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院里,少年在信仰和世俗之中徘徊,一场演讲,遇到幼时的青梅竹马,他向少女表白,希望少女也可以爱他。两人度过一周时间,在这一周之中,少女跟着少年,开启了重拾信仰,重新审视自我的旅途。爱情也在这场旅途之中萌芽,她终于被充满神性的少年吸引,而少年却为她放弃了神性。麦琪的故事仿佛被重演,为了放下这段感情,她写下这个故事,而看完故事的少年也决心重拾信仰。
这就是《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这本小说的内容,但对于这本小说而言,从我的观感来说,可能爱情是这本小说里最不重要的东西了。作者实际想写的是信仰,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者一种重新审视生活的方式。但这些性灵思考离我的生活可能太远了,我实在无法共情。
而秋吉理香子的《圣母》这本小说,则更让人难受。这本悬疑小说最后的结局令人惊叹,不过,更令人难受的是圣母何以形成,也就是导致这个结局发生的原因是怎样的。生活一步一步将这个女性变成了自己孩子的圣母,但这种成为圣母的缘由和选择是可悲的。
妻子和丈夫一起去医院治疗不孕症,在妻子遭受疼痛的同时,丈夫在为自己的自尊心焦灼,面对妻子的痛苦他毫不关心,甚至以为妻子在为丈夫取精时观看了成人影片而吃醋。这种完全地自我中心带来的漠视和自以为是,让人感到荒唐和可怕。我想也是从此刻开始,孩子的诞生就变得与丈夫的存在毫无关系,让妻子将全部的意义、感情都投入到了孩子的身上。而这个孩子的诞生又如此艰难,第一次检查就让妻子痛得要死,然后是为此得病,然后是体外受精,然后是第一次流产,然后是为了孩子每天打两针,然后再一次流产,直到第四次,最终才有了孩子的诞生。
如果是这样的孩子,遭遇到了苦难呢?那么,没有什么不可能了。于是一切匪夷所思的情节都变得可信,变得理所当然。一切苦痛让孩子成为了母亲的信仰,于是这位母亲成为了圣母。
这个故事奇怪的呼应到了《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在这本书中,少年的信仰正是圣母,他所信仰的是圣母是上帝女性的一面。水、雾,都是圣母的化身,她始终在。圣母给予人力量和奇迹,她给予少年神圣的能力,治愈的能力。
而《圣母》之中只有世俗,这个世俗由凶杀、强奸、恐慌构成,却让人真切体会到神性的可悲,也就是人性被迫抵达极端之处。这两本书对我而言,大概就是人间的圣母总是更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