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格拉,看朋友圈,您说您在戒烟哟,要不要来些小零食给您解解馋?“我发信息给刘老师,经常性的交流使发信息都没有了半点的隔阂。
“格拉”在藏语中意为“老师”的涵义,而刘老师因为早年做过几年教师的缘故,喜欢别人称呼他为“格拉”。
“好呀,大姑娘”刘格拉很是好爽的一口答应了。因为身高比较高的缘故,刘格拉一直称呼我为大“姑娘”。
此时,我从雪域西藏回到了盛产大麻花的天津,刘格拉在遥远的西藏拉萨,从1987年大学毕业并留下了拉萨,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是拉萨三十年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因此也成为我们这些后来者了解拉萨的一部“活字典”。
和他是极好的忘年交,平时上班午休的时候,经常约上三五好友,带些小零食便坐在他的办公室边喝茶边海侃,哈哈的响亮的笑声响彻整个楼道,这也是我们繁忙的工作之余的里良好的调味品了。
然而,由于身体的原因,我没呆住,跑回来了,回来后就思绪汹涌的开始很没有出息的想念西藏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一个工作单位中,没有职级的压力,上下老小不分级别都能成为极好的好朋友,恐怕只有西藏会有吧。刘格拉五十岁出头,因为工作的缘故,跑遍了西藏的角角落落,腮红不用打,比高原上的小姑娘的还要红很多,那可是纯正的高原红,如假包换,脸膛黝黑,也是高原特有的黑色皮肤,不明情理的人肯定以为他是地道的土著,因此他常常戏称自己为“康巴汉子”,曾听他说,他的父母是五零年代末进藏,工作的地点就是昌都。昌都地区,因为男性普遍血性威猛而被成为康巴汉子,这样算来,刘格拉算是半个“康巴汉子”了。
因在拉萨久居的缘故,刘格拉对拉萨的大街小巷,一店一铺都是极为的熟悉,“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修道路”,现代化的脚步慢慢的走进了这片古老的文明地区。刘老师带着我们这帮小屁孩们走在拉萨最繁华的路段,指指点点的给我们介绍,“这里呀,原先是一片荒地,那一片呀,原先就一排矮矮的平房子”,他简直就是一副拉萨的历史地图一样,五步一景,十步一个故事,从街这头走到街的那头,整个历史图景便鲜活的呈现在脑海之中。
站在布达拉宫的广场上,偌大的广场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极为壮丽雄伟。刘格拉意味深长的说:“布宫广场之前是泥土地,地上长满了野草,我每天遛弯的时候溜达着看着广场一点点建起来,从94年的8月份到95年的7月份,将近一年的时间,广场就修建完成;到了2005年进一步将广场扩建,才成了今天的模样。”一转眼说话的当口已是2015年,从95年广场建成已经二十年的光阴穿梭,其中9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2005年是40周年,而我正在经历的,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不知不觉,我们都成了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站在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西藏的面前,见证着她的发展与强大。在给我们讲述的过程中,刘格拉神采飞扬,仿佛不是在讲一段历史,而是向我们展示这些年西藏的变化,当然,这些成就要归功于诸多像刘格拉般老一辈人的贡献。
因为专业出身的缘故,我非常喜欢去看有关西藏,有关拉萨历史、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知书籍,刘格拉的讲解给我打开了一道大门。有一天,他从家里带来一本书,名叫《拉萨往事(1944—1949)》,是民国时期一位被派往拉萨的政府工作人员陆陞祺撰写的,再现了这段时间拉萨的历史,当时的中国实为多事之秋,刚将日本侵略者驱赶出中国,内战又爆发,位于边疆的西藏也不例外,时刻受到英国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觊觎。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一盘美味佳肴呀,于是拿回家去囫囵的读完,不过瘾,再一次很细致的从前往后通读了一遍,才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更多关于拉萨的过往,才知道西藏在近代经历的点点滴滴,走在八廓街上,才知道一座座小院落的故事,才了解到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匮乏,可以说,这本书开启了我对西藏,对拉萨认识的一扇窗。
临近从西藏返回内地前,联系刘格拉,他刚随着一个纪录片拍摄团队从西藏之西——阿里回来,脸庞被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加上氧气缺乏更加的黑红,听说我要走了,他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个藏式车挂,依依不舍的说“大姑娘,这是我跟拍三个月,跑遍了西藏大小的寺院,加持后的车挂,收下,以后路路平安”,从来没有听过他这么温和的说过话,我的泪水呼的冒出来,就这样,简单却情谊深厚,我真有些舍不得这些可爱的人儿了呢。
看到我眼中的泪花,刘格拉哈哈的笑声又出来了,“大姑娘不必伤心,有空再回拉萨,或者等老头退休了来广州来看老头,老头再给你讲西藏的故事。”
老头的家乡在广东,作为名副其实的藏二代,在高原上生活了将近五十年,工作的辛苦加上高原特殊的气候,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用他的话讲:在高原辛苦一辈子,终于可以回去歇一歇了。在圣洁的青藏高原上,有诸多的像刘格拉一样的人,默默的奉献,一辈子。
刘格拉总是自称为“老头”,弄的单位上下不管是谁一见到刘格拉都老头长老头短的打招呼,他却哈哈的大笑,很是受用。他那哈哈的笑声带着欢乐的讯息,驱赶走每一个人心头的阴霾。
把《拉萨往事》归还给刘格拉,因为印数较少的缘故,这样的书恐怕只有在西藏才能买到,非常的珍贵,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既然是借,就要及时归还了。
书还了,但有用的知识却种在了心间,从而让我对西藏,对拉萨的认识进一步清晰,也把最美的西藏永远收藏。
刘格拉,等你有空,你来说,我来听,听你讲讲更多的西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