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之苏明强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崇拜很多数学名师,其中最最让我崇拜的两个人是——俞正强老师与郜舒竹教授。也曾专门写过相关的文稿表达了对这两位的喜爱。这两位的外貌与长相,导致我的师傅评价我说,你喜欢与崇拜的偶像都是那种特聪明的人。这句话中包含的缘由,如果看到这两位后,你一定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要表达的是,我的第三位偶像要出场了。他就是福建泉州师范学校,苏明强老师。喜欢他的缘由是,他上的小学数学课上的太好了。(注明一点,很早以前就关注过苏明强老师,也听过他上的公开课。)可能是早些时候,自己的思考没有到达这个点上,因此,没有激发我内心的共鸣。
苏明强老师作为大学教授,亲自去小学上课,而且上的很是符合我们一线教师的风格。同时,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解释了这样设计的缘由,让我明白了一节课设计的道理。真的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为苏教授点赞……
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的分享中,苏教授刻画了数学的发展路径,那就是量——数——式——方程——函数。其中正真对社会有用的,最后就是函数。函数直接服务于社会。函数刻画的是事物的变化规律,方程刻画的是未知数的解。
我想到的是,在量——数的过程中,小学生要经历非负整数、小数、分数等的抽象,其中,自然数与0的抽象在入学之前就完成了。但是,分数与小数的产生则需要教师好好引导孩子经历这个抽象的过程。同时,分数还不仅仅是“量”这一个特性,还有“率”,“比”等特性,教学的时候,都需要加以考虑……
正如苏明强教授说的那样——数学的魅力在于“神奇”和“美妙”,课堂的魅力在于“思维”和“乐趣”,魅力数学追求课堂要有三个度——高度、深度和广度。通过把握数学本质,让课堂有“高度”,通过融入数学思想,让课堂有“深度”,通过驱动数学思考,让课堂有“广度”。
语言表达是外显的,数学思考是内隐的,它们之间不是一种孤立的、割裂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数学思考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基础,语言表达是数学思考的一种“直观”体现,口头表达让数学思考“听得见”,书面表达让数学思维“看得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充分重视数学思考的重要作用和特有价值,这是“魅力课堂”教学主张的关键内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思考的重要载体,是驱动数学思考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学时,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驱动数学思考,设计出一串问题,引领数学学习,让学生真正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式思考问题,把问题“想”得更明白、更全面、更深刻,这样,学生才能“说”得更清楚、更完整、更精彩,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授追求的是魅力课堂,这魅力课堂已经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苏教授的魅力,特别想着能否也能上出如此有魅力的数学课。
今天的文末,记录下苏教授的名言——行走在路上,梦就在前方!有了梦想,心就会飞翔!有了飞翔,梦就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