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杭州开始共享单车泛滥,一开始是共享自行车,到后来又成了共享电单车的天下,小区门口和公司楼下停的也都是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单车”也成了我喜欢杭州这座城市的新原因之一。不可否认,我很喜欢这个什么可以“共享”的世界,未来书屋,也是我最喜欢的。
因为工作皆固我经常会去阿里巴巴,公司离阿里西溪园区很近,只有四、五公里。于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选择骑共享电单车过去。这路上便是我的一种放松时刻。
有一次,我因为前一夜熬到很晚才睡,第二天醒来已经8点半了,距离约定到场的时间只有半小时,于时抓紧起床洗漱,同时用滴滴打车叫车,然而你们懂得,在工作日的早上,滴滴打车打得到个鬼车。在等了三分钟之后我就已经心里计划好骑电单车去了。但,还是太年轻啊(OS:你以为工作日的早上8点半还会有电单车等着你么?)没办法,只能一边打车,一边沿着路边找共享电单车。皇天不负睡过头的人,终于在走了1000多米的地方找到了一辆刚被人放下的电单车,此刻对面也有人正在拿着手机找着车,我一个剑步抢先3秒扫下了这辆车。
此时8点48分。
我以熟练的身姿跨上这驾坐骑,开始勇闯良睦路、文一西路。时间紧事情急,我拧紧电门,开到了最快的速度。此时也只是比骑自行车快那么一点,时间紧事情急,我突然意识到我还有一双腿啊,我可以一边加速到最快,一边蹬腿啊。就这样,我超过了身边一辆一辆和我一样骑着共享电单车的人。
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骑街兔的人没有一个在蹬腿。
我记得很早以前,出现电单车的原因是因为电动车总是会半路没电,电单车可以在没电的情况下还能继续骑行,或者是骑自行车累了可以能用电来节省一些力气。然而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将“电单车”当成了“电动车”来使用,并且毫无察觉。
于时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些骑街兔的人为什么不蹬腿呢?”
可能是他们不急着去解决什么重要事情
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懒”
更可能的是“电单车本来就是用电来骑的”
还有可能就是我操这个闲心干嘛呢?
我喜欢共享电单车,原因是它解决了我最后一公里,甚至几公里的问题。在杭州生活过你就会知道,杭州的地铁不是哪里都可以到得了,尤其是像我现在所处的城西边缘,地铁开通还要到2019年底,说来挺近,但我们已经盼了4-5年了。
无论是每次要出门拜访客户或者找朋友聚聚,都难免考虑怎样出行的问题(自己有车的可以除外,但你也得忍受住“杭式堵车”困扰),假如是去拜访客户,有同行开车的同事还好,能一起同行。但假如你不会开车,每次都让对方当司机,次数多了你难免不会心生愧疚。你会说:可以滴滴打车呀。对,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这对业务人员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客户恰好在滨江或者萧山,你就要准备好一百多的车费,而这可能得你自己来掏腰包(假使你在的是一家比较普通的公司)。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首先自然是地铁和公交,再者就是共享电单车,其次才是自行车和步行。通常我都是组合式出行方式,先坐地铁到某地,再骑共享电单车到达目的地。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方式,晕车一族的最爱。
其实我一点也不关心那些骑街兔的人,我只是想到一个和这个很像的现象。
这个现象就是“那些骑街兔的人为什么不蹬腿?”
从农村出来的我,一开始骑的就是自行车,所以一直就是靠着蹬腿前行的。来杭州后我最爱的运动之一也是骑自行车。只是这两年共享电单车普及,加上朋友转让我的那辆小毛驴,也让我渐渐习惯上了骑上带电的家伙,美其名曰“节省时间”。
那些骑“共享电单车”一开始也是骑“共享自行车”的人,他们靠自己蹬腿前行。凭着自己的努力去进步。只是自从有了共享电单车以后,他们便抛弃了共享自行车(这会不会是OFO败的原因之一呢?)“共享电单车”成了比“共享自行车”更高一阶的人群,因为他们有了“电”,电可以帮他节省力气,同时速度更快,并且不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体力。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在骑自行车靠着蹬腿前行的人,他们的车并非是共享的,也不带电。然而在一二线城市的我们,骑得是带电的“共享电单车”,我们却已经不再蹬腿了。
这类现象,我想称之为“街兔现象”,这类人,请叫他们“街兔人”。
大多数人都希望进一家薪资高并且有成长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自然也是凤毛麟角,进入一家好公司大公司,当然很好,这就像你骑上了一辆共享电单车。你有了可以加速的动力。然而我想说的是,那些人即使进了一家有成长的公司,也只是进了这家公司,他们并没有从这里得到什么,除了更高的薪资以外。因为他们已经骑上了这辆“共享电单车”,就好像目标已经完成一样,只要每天朝九晚六的打卡上班,吐糟吐糟最近还有哪些新上映的电影,哪个同事最近如何如何,最后再准点下班回家。
同事说:我为什么要“蹬腿”呢?,既然我已经有了带电的家伙,我应该享受它的便捷才是,为什么还要再去蹬腿呢?蹬腿的必要性在哪里?
一、当所有人都在骑电单车的时候,你只是普通的一员。
我们来城市里工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城市里生存更加公平。人口多,只需要凭学历、经验就能获得一份工作。但也因为这一点,每个人也就显得极为普通,大学生遍地都是,普通学校毕业的你似乎毫无竞争力。而这在想找一份好工作的情况下,就输了一局。在看了那么多份求职简历之后,我发现能被我喊来面试的,基本上都是除了本身学历以外,有过一些不一样经历的人,尤其是那些吃过苦的人,有过一段努力经历的人。因为在这群能力相差不大的人当中,那些更愿意努力的人就是他们的闪光点,他们通常会更具备自驱力,可以更好的与团队协作。因此也是我更愿意录用这类人的理由。
二、当潮水褪去,最先被海水带走的便是那群不蹬腿的人。
从去年底到今年年初,不断的有大公司发布裁员或者缩减规模的通知,万科的活下去,滴滴的入冬计划裁员15%。还有一些公司直接宣布倒闭,经营者都知道今年将是艰难的一年,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精简团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裁掉一些不产出的人,这类人还比较好辨别,而还有一类人是会让经营者比较苦恼的,那就是那些也在认真工作的人,只不过他们做的却只是本份,永远只做自己该做的那些事情,做领导分配的事,准时上下班,他们一样有能力,但却缺乏要性。而当企业面临像今年这样的经济环境时,就会去审视这群人,最后不得以便会让他们走人。
蹬腿的必要性在哪里?在你是否清楚自己要去的方向,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只是想过一个安稳的生活,20几岁就开始享受人生,那么你大可不必去“蹬腿”。如果你想得并不是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就请拼命“蹬腿”吧。骑上共享电单车很重要,但蹬腿更重要。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而言,我们还不必去拼天赋。只需做一个“蹬腿前行”的人就足矣。
PS:骑自行车的朋友别灰心,会有电的。
李普通
京杭大运河 拱宸桥 咖啡馆
20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