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名人说过:“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上半夜想自己的立场,下半夜想别人的立场。”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全才,也不是每个人都一无是处,说错话、做错事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换位思考是为人处世的变通之法,学会了这一招,不仅可以获得对方的信任,更可以为自己的成功带来强大的助力。
那么如何做到换位思考,既顾全了他人的面子,也让自己在相处中得心应手呢?
一、留有情面,顾全面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子和尊严,不会有谁愿意无端被别人伤害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如果不小心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他人会将之视为“奇耻大辱”,会一直耿耿于怀,甚至找机会进行报复。
即使胸襟再博大之人,也难免要心存芥蒂,所以,一般人际交往千万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
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处过程中要给对方留个情面,不要一味将其批判得体无完肤,或者大显自己的优势,突出对方的无能。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人逼上绝路,狗急了还要跳墙,更何况一个人呢?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大家都在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也是机变处世的一种妙方。
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让对方觉得你和他是站在一边的,或者是感到你提议的中肯和真诚。
而这些往往是最能打动人的,而只有别人被打动,你才能帮助了别人,同时也成全了自己。
如果不考虑对方,只单方面谈论自己的事,不但无法打动对方,反而会显得疏远。
因为从感情与理性两方面来说,强迫性的做法会使对方在感情上产生不悦,而脱离要点会使对方在理性上无法理解,而且这也会造成更深的误会。
所以,遇到相同的事情,你要做的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
因为这样不但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谅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中的“要害点”,瞄准目标,击中“要害”,使你的说服力大大提高。
三、柔性沟通,消解怒气
做同一件事,有的人能顺利地办下来,有的人却感觉难以做成,差别如此悬殊,原因可能不在他们做事能力的大小上,而是在方法策略或态度上。
也许问题就是出在做事情的“柔”和“刚”上。
柔性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是比刀枪匕首更有“杀伤力”的,因为它往往能够直击人的灵魂深处。
你如果说很“刚”的话,比如在与对方交流时采用命令的口吻,那么对方不但可能会不理睬,而且会因此被激怒,变得比你更粗暴。
而如果你能适时来点“软”的,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对方的怒气,从而更容易接受并顺从你的意见或要求。
“以柔克刚”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有时候,我们选择“柔”,仅仅只需忍受别人一时的不解和非议,却可以换得持久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