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天上那颗星
——儿媳与婆母的隔世对话
关丽芳
妈妈,我真的不相信您走了,而且您怎么会撇下我们不管呢?连日来我一直茶饭无思,夜不能寐,每每想到我们婆媳相处将近二十七年的幸福时光已经戛然终结,甚至您的音容笑貌也只能从以往的音像留存中找寻、从记忆的深处唤回;想到我们再也不能一同去购物旅游,下班后再也吃不到您精心烹饪的饭菜,出门远足再也听不到您牵挂的电话;想到自己患病时再也得不到您嘘寒问暖的关怀;衣柜里我为您选购的时尚衣装永远没有了它的主人......我就禁不住潸然泪下。
亲今不幸离人世,我有心言可诉谁?亲爱的妈妈,我只能诉诸笔端,与您隔世对话了。
妈妈,2013年10月4日对于别的家庭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天,但在咱们家却成了永远心痛的难日。下午一点三十二分,已经进入弥留之际的您呼吸慢慢变弱,随后心脏停止了跳动,带着对儿孙们的牵挂,带着对生活的留恋与向往,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尽管我们早已预知了这一天的到来,但当这个现实明明白白、确信无疑的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依然被它的措不及防和突如其来打懵了,大脑一下子变得混沌一片,好像要昏厥过去。我真的不愿相信也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因为您走的是那样匆忙,以至于没能为我们留下嘱咐的只言片语。我总以为劳累一晌经常失眠的您已经熟睡,休息一会儿就会醒来。因此我紧紧拉着您慢慢变凉的手不愿松开,轻轻地抚摸、按摩,试图使它热起来。但一切努力都成了无功的徒劳,最终没能把您留住。经过数秒钟的短暂沉静之后,大家嚎啕痛哭起来,如决堤的江河,一泻千里,数日来的压抑、伤痛、紧张、焦虑、恐惧一股脑的喷涌而出……真是撕心裂肺、悲痛欲绝呀!在巨大的伤痛面前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能,我无数次仰天长怨上苍的不公。
妈妈,您知道吗?其实咱们家的噩梦从今年6月份就已经开始了。6月12日端午节我们在邢台体检时,查出您的身体出了大问题,已是晚期,且不宜手术。虽然我们不是医生,但基本的医学常识还是知道一些的。考虑到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考虑到您已年界八十高龄心理、身体的承受能力,经咨询医生后我们不得不做出瞒着您、瞒着爸爸的决定。我们内紧外松,揣着一颗与时间赛跑和时刻被痛苦折磨的心陪您踏上了治病之路。我们在省四院,两次挂了专家号,他们都不约而同给出了减少痛苦,延长寿命的保守治疗思路。我们在省中医院为您开了二十多剂中药,为了打消您的疑虑,津诓说他的胃病又犯了,去省城抓药,顺便抓了几付治疗您胆囊炎老毛病的药。就这样津把抓来的一些与身体无关大碍的中药熬好,陪您一起喝。天知道儿子儿媳的良苦用心。
妈妈,为了给您治病我们真是费尽了心机、绞尽了脑汁,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做出百倍的努力。7月10日在与北医三医院取得联系后,又以让您陪津去北京做肠镜为借口把您“骗”去了北京。我们一直期盼着那些最高权威的专家们能找到救治的办法。然而,7月15日,经过全面检查化验后,普外主任医师修典荣教授郑重地告诉我们,别再做其它检查了,而且即使再积极地治疗也意义不大,我们只好带些开胃保肝的药物回了家。
妈妈,对于这一切您一定会理解我们吧,为给您治病,儿子儿媳做到了竭尽全力而决不是尽力而为。从得知您患病的那天起,哥哥就放弃了一切工作,听着您和爸爸不解的数落埋怨,全身心的伺候您。大嫂拖着病腿看孩子做饭,硬是吃着药坚持。孙子孙女们一得空闲就往家跑,为的是多陪陪您,能再为您做些什么。
妈妈,尽管我们积极努力,但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您的病情越来越重了,消瘦、腹胀、恶心,而且食量下降、极厌油腻。您是否对自己的病已有预感?您曾对我说,人活过八十岁看来真不容易,尽管您今年已七十九岁。虽然您偶尔流露出一些绝望,但在您那股从来不服输的精神支撑下,表现出了惊人的顽强与毅力,您的这股劲头真让儿媳深深地折服。平时您吃些感冒咳嗽药都说伤胃,但这次得病后每天大把大把的吃药,接连不断的输液、扎针,尽管抵触,您都委屈接受了。这对您来说该是多大的煎熬呀?
妈妈,您是从来不轻言得病的,为了让您不论从环境还是气氛上都感到更舒心、轻松,开始我们一直在家治疗,直到您病逝的前五天才去的医院。这是您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院,没料想这竟也是最后一次。临出门前,您紧紧的拉着爸爸的手不愿松开,您二老泪流满面,这是我们所见到的您病后的第一次流泪,您是否已预感到了什么?
妈妈,在家治疗期间,您每天都凭自己的超强毅力按时起床,没有躺倒过一天,洗脸、洗脚、刷牙样样不落,您只是说腿酸没劲。傻傻的儿媳全然不知您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我还心存侥幸,糊涂的以为您的病情还没有发展到特别严重的程度。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医院,您从没有一次在床上大小便,甚至在病逝的当天,已进入了半昏迷状态,您还想着让人扶起小便,为的是不给儿孙糟蹋东西、添麻烦。病中的您从没显露过任何痛苦的表情,我清楚地知道您这是为了不让儿孙们揪心、难过,自己默默的忍受着硬撑着,因此您走的是那样的尊严、安详,您真正达到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境界,您心里时刻想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妈妈,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就如刀割般疼痛。
妈妈,您患病期间,有两天是咱们全家最最难过的日子。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是您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是多么幸福,全家人欢聚一堂,大人们频频举杯为您祝寿,孩子们则欢快的嬉闹。如今随着您的离去,这样的时刻还能再有吗?再就是中秋节,每年这一天您都要给月亮上供,祈求孩子们快乐成长,全家幸福平安。而今年的八月十五,您已病得很难自己独立行走了。我提议替您上供,您愉快地答应了,并大声说,明年病好了我再自己上。似乎是对我说,更像是自己发誓,我听后顿时泪流满面。我有意在供品中多上了寿桃、石榴(实留)、苹果,而没有上梨,只因为“梨”和“离”谐音,虽然我知道这于事无补。
妈妈,您走了,我觉得自己从此像天空中断线的风筝又像是水中没有根基的浮萍,不知飘向哪里也不知游到何方,心也像一下子被掏空了一样。做起事来心猿意马,无所适从。出殡圆坟后,最近一次上坟是烧三七纸,珊珊拿着《七单》问我:为什么不去烧一七纸?我想早点去看看奶奶。妈妈,您究竟去了哪里,我们多么想您呀!
妈妈,全家人都清楚,您对晚辈的爱护关心胜过关心您自己。四个孙辈都是您的心头肉,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无论男女您都象获得了一个稀世珍宝,呵护备至,疼爱有加。有时甚至让我心生“妒忌”。平日里,他们无论上学放假还是下班回家,第一个要找的是奶奶而不是妈妈。逢年过节,只要回到家,他们寸步不离的同样是奶奶,说说笑笑逗您开心,仿佛您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在您患病期间,他们争前恐后的陪护在您的床前,并且总想多陪您一会儿再多陪您一会儿。您去世后,年仅九周岁的重外孙女濛濛,长跪灵前痛哭不起。任凭大人怎样劝慰也无济于事,以至于满院子哭声一片。也许这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深意吧。
妈妈,您在人生的舞台上把多重角色都扮演的如此精彩。您是爸爸眼中的好妻子,公婆眼中的好儿媳,儿孙眼中的好妈妈好奶奶,大姑小叔眼中的好嫂嫂,表姐堂兄眼中的好姑妈好婶娘……对于您的为人处世,我们真是望尘莫及。
妈妈,您常对我们讲,公家的事一点也不能马虎,只有把大事小事都干好了,人家才看的起,当大人的脸上才有光。您知道我和津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您,明智的您选择了在国庆节期间,让我们陪您三天后,10月4日午后离去。送走您刚好假期已过,好让我们又能放心的去工作。亲爱的妈妈,这不正是您的善解人意吗?
妈妈,说起孝敬,您的儿孙们没有让您委屈,也真的做到了问心无愧。但将心比心,回想起平日里您对我们的恩情,又让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您是一个好奇心求知欲极强的人,没上过学但能认字会写信,您总想从我们这里了解一些外面的新鲜事物,但往往得到的却是我们不经意的回答,甚至有时是一带而过的敷衍。我们总是错误的认为那些事情与您没有多大关系,以后有时间再说吧。我们是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一古训的,但我们却没有认真的去做。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了,以至憎恨自己曾经的“无情”。我反躬自问,作为老人要了解一些儿子儿媳的工作情况有什么错?又有什么不妥?试想,儿时若我们问妈妈一个问题,甚至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她会对我们不经意吗?会对我们敷衍吗?会对我们不耐烦吗?确实我们的敷衍,绝非有对您嫌弃之意,然而正是在这种敷衍和不经意当中,竟把您面前本来可以打开的窗户关闭了。其实,我们在茶余饭后完全可以抽出点时间给您谈谈工作和外面的事情,但我们做的不够好,请您原谅。妈妈您放心,以前的不足,我们一定会在爸爸身上弥补回来。
妈妈,您走后,在我耳鼓里回荡的全都是亲戚邻居们对我们的夸赞褒扬之声。我知道这全都因为您平日里对他们的说道和传播。您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您做人的境界却非常的高远。您总希望用自己的言谈来为儿女们树立更好地外界形象和尊严,即便自己受到某些委屈也无怨无悔。再次谢谢您了我亲爱的妈妈。
妈妈,莫非咱们真的心有灵犀?在您住院的几天里,每天我都是吃过早饭去医院,但10月4日这天早晨我三点钟醒来就再也不能入睡。知道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应该给您写篇祭文,好让亲戚朋友铭记您一生的功德。然而,只写了一行多字,泪水就把稿纸打湿一片又一片,颤抖的手再也拿不住笔,只好作罢。不曾想这一天竟真的成了我们的永诀。没有祭文也罢,您的大恩大德人们有目共睹,乡亲们自发高抬灵柩为您送行,不足以说明一切吗?这岂不是对您生前功德的最好褒奖和颂歌。如果地下有知,您一定会含笑九泉吧!
妈妈,人们说好人走后会去天堂,我想您现在一定是在天堂了。又有人说人走后会变为天上的一颗星,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就能够每天遥遥相望,彼此不再孤单。如果我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请您向我眨眨眼,或在夜间走向我的梦中,我愿再次聆听您亲切的教诲。
妈妈,您是天上哪颗星?我想您一定是最亮最亮的那一颗!
(2013年10月22日完稿,是日是妈妈的三七祭日,五七祭日前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