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我们的孩子准备什么以帮助他们将来在世界上生活得更好?我们能做的太少了。因为那时的社会已经不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样子。”
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还能用曾经的方法去指导孩子吗?
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自己去应对生活中的学习和挑战,不断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面对未知的信心。
《高绩效教练》这本书讲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教练思维。它强调以提问和倾听反馈的方式,使对方自我觉察,为自己负责,不断改进,从而提高绩效与自信。
书中主要讲述教练模式在领导与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但我们同样可以从自我管理和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解读它。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改变才能带来孩子真正的改变。那么,家长如何改变呢?
一、观念的转变——家长由内而外的改变
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家长思想的不断更新,才能真正带来焕然一新的改变。
书中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学习系统,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太多的指导、灌输式教育其实是种干扰。
要想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我们要学会扔掉家长为主导的心态,用具体的开放式问题启发孩子自我觉察,绕过自我设限,主动去寻找解决办法并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在和孩子相处中,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不批判
当孩子的行动低于标准时,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一起探讨。
转换视角
每个失误中都埋藏着可以改变的方向,找到它们并想办法解决。
教练心态
选择看待孩子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
保持距离
对孩子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充满信心,并保持一定距离。
寻找优势和提供支持
在取得成功的事情上找到优点并提升,关注可以改变的地方,而不是弱点。
积极倾听
积极主动的倾听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学会从关注负面的结果、错误转变为关注更积极的方面,如找出当下的关键问题,未来可以采取怎样的行动。
关注孩子的能力提高而不是错误。
多肯定少评判,多提问少说教。
在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是主体,家长只起辅助作用。让孩子清楚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不要替他去战斗。
二、家长的努力方向:学会提出具体的开放式问题
“提问比指导和建议更能创建觉察或建立责任感。”
提问的精髓在于深入细节、假设和想象。
作者举了一个练习打球的例子,来说明描述性问题的重要。
1.“盯住球!”
2.“你在看球吗?”
3.“那个球飞来的时候是朝向哪一边的?”
第3种就是开放式问题,它要求描述性答案,可以让对方专心致志、保持兴趣。描述性问题的关键词还有“真正”“到底”“然后呢”“还有呢”“准确地说”等。
另一种开放式问题用假设提问的方式,绕过理性脑,绕过内心障碍和自我设限,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如果你的朋友处于你的情景,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
“如果时间来得及,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知道答案,那会是什么?”
好的问题可以让孩子渐渐整理出思路,也可以让孩子明确自己内心的目标,做出自己的选择。当一个人自己选择去行动时,他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完成。
三、倾听是一种能力,需要全神贯注和不断练习
也许家长要学会最难的事就是闭上嘴巴去倾听。
如何主动倾听呢?
我们抛出了问题,在孩子回答描述的过程中,要保持专注,不只专注对话说的话,同时关注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对方,理解了表达的内容和传递的感受。
倾听的过程中,重点在孩子身上,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评判、说教的冲动,也不要被自己想说教的思路带走。
在一段对话结束后,可以重复或描述孩子的话,确认自己真正理解了,也让孩子知道自己被倾听了。
要想让孩子“听话”,家长就要先学会听孩子说话。
通过不断提问和倾听,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目标,发现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信。
下面三句话,你选择用哪句形容自己的孩子呢?
1.他是一个麻烦。
2.他遇到了一个麻烦。
3.他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他有能力、足智多谋、富有潜力。
如果你选择了第3种,请尝试在生活中用教练型思维提问并倾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