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二传 第46回。
这日庄子、惠子一起去爬山。此时秋风初起,山上草木怒发。走在山道上,凉风嗖嗖,二子不觉也是醉了。
老惠道:“这期美腻国自然杂志有篇科学论文,有点儿意思。文中说,他们将物质不断切割,以发现物质本身的客观形态。切来切去,切到了微粒子层面。但是微粒子太小,速度又太快,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们。他们只能将之激发,通过某种特定装置,观察它们此后的运动轨迹,记下观测数据,从而推论微粒子本身的客观状态。
不料他们惊异地发现,在不同观察条件下,同一种微粒子竟然不可思议地分别表现出波和粒子两种性质! 作者将此称为微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有人以此为依据说,即然同一微粒子激发后的现象依不同的观察方法而迥异,那我们就无法根据所观察的现象去推测此微粒子的本身状态了。因为很显然,你以微粒子经观察后的波现象观测数据去推,与你用微粒子经观察后的粒现象观测数据去推,必然会得出完全矛盾的观察前的微粒子本身状况。而微粒子本身显然不可能即是波又是粒子,因为波与粒子完全不兼容。这样,微粒子被永远隔绝在波粒二种现象的彼岸了。
问题出在这儿:你要知道微粒子本身状况只能通过间接观察,但间接观察的结果依人的不同观察方法而绝不相同。这样,可悲之处在于我们永远仅只能知道微粒子相互矛盾的观察现象,对于微粒子本身永远不可能确定。说微粒子是“粒子”其实不靠谱,因为粒子不会显出波的现象;说它是“波”也不靠谱,因为波不会显出粒子的现象;说它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也不靠谱,因为波、粒之性正相反,不可能集于一物中;说它非粒非波,更不靠谱,那样它本身和它所显出的现象完全不搭界。
有大咖更悲观,说如微粒子自身永不可知,那也就可说微粒子自身不存在。因为我们不能贸然肯定一个对其一无所知的东东存在。
我坚决反对此观点!这是赤裸裸的虚无主义!波粒固然是二种矛盾的现象,但以此否认现象背后有统一的客观的微粒子存在,后果不堪设想!
“哈哈,有辣么严重么?”老庄说。
老惠点头说: “有! 有人说:一尺木棍,每天对剖,万年剖不尽。剖来剖去,最后剖成n多微粒子。木棍虚有其名,其实不过是微粒子的组合。求道之人之所以研究微粒子,就是为了找到物的本质、本体。如微粒子不可知、不存在,那物不就木有本质、本体了么?那世界不就变成了虚无的现象了?太可怕了!
微粒子必须有!还必须能知道! 我相信既然有现象,必须有本体与原因。我打算利用他们的观测数据,用数学方法,推导出微粒子的本来面目。它也许是某种概率波,同时具有波粒二重性质,是矛盾的统一体。”
庄子说:“有现象必有本体和原因,不过是人的成见,不是经验事实。”
“扯蛋!现象必有本体、原因!否则现象何从而起?”惠子有点急眼。
“老兄,你还是听听自然的回答吧。你细听!”庄子说。
起风了。风吹山林,万籁齐发。有的声音象哭嚎,有的象狂笑;有的象窃窃私语,有的象街头对骂;有的象利箭破空,有的象飞湍激流。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相互唱和,高低错落,宛如天地间演奏出的一场交响乐。两人黙然听了好一会儿,风渐渐变小,忽然天地间一片寂然,只剩几株茅草还在那里微微摇摆。
庄子说:“山上多有老树,树上长满了树洞,树洞围成空窍。空窍有的圆如石臼,有的方比榫眼;有的深如井,有的浅似池。风吹过空窍,大地便有了这出好戏。
声音只是人耳的感觉,是种现象;风无形无相,只不过吹在人皮肤上有清凉感与压力感,也是种现象;空窍,不过是空间,空间大小依观察者而不同,因而也是种现象。有空窍,有风,二者均非实体,但二者凑合,其后有了声音的现象。至于风何以会在空窍中产生声音,其间因果不可知,因为你实际只经验到窍、风、音的前后次序,至于因果只是思维推理罢了。
大地交响乐无须演奏者和指挥,就是酱紫响起来。响过即罢,无从捉摸。
如果你要说是上帝躲在天上是幕后指挥,那更扯,你有见上帝么?
你说现象后面必有原因、本质,与说上帝是指挥一样扯,其实不过是你的成心。我们靠眼耳鼻舌身来认识物,如此我们所能知的无非是色声香味触,全是些主观现象,何来物的客观本质与原因?如果说有本质与原因,那也不过是你思维推理,或者是信念信仰,不是实在。
现象一一而起、一一而灭,观察不到其中因果,不过是自生自灭而己,不须有什么东东来发动。
波粒二象性一文证明了物木有本质和原因,物只是现象。我承认有人观察到波、粒二种现象,但现象的原因或本质永不可观察。你说可以推理而知原因,但推理不是事实,推理也不过是心理现象。
物没有本质。只有现象。世界真是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