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由宾的《可我还是喜欢你》,历时十五天,用时六小时二十三分。
初读这本书时觉得是要放弃的,因为这种都市情感类小说太多雷同,读太多了所以一般对这个题材兴趣不高,也或许我的世界里没有太多都市的归属感,也没有太多爱情的波折。所以这样的都市情感类通常都是坚持不下来的。
那么这本书为什么由起初的要放弃到没放弃,甚至最终坚持读完了呢?我想理由有两点,一个是两个地名的出现,一个是篇幅的短小和独立。
文中反复提到青岛和塔城。
青岛这座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海滨城市。当初我自遥远的西北怀揣着大海的梦,不顾家人反对,不理朋友劝阻,义无反顾的奔赴而来。
在这座城市里学习、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恋爱、结婚、生子;在这座城市里憧憬、迷茫、彷徨。
塔城那是远在新疆边界线上的一座小城。这两个地方,一个在祖国大陆的最东头,一个在最西头,一个是海滨城市,一个是离海最远的地方。
青岛自不必说,因为生活在这里,所以很多的记忆很多的感触在,所以书中提到的很多地名及情感依托都能产生共鸣。而塔城是因为有个朋友自那里出生。曾听他讲过很多他家乡的故事,感觉那个天边小城,那个国界线上的小城,仿佛神话版的存在。一直向往去新疆走一趟追寻一次诗和远方。但总未称心如愿,这大概就是看这本书会不停下的原因,因为里边补白了很多朋友那里没曾提及的故事。
另外想说的就是读书真的能让人增加磁场,比如诗词中关于苏杭多。所以听到这个地名就亲切,真去了也有好多熟悉的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