论研究,花费了6个月时间,非常努力的工作,以便更清楚的理解前辈的理论。
他整天埋头在一大堆纸里进行计算,在第6个月末的时候,他要放松一下自己,乘坐了一辆灰狗巴士去了加州度假,在那里四处闲逛,度过了几周时间。
然后他搭乘巴士返回普林斯顿,半夜里当汽车穿过堪萨斯州时,一切突然变得非常清晰,对他来说,那是某种上天的启示。
他大叫一声,我想出来了。
整个概念突然变得很清楚,解答了有关辐射和原子的理论。
“那是我人生中富有创造力的伟大时刻”,弗里曼.戴森兴奋的说。
“接下来,我不得不用6个月的时间把他们完整的写出来。”
最后,呈现出来的是《物理评论》上两篇长长的论文,那是他进入科学世界的护照。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弗里曼.戴森在物理学领域本身就积累了大量基础知识,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说明他已经进入了学界的圈子,有一位前辈就是他的导师,同时自己做了大量的辛苦工作,付出了99%的汗水,最后去加州玩了两周,归途中,1%的灵感乍现,问题迎刃而解。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出,产生100%的创意机制,这个创意过程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准备期,种下一个问题的种子。在弗里曼.戴森这个故事中,有关辐射和原子的理论,已经像一颗种子一样种在他的心里。
到了第二阶段,开始酝酿,想法在潜意识翻腾。正是这个阶段,不同寻常的联系可能被建立起来。弗里曼.戴森就结合了前辈物理学家的研究,进行不断的探索。
进行到第三个阶段,洞悉,也被称为灵感乍现时刻。在弗里曼.戴森返回普林斯顿途中,大叫“我想出来了”的那一刻,也是将一片片拼图成功拼在一起的时刻。
第四阶段是评价期,同行对自己洞悉的看法,有没有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是创意或者理论的打磨阶段。
最后,是精心制作阶段,这个过程花费时间最多,工作最辛苦。弗里曼.戴森用了6个月时间才把理论整理出来。
迸发100%创意的5个阶段,可以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我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当创意方案没有头绪时,不妨先放在一边,种下问题的种子,下班后冲个热水澡,干点其他事情,让思想放松下来,创意自己会在大脑里酝酿。
说不定听到的某句话会让你有灵感乍现,这时候需要迅速记下来,上班后和团队进行讨论,看看这个创意是否具有价值。团队一致通过后,就要花时间将创意付诸于实践。
我们了解了产生创造力的方法,那么,如何将创造力运用到生活中呢?
我们假设,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具有过上创造力生活所需的心理能量。但是有4个障碍使很多人无法释放出潜力。
比如,对自己有太多要求,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容易分散注意力,白白消耗掉心理能量;懒惰,缺乏自控力;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处置自己的能量。
当一个人为了生存需要付出全部注意力时,就没有余力进行创新了。要获得创造性能量,我们需要闲置一部分注意力去探索周围世界,而且是为了探索而探索。
这里有三种方法帮你获得创造性能量。
第一种是培养好奇心和兴趣,这方面孩子比成年人有优势,他们的好奇心就像源源不断的光束,满怀兴趣地射向周围的任何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面对缤纷的世界时,大多数成年人不再为之兴叹,并且失去了敬畏感。
这里有三招帮你重拾好奇心。
比如每天都设法为什么事情而感到惊奇。停下来看看路边不寻常的汽车,品尝一下咖啡店的新品,在办公室真正聆听同事的谈话,体验事情原本的样子,而不是你认为的样子。保持对世界的开放态度,生活只不过是一种体验流,你在其中游得越远越深,你的生活就会越丰富。
再比如,每天设法让至少一个人感到吃惊。说些出乎意料的话,表达你曾不敢表达的观点,打破自己的行为惯例,去没去过的地方旅行,看展览。那些出乎意料的反馈会让你发现生活的小惊喜。
最后一招,当某件事点燃了你的兴趣和火花时,一定要记录下来。比如一个观点,一首歌,吸引了你短暂的注意力,赶紧记下这转瞬即逝的美好。
如果你花时间实施这三招,就会打破生活的惯性,各种可能性在你的内心翻腾,这就是在收集创造性的能量,重拾你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接下来要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心流。
心流是事情进展顺利,几乎毫不费力像自动发生的一样,而意识却高度集中。
怎样才能获得心流体验呢?同样有三招传授给你。
我们来看第一招,每天睡觉前,你要设置好第二天的目标。当你早晨醒来,想象自己选择的任务,在脑海中把它呈现出来,就像播放一段录像,直到你迫不及待地想穿上衣服去完成它。
接下来,把一件事情做好,那么它就会变得有趣。无论是写作还是打扫房间,无论是进行科学实验还是参加赛跑,体验的质量会随着你投入的努力增加而成比例的改善。跑步完精疲力尽,浑身疼痛,但如过你投入了全部力量,那么同时也会感到很愉悦。
我们把越多的活动做到优秀,做出风格,生活就会给予越多的内在回报。
最后一招,如果你想持续感到乐趣,就要增加事情的复杂性。
简单的事情做得多了,就会变得很枯燥,人们就开始机械性的重复。这时候需要增加事情的复杂性,让人们有挑战感,这样创造力才会再次被激发出来。
我们知道,想要获得创造新的能量,需要培养兴趣和好奇心,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心流。
当创造性能量被唤醒时,我们需要用习惯的力量保护它。
我们一起探索下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里有四个方法会对你有用。
首先,管理你的日程安排。找出创造性能量最饱满的时间段,不要让日程的安排和创做时间冲突。我们在最合适的时间中做事越多,我们就能释放出越多的创造性能量。
第二个方法是,抽时间放松和反思。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用虚张声势的忙碌来获得一种滥竽充数的成就感。
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说过一句话:我从来没有只是坐着想就想出了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可能会在半夜,在我度假、洗澡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降临。
你看,1%的灵感需要在放松时才会降临。
我们来看第三个方法,塑造你的空间。环境会对创造力会产生影响,我们要找到让自己舒适的办公空间,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可以携带一些随身物品,创造一种个人化的、便携的心理空间。
这些物品可以是旅游时买的纪念品,家人的照片、寺庙拜求的护身符,这些小物件能让我们坦然面对自己,当机会来临时,能有效地利用心理能量。
最后一个方法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过程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是创造性能量的源泉。
结束语
我们总结下,想要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要了解某个领域的符号和规则,积累这个领域大量的基础性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数据库,产生了新的想法之后,要有同行交流和反馈。
得到反馈后,通过不断的改进,能够得到学界掌门人的认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这种创造力的系统模型适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商业领域,一个人要想创业成功,就要研究这个领域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学习商业知识,拿到知名投资机构的风投,创业的道路就会走的顺一些。
接着,我们给出了5个机制来产生个人创造力,种下问题的种子,酝酿、洞悉、同行评价、精心制作,运用这五个机制就可以像天才一样灵感乍现。
最后,我们给出了四种方法将创造力运用到生活中,分别是:培养好奇心和兴趣、抽时间放松和反思、塑造空间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创造力,同时,可以将创造力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像天才一样灵感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