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这个季节的精灵——调皮、活泼;春雨,如一个正处花季的少女,轻轻柔柔地,给这个季节做了一番精心的打扮。
几声春雷过后,窗外春雨濛濛地下,唰唰唰,唰唰唰……
此时唱这首《春雨濛濛地下》怎么这么应景?是《快乐音乐》老师们的精心选歌的结果。
课程的时间安排尴尬了些,我校11:10才下第三节课,孩子们还在上数学课时我们的音乐课就已经开始。为了能让孩子们一下课就能进入上音乐课的状态,我提前来到机房打开电脑、登录账号,并把歌词放在了孩子们的桌子上。
孩子们上来了,他们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跟着马老师学习这首活泼欢快的歌。
马老师让孩子们听歌,认真感受歌曲要表达的情绪。孩子们一听就挣着说:”欢快、活泼!“看来孩子们真的是越来越懂得欣赏音乐了。接着,马老师播放动画,让孩子们再听歌曲,感受春雨是怎样拉开春天的序幕的,它做了些什么?答案便是那优美的歌词了: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门前的杏花……
《快乐音乐》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歌曲,更要学到一些乐理知识。马老师适时地插曲乐理知识教学——认识切分音,她告诉孩子们,切分音的作用是把中间的两个音结合在了一起,她还用拍手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打切分音节拍。可惜的是,新网络原因,孩子们 看不到老师示范动作。
教授完了歌曲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马老师就开始带着孩子们反复进行歌曲练习了:
1、老师弹琴,让孩子们用“啦”模唱这首歌。
2、播放动画视频,孩子们跟唱歌曲。
3、老师带唱难唱部分的简谱,接着加上歌词练唱整首歌。
4、拿着出沙锤,打节奏练唱。
5、连线学校,给足孩子们展示的机会。
这节课,因为网络问题枝节横生,要么看不到老师那边的视频,要么屏幕出现黑屏,更有隔壁装修打电锤的“突突……”的声音。种种情况,马老师都能沉着应对。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这首歌曲掌握得不算到位,但他们享受到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