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点茶、插花、挂画为北宋时代的生活四艺。
「香」重嗅觉之美,
「茶」重味觉之美,
「花」重触觉之美,
「画」重视觉之美。
此为一般有文化修养的人追求的生活艺术,重视精神内涵,其间心灵的悠游,四艺的结合,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茶花」形成与明代弘治万历年间(1488~1595年),是比「斋花」与「室花」更精简的文人花,形式简单,珍视草木的神韵、形态。追求纯真之情,恬适、素朴、简约、自然、清雅、幽趣,与茶性简朴,可醒思,可提神,茶与花的相逅,耐人寻味,让人静心除烦解忧,清新悦神,如诗与文学中的小品,超凡绝俗,以花木形色精简雅洁为重。
清代李晴江赋诗:“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堪玩其中之味,如春兰、夏莲、秋菊、冬梅。
明代袁中道言:“花为天地慧黠之气所凝成之物”
四时的花开、花谢,默默无言,点缀在人间有如精灵般给予人的美丽、漫烂、无暇、祥和、宁静、知足、惊叹。
在静寂的书斋、茶室、禅房流露纯真之情,远离现实生活的繁琐,细品花与茶的相逅,悠游无染的性灵与天地合而为一,享受生命的清旷与孤寂之美,达到元代虞集诗中:“坐到夜深谁是伴,数枝梅萼一铜瓶”的深厚隽永。
- 本篇完 -
专注于中式生活方式的观察与分享,信息转载请私信或留言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