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开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了,校长想让我给八年级的所有家长进行一场讲座,我说讲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建议?他说八年级学生的成绩分化越来越严重,就谈谈学习方法吧!
的确,孩子的成绩决定家庭的幸福。不管是单位,还是在其他场合,妈妈们聚在一起,一个首先提及的话题,就是孩子的成绩。哎,期中考试你家孩子多少分啊?班级排名第几?你们家孩子在重点班,还是在普通班?津津有味者仅仅限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排名靠前,以及那些名次大有进步的孩子的家长,为数众多的成绩排在中下,或者后十名的孩子的家长,或者假装低头忙于自己的工作,或者干脆借口离开,在以“孩子的学习”为剧名的那台戏里,那们总是作为配角来出现的。
真的,孩子的成绩,已经成了决定家庭幸福指数高低的主要因素,对于妈妈来说,孩子拿回的成绩单,要远远重要于老公拿回的工资单。
亲友聚会,每个人定会问到孩子的成绩,爸爸还好,借与人聊别的话题搪塞过去,但妈妈是必须要作答的,排名较高自然好说,“这次考得不好,班级第五”,嘴里谦虚着,脸上洋洋自得;考得不好的,此时的妈妈好不尴尬呢:说吧,没得说;不说,不合适,没奈何或许会借用孩子搪塞之语:一般般,就那样,占中游吧。心里的难受,只有自己明白——怎么做父母这么难?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也是家长最关心的。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最重要问题的不是学习,而是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太难搞!许多家长都认可一个不争的事实:打从上了初中,特别是进入初二以后,孩子不像小学时候那么听话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也有了自己的秘密,一不高兴,就把门“嘭”地一关,躲到自己的屋子里不出来了。
我们想不通,我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养大的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呢?他考试分数不理想,我说你看看从小跟你一起长大的xx,你怎么就不能像她那样,考一个理想的成绩回来,孩子看我的眼神陌生而愤怒,那一刻,我既想揍他,又感到特别失败——我不去工作,在家专门带的孩子,怎么成了这样?
我们想不通,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我自己省吃俭用,尽力满足你的愿望,你要啥给你买啥,家务活不让你干,辅导班给你报了,就让你学个习,至于那么难吗?
我们想不通,你每天都离不开手机,刷着抖音聊着天,搜着答案传个遍,网络游戏最迷恋,作业每每写不完,教育多次你不听,只好拔掉网线。殊不知你从他处搞到手机,偷偷摸摸继续沉迷,直到不小心被发现,让你交出手机,你就疯了一样和父母对抗,离家出走,让父母又恨又担心。。。。。。
我们想不通,训斥打骂不管用,好好和你讲道理你也不听。有时候气得牙痒痒。只恨不得这辈子没有养这孩子也罢!
这就是青春期,就像成人到了一定的岁数,要遭遇更年期一样,是每一个家长,必须面对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可以断言:一家子加起来,也干不过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而这个过程,必然给家有中学生的家长们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一定的烦恼。有的家长说,我也想和孩子好好沟通,可是孩子根本不愿意理我,真是无可奈何呀!
孩子不懂父母,正如同父母,没时间去懂孩子!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呢?
01.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
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是要我顺着他们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脑我也会自己思考。
02.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儿才最重要
爸爸妈妈对我的事情总是不以为然,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所以,现在我有烦恼我根本就不和他们说,反正说了也没用,他们也不会重视我,也不会安慰,有时候甚至还会笑话,说什么“这点儿小事有什么,没关系”。
03.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都做不到
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我们来指出父母的错误那就是顶嘴,而他们用吼叫的口气来教训我们就是循循善诱,在他们眼里,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只有一个现象可以证明,就是够不够听父母的话。
04.没耐心听我的真实想法
我根本没有办法和爸爸妈妈说话,对我的一些意见,他们总认为很荒谬,是狡辩、找借口,许多事情他们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也从来不愿听我的解释。
05.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父母除了每天给我塞一堆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我学习的情况,这样让我感到很厌烦,总感觉话不投机。在家里爸妈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把学习搞好,什么成绩了、作业了、考试了、分数了……
06.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贴心的交流
每次我鼓起勇气和他们说心里话的时候,他们总是先啰嗦一大段的道理,还会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然后把自己的思想传输给我,实际上只有我赞同他的观点,他们才不会继续说下去,如果我不赞同,他们就会一直往下说,直到我很不乐意地接受为止。
07.用发火的方式代替平心静气的教育
上周刚开完家长会,回家就狠狠地批了我一顿。其实,每次考砸了,或者在学校犯了错误,我自己也知道做得不对,如果平心静气地跟我沟通,我会更愿意改正的,谁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08.孩子的想法
最后,孩子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我以后做了家长,我不会每天都对孩子板着一张脸。我会和孩子做好朋友,和他聊天、谈心,让他把心里的想法和委屈都讲出来。一个能够理解我们、能和我们平等交流的父母,是我多么渴望和需要的啊!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最不喜欢的父母是大体这样:经常性大声地呵斥、一次次的重复啰嗦、毫无原则地溺爱、除了成绩其他很少关注、遇到一点点事情就咋咋呼呼、自己沉迷手机、碌碌无为不求上进却对孩子极其苛责……
那么,父母该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呢?一位教师妈妈分享了她的经验。
一、无论多累,别把负能量传给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劳累了一天回家,看到的是家长无趣的一张脸,听到的是唠唠叨叨、怨天怨地的牢骚和责怪,以及命令式的“快点吃,吃了马上去做作业。成绩那么差,还不知道认真!你什么时候可以让我省点心啊!我这么辛苦,上班累得要死,还不是为了你!你呢,还给我添堵!人家某某某成绩多好呀……”
换了是你,这个家是你每天放学后就想要立即回去的地方吗?这个家是你伤心委屈、苍白无力时想要依靠的港湾吗?这样的父母是你值得无需思考就能扑过去的怀抱吗?
当然,家长一天工作是非常劳累的,正如老师常常在一天的工作后累得话也不想说,我们的劳累除了自我谋生,更是想要给孩子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
可是如果我们的劳累成为我们刺向孩子的利剑,我们就不再是孩子的亲人,而是孩子的敌人。
当你对孩子像祥林嫂一般唠叨自己的辛苦,孩子心里想的是:我又不要你这么辛苦,我又不是你的垃圾桶,我不要你这样的父母。
父母正确的打开模式是什么?知道他的疲累,除了他进家门时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一声“辛苦啦”,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准备一两样他爱吃的夜宵,让他换了鞋坐下来就能喝到热乎乎的鲜汤美食,爸妈默默陪伴,必要时帮孩子搜集资料,整理文章。。。。。。
2.除了唠叨,请找到其他的沟通途径
当一个人用尖利刻薄的声音在你耳边每天不停地唠叨时,你的感受如何?要疯了。然后呢?就算她说得再有理,你也是听不进去了,对吗?
孩子更是如此,当他发现你总是不停地唠叨,那么你说的第一遍第二遍他就不需要听了,他知道你会说第三遍第四遍的,时间长了就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每句话说一遍就好,如果孩子没有听进去,吃了亏,那就长了记性,下次就会认真听你说话。
家长说话别过速,口齿清晰、正常语速,把要说的表达清晰,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是重要的事情,不放心,那就写在纸条上。
不管再忙,一定要抽出时间,走进大自然,和孩子一起领略田野、庄稼、古镇、花草、河流……这样,孩子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接了地气。人如果长久地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心胸就狭隘,气度就局限。爬山涉水,登高望远,蓝天白云,大自然是一个好老师。走进大自然,要从孩子幼年时代开始,不然等他沉迷于手机电脑电视的时候,就再也喊不动“宅”人了。
一个孩子的成长中,遗传的东西改变不了,后天能改变的急不来,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对他说:“我相信你,你是小器晚成的人。你小学成绩一般,初中好一点点,高中更好一点点,将来会更有出息的。老天会善待善良的人。”
3、请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的良苦用心
每一个老师都用心良苦。学生的进步退步左右着我们这些老师每天的心情。面对学生,虽然知道不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但是日日相处,不由自主就入戏很深,做了孩子的父母。看到学生点滴进步,我们乐得笑开花;看到学生不思进取,我们恨铁不成钢。你若是隐身人站在老师们的身边,你会看到老师们是多么傻的人:为了一群别人家的孩子喜怒哀乐。
请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在教育上,必须要严慈相济,奖励和惩罚,缺一不可。那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有韧劲的人。一味表扬,一旦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不堪一击;一味惩罚,孩子没有自信,容易自暴自弃。请相信老师一直在寻找最佳的表扬和批评的时机。这是一个老师的专业性。
“老师,我们家孩子小学语文就最差,现在读初中了,你能不能给他补补课?”
“老师,孩子读书不认真,我们说话他不听,怎么办?”
“老师,你是第一年工作吗?你HOLD住学生吗?”
“老师,孩子视力度数增加了,你可以让他坐到前面吗?”
……
家长的焦虑之心很有可能绑架了学校和老师。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会越来越不自信。就像一个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在边上指手画脚、厉声呵斥,孩子变得无所适从、越来越不自信,是一样的道理。
明天,就是家长会了,作为班主任,也常常感到无力,但是我们不会放弃努力。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和家长有效沟通,让家长愿意管孩子,有信心有智慧去管好孩子。
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老师和家长是合伙人,应携手同心。老师和家长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左右手,缺一不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互相信任,才能共同成就。
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老师,只有家校完美配合才能教育出最优秀的孩子。惟愿家校同心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