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上午,已立秋的古城西安秋高气爽、凉爽宜人。离“十四运”召开的日子不远了,西安街头处处美景如画、处处祥和安居。按照和张敏老人的约定,陕西省红十字眼库的银勇主任和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的谭超同志一起来到张老家中,完成他的一个美好心愿:办理遗体、角膜捐献手续。
张敏和老伴韩秀兰都是西安远东公司的退休职工,开朗、热情、健谈,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年过8旬的老人。当问及张老的捐献想法时,张老激动的说:“我是一名党员。我们家解放前非常穷、非常可怜,我的父亲常年给地主当长工,后来又被国民党军队拉去当壮丁,受尽了苦难。解放后,咱们当家作主了,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1958年,远东公司招工,我幸运的成为一名工人,那时候厂里是三班倒,我们的干劲都大的很。因为我当时只有小学文凭,为了让我们掌握新的技术,厂里又组织我们上夜校,拿到初中文凭,后来又入了党,家里的条件逐渐好起来。我要感谢党、真心的感谢党,是党让我们脱离了旧中国受苦受难的日子,是党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报效党、报效国家。”此时,张老的老伴蔡阿姨也感慨的回忆:“以前老张家真叫穷,穷的叮当响,我们家在渭南,他们家在岐山。岐山地势高,庄稼地里浇不上水,产量低,所以日子一直很艰难。老张真是受苦了,在厂里上夜校的时候,父母都不舍得给他买本子。他现在只要看到电视剧里演绎旧社会的穷苦镜头,都会流泪,因为他都亲身经历过。”
张老的家是新装修的,非常漂亮、考究,可以看出他的退休生活非常幸福。在填完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表后,张老说:“我是前段时间听另外一个朋友说他办理了遗体和角膜捐献手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还不如把能用的东西捐献出来。如果我的遗体能为攻克医学难题发挥作用,如果我的器官能帮助别人恢复健康,那多好呀。我要全部(遗体、器官)捐献,你们看什么(器官)能用就用什么。我已经退休这么多年了,不能给党做什么贡献了。我就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来报答党的恩情。”
从张老家中出来,我深深的在思考,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成功、建立新中国、带领人民实现小康生活。正是因为我们的党代表着最广大群众的利益,有无数个像张老一样的党员愿意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张老的精神也将激励和鼓舞着我们,更好的开展遗体和角膜捐献工作,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盲人重见光明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