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M管理体系是什么,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缩写。都说知识体系管理重要,但是都得先建立再完善呀。连砖头都没有,谈什么高楼大厦。
这里是电子笔记新人,所以今年广涉猎各种自我管理方法,GTD工作法、吃青蛙、晨间日记、要事第一、子弹笔记……每个人都是快速试错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法,这篇文章会总结一下今年长期使用下来的感受,规划一下明年的使用。
希望可以启发到大家对电子笔记使用的想象,也就是看完之后,觉得「喔喔,这个原来也可以这样用呢,我也试试看吧」。
这篇文章会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什么时候会用电子笔记
2.我现在分别用这些工具记录什么
3.各软件优缺点比较(一年实际实用体会)
一、我什么时候会用电子笔记
- 大段大段的文字
这种内容如果手写肯定很没效率,也没必要。 - 还没想明白的东西
日常话痨的话,有些内容写在纸上,甚至会嫌弃浪费森林资源。 - 希望条理呈现的东西
电子排版非常快捷、美观。有序列表和无序列表都可以很大的帮助版面的整洁。
也可以稍微提一下,我什么时候会使用手写笔记
- 经常要看的东西
比如一些基本的但是不时会忘记的概念,我会写在手边的笔记本,很快就能查阅到。 - 想要留下温度
有些生活中的时刻,还是手写比较有温度,这样的时候就会用上纸质了。 - 零碎的事
比如眼镜压坏了,得修,但平时有隐形眼镜。这种待办放进电子笔记里,我会觉得很容易被淹没,所以会手写下来。 - 想要自由的时候
有个说法是,思维会被视觉影响。体现在书写工具上,就是你用马克笔的时候,会更靠近粗线思维。你用0.38的圆珠笔书写的时候,就更靠近纤细思维。所以,如果我想要自由地激发灵感,带动思维的链接的话,那么会选择用纸笔写写画画,也许会把不相关的也关联起来,产生新东西。
二、我现在分别用这些工具记录什么
我现在常用的笔记有印象笔记、石墨、幕布和Xmind。其中印象笔记开通了会员,其他都是免费帐户。
大概使用方式.png
其实我是挺认同,笔记要集中记录在一起这个说法的,毕竟这样检索起来最高效,但是无奈每个软件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平时还是会混搭着使用。
-
印象笔记
这个还是我电子笔记的大头。从别人那学习了分成三个笔记本组【工作】【生活】【学习】,大概还是够的,如果分成太多组,其实反而更容易内容交叉,把自己弄乱。我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出【未整理】这个第四个笔记本组,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有些内容不保存觉得可惜,保存了,你花时间去整理又不一定有必要,所以统一放未整理就可以了。
印象笔记.png
-
Xmind
自我发展出来的用法是,我会用它来记观后感。主要是写哪些人,给我留下了什么样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Xind「一一」.png
三、各软件优缺点比较
2020-12-10.png
非常粗糙的临时制作如上,因为限制自己两个番茄的时间(实际已经花了接近三个番茄时间)。事实证明只能产出这样的水平。先完成再完美吧。
小结一下2021年会怎么使用。印象笔记会「面向自己」,对自己诚实,而石墨会更「面向别人」,作为交流或是展示的作品,也会把思维模型的整理移到石墨。Xmind和幕布则作为补充,见机行事。
感谢你看到这里,浪费了你的时间的话请见谅,有启发的话那我会很高兴,再次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