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心理学吧之邀,我说说写几十篇故事之后,我有什么感受。
01 关于小说
最初写故事的目的是希望结合晨读写感悟。故事是配菜,晨读内容是主菜。突出的晨读内容。
我刚开始写的晨读小故事里面,一部分情节就是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当然很多也是艺术加工。
大辉基本就是我的影子。
后来写着写着,情节多起来,人物多起来,故事不在是晨读的配角,而是反客为主。变成主角,晨读内容变成了配菜佐料。
写故事真好,我可以寄托我的情感在里面,对感情的理解和希望都可以把转成故事。我对生活的希望也可以转成故事角色。
在晨读小故事里,我心目中男神是梁龙,文武双全,高智商高情商。如果大辉代表的是现实中的我,那么梁龙就是理想中的我。
大辉和梁龙的对决更像是自己内心的观念的冲突,或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大辉是本性代表,梁辉是社会化的形象,他代表社会认可怎么样的精英。
我没有写梁龙是坏人,只写他是思想与大辉不同。就像现实中,很难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只是每个人立场不同,而且人心复杂多变,在现在这么一个竞争的社会,如果真的没有一点城府,很难在商场上做一番成就。
女性角色,算是我对女人的认知把。
每个女人就是一本书,每一本都不一样,每一本都是一个世界。
有娇娇这样骄傲自尊自信的女子,也有糖糖这样善良如水的女子,还有傅慧这样智慧情商高绝,为人自主,行动力强的才女。
其实在我自己认知里面,如果故事发生在现实,很大的概率是娇娇会和梁辉符合,大辉还是和糖糖在一起,因为糖糖的小家碧玉更加匹配大辉这个宅男加屌丝。
另外我要检讨,我没有写坏人。我老是写好人。因为我喜欢好人多的世界,坏也就是有点小坏的人。
在我后面的构想当中是出现一些情节和波动的,但是因为要复习考试,就没有些出来。反正结局早就设定,就是大团圆。
在现实中不能完成梦可以在小说圆满,在现实中不能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小说中发生。
小说确实内心世界的投影。
02 关于感受
当我只是尝试着写晨读小故事时,没很期望别人能喜欢或者追看。但是小灶的朋友太给力,居然真的说喜欢,好看,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使我有信心和兴趣写下去。
刚开始确实写得不好,不过因为听到了大家鼓励。动力满满,所以要感谢现代这种写作平台,可以给作者和读者互动机会。
如果单独叫我写这么一个故事,估计我有一半时间在思考怎么写,另外一半时间就在担心到底有没有人,有没有人喜欢。
当有人说要追看时,我高兴坏了,居然得到人的认可。这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可能你们根本不会想到轻轻的一句鼓励,能给我多大动力。
所以我一直很鼓励大家写故事,因为我知道,写东西最难的是开始,因为刚开始每个人写得都不好,自己都不满意,但是又想写,最需要鼓励。一句鼓励,真的可以鸡血一整天。
而且谁不是从小白到高手,谁不是从不会写到写得好得。
如果因为害怕写不好就不写,那么永远写不好。
如果因为恐惧指出错误,就不动笔,或者不发表,那永远没有写完的一天。
我写完故事最大的感受就是增加了,信心。
我说过很多次,写完故事,我才发现越来我可以写故事,越来我可以达成目标。越来我还是有故事的能力。
我对现在的故事有信心写下去。
我最希望的是写治疗的故事,鼓励的故事,人们能从故事中得到治愈。哈哈为了这目标,我慢慢努力。
世界如此艰难,但也有阳光和温暖,就在平时不曾注意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