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拷问。
每段婚姻里,不光只有爱,还有相互绞杀。
两个成年人,团队作战、打怪、生娃,都避不开钱。
但在婚姻里面谈钱,是一件日常遇到却又把握不好分寸的事情。
就像婚后AA这档事,究竟是体面的独立还是疏远的生分?
01
“没想到我势均力敌的婚姻,演变到最后,是老公追着我要馒头钱”
网友@lilyKP对老公的吐槽,忍不住让人发出“这种人都能有老婆,为啥我TM还是单身”的感叹。
结婚十年了,夫妻一直以来都是各自财务自由支配,自己赚的自己花,互相不花对方一分钱。
哪怕吃顿饭,都是饭后马上算钱平分。
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没钱,也不存在谁管谁的钱。
后来,我们事业都慢慢起色了,有点钱了,但是AA制的生活方式更加变本加厉,有时候想想觉得真心寒,过得什么婚姻生活。
举个最近的例子吧,我刚买了一个洗衣机,商场送了赠品高压锅,让第二天拿,老公正好第二天去那个商场给婆婆家买过节礼品,他就同意帮我把赠品拿回来。
结果路上,他打电话说让我给他10元钱,说是赠品差价。
听了这个话,我就火冒三丈,我花好几千块钱买个洗衣机,你怎么好意思问我要10元钱?
他振振有词:洗衣机,高压锅我不用,你自己买的凭什么我出钱?
我跟他结婚这么久,每次吵架不管谁的错,从来不会放下架子过来哄哄我。反而对自己的钱,看的非常严,平时吃他个馒头,都要当天晚上就追着我要馒头钱。
结婚了可以AA吗?
当然可以啊。
但有必要,连馒头钱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进行平摊吗?
人家结完婚是做老公,你这结完婚直接变精算师?
不是每对夫妻结婚的目标,仅仅是搭伙过日子。
也不是每一对夫妻决定在一起,仅仅是看对方不讨厌、而且两个人在一起可以省钱。
这些只是婚姻的下限,而不是大家对家庭追求的上限。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人在吐槽婚后的AA制时,应该也不难懂,TA真正在吐槽的是,通过AA制凸显出来的——伴侣的绝情。
02
“AA不可怕,可怕的是,事无巨细都AA”
AA制本身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让制度变得可怕的,多数都是执行制度的人。
结婚了,还要跟另一半算清楚馒头钱;
拿个赠品还要报销10块钱差价;
帮另一半去医院拿药,还要收跑腿费……
因为我们是势均力敌的婚姻,所以把所有开销平摊,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就成了唯一的做法——
这不叫AA制啊,这是打着AA旗号的纯抠门啊。
每一个兢兢业业的程序员,都在祈祷自己不要遇上翟欣欣。
每一个佛系少女都在论坛里,心惊胆战地围观各种骗婚骗财的奇行种。
你明明付出了,却得不到对方的反馈,搁谁不怨。
骗婚骗色的新闻层出不穷,媒体还特别喜欢推波助澜。
周围朋友有一肚子的老实人受骗故事,所有人都在跟你耳提面命——
失身没关系,骗钱就不行。
那么大家在婚恋关系上,特别是涉及到钱的地方,特别谨慎、自我代入受害者也不足为奇了。
而且老实讲,这种受迫害妄想症,是多余的吗?
不是。
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
当今世道,谁可以站出来指天立誓说自己的朋友圈里,完全没有翟欣欣、陈世峰这样的存在呢?
那么必然的,这种自我保护的心态,投射到两性关系,很容易变成:想要怀抱善意,却忍不住时刻怀疑对方;就算是付出,也忍不住内心打起算盘。
夫妻执行AA制的方法,也不是只有吃完饭还要平分馒头钱这一种做法。
很多人不是不想和另一半分担家用,只是很容易对另一半的不主动心存芥蒂,陷入一种“反正我不贪图你的东西,但你要算的这么清楚,那就大家好好算清楚”的怪圈。
这种恶性循环,执行到最后,你会发现——
最累的不是AA制,而是“两个人斤斤计较,都希望对方花的更多”这种心态。
维系关系,是要花精力的,婚姻关系尤其如此。
能长久的东西必然是柔软的、有弹性的、身处其中的人拥有议价空间的,而不是所有东西都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用一个说一不二的模式全盘套用。
《今生是第一次》结婚前,女主妈妈说过一番资深已婚人士的忠告:
并不是结了婚,就是把幸福交给对方。
谁又能让谁幸福呢?
这个时代,让自己幸福已经够难了。
互相不给对方添麻烦,已经很好了。
03
“人不对,必然怎么AA都不对”
一对夫妻,如果每天只是讨论早、中、晚吃啥,而没有讨论过一些严肃问题:
手头有多少存款?
想花多少钱在婚礼上?
房子怎么买?首付怎么出?
按揭怎么还?名字加不加?
以后孩子的教育基金如何储蓄?
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如何执行?
甚至连对方最喜欢的体位都没有解锁过(大误)……
那么,他们两个人不能算在一起,充其量不过是住得近罢了。
每个人对于婚姻的期待和定义都不同。
每个人的消费观和金钱观也不一样。
婚姻里面,双方都需要做一件事情:探索彼此对于核心问题(钱、爱、性)的认知边界。
结婚这件事,本来就是要打破一些认知,然后再新建一些边界的过程。
单身的时候,每个人都自带一个玻璃罩。
直到某一天,你遇到了某个人。
你们相互打破了自己的玻璃罩,然后决定一起重建个新的玻璃罩。
新的玻璃罩很大,大到可以把你们两个都装进去。
同时,这个玻璃罩也很小,小到只能装得下你们两个人。
很多人以为谈恋爱只是风花雪月,其实很多婚姻中会必然会面对的问题,都应该在恋爱时,就进行前置讨论。
多了这样的步骤,双方在走进婚姻中,就不会那么容易一地鸡毛。
婚姻里,需要独立吗?
需要。
婚姻里,可以依赖吗?
也可以。
不要心里明明不想要AA制,但又不敢说出来,最后因为另一半委曲求全,觉得自己做出了天大的付出,对方还不领情。
也不要自己想要婚后AA制,另一半不同意,就动辄职责对方想占便宜、吃软饭。
想要AA制,就去找同好,组建婚姻。
想要抱大腿,就认真挑选饭票、买定离手。
成年人的首要职责,是为自己的欲望买单、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那些因为想要独立自主,所以选择婚后AA制的人,他们很美好。
那些想捍卫自己正当权利,所以不想选择婚后AA制的人,逻辑也没毛病。
不美好的,是那些在自己的正当诉求面前退让、退让完了又发现没人领情,最后出来哭诉喊冤的人。
这样的人既不懂什么叫做生活,也不懂什么叫做选择。
就算换个人结婚,他们也无法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