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自我习惯的怪圈中,怎们也走不出来的那种。
这个怪圈就是我们自己想找时间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摆脱忙碌的状态,但是你却惊奇的发现自己忙到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而这个没有时间或许是我们缺乏对时间的感知,亦或许我们更加习惯让我们的大脑以及思想处在一个放松、快乐的状态中。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很忙,没有时间学习去提升自己,其实是我们没有感知到我们时间花费在哪里,只有我们内心相信我们是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的,我们的专注力才会放在这上面,并且会想法设法的找寻时间去做提升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反而就不会有我很忙、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自我推辞了。
最近几天零散读了一些开始没有全部读完的关于认识自我的书籍以及文章,例如心理学书籍《秘密》、《微习惯:简单到不能够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也逐渐慢慢去审视自我、去慢慢实践书中所提及的方法。
《秘密》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实际人物案例讲了吸引力法则,宇宙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吸引什么样的能量。人生当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个想法或许是积极的、或许是悲观的、或许是不切实际的等等。积极的思想会让让我们充满斗志、悲观的思想会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甚至有时候会无望。而书中所提及的一个核心点则是要让我们乐观、学着静下心来,将专注力从自己不要的事物以及所有萦绕在那个事物上的情绪移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期望去体验、能够带来一个好结果的事情上……,宇宙就会接收到我们内心的想法,能量就会流向我们所想之事。这也就是我们的一个古话: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是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你期望拥有什么样的结果或者是你害怕有什么样的结果,往往事情的发展都会依从你的个人意愿。所以我们一定要怀有一种对未来比较有期望的思想,摒弃掉那些有悖于期待的杂念,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吸引力法则的奥秘。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我一时竟然想不起来自己在这方面有着成功的经历,不过看着书中例举的无数人身上,这个秘密(吸引力法则)总会应验,所以内心也是对这个法则蛮期待的。一旦我们内心对自己未来有所期待,并且一直在内心中反复切实的还原触摸这种体验与期待,我们就可以获取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另一方面,这个秘密也让我想到了具有信仰的周边人,小时候总是看到具有某个信仰的大人在祷告的过程中会让主表述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孩子能够考个好大学、XXX身体能够康复等。每周一次的这种向主表述的个人独白其实就是向宇宙散发出个人内心的能量,且排除掉一切杂念相信主会带给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前几年又有接触到关于具有此类信仰的同伴,他们却是一直在赞美主的恩德,感恩主,(前两年自己还会嘀咕:为什么一直是在大声的赞美主,而不奢求一点什么吗?)现在反过头来回想:其实赞美与感恩也算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诉求,一个处处能够发现美并且一直对他人心存感恩的人,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充满爱的世界,你所吸引到的能量也就是你所期待的能量。
时刻提醒自己:我可以 我能
我全然接受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