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看到这里。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散文学家。著有《嘉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当时我心里立马咯噔一下!好啊!你这本愚蠢的纸质书,苏东坡才是苏洵和苏辙的爹好吧ヽ(  ̄д ̄;)ノ你竟然写错了!!!我要发个说说嘲讽你!!!
怀着这种嘚瑟的心情,我决定立马去百度截个图,当为证据……
结果,我翻车了눈_눈
暴露了平时学习不认真,知识储备不够~
我才是那个愚蠢的土拨鼠!!!一直以来,都是我记错了!苏洵,才是苏东坡和苏辙的爹~
额,这是怎么回事(・o・)我明明记得最出名的那个才是爹啊……
好吧,我真的记混乱了。
另外一组父子:王羲之、王凝之、王献之,最出名的那个才是爹。
……
经验之谈:趁着发现记忆出错,这时候巩固记忆的效果最好了。
这就像你考试之后,错掉的题目特别会引起你的注意力!这时候,认真学习一下,就会变成牢固的记忆。
所以,我就去翻了一下资料,重新了解苏家三父子和王家三父子的相关故事。
下面是我对于他们全新的认识。
1、苏东坡真的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吗?!
答案是没有,看下苏东坡他爹苏洵的生平吧!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
北宋天圣六年(1027年),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18岁)结婚。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苏洵夫妻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长子景先。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老泉自序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程夫人生次女。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苏洵发奋读书,立下壮志。程夫人生幼女,因排行第八,古称“八娘”。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在家继续发奋读书。程夫人生次子苏轼。
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苏洵次年举茂才异等又不中,返回家中,继续闭门苦读。长子景先年仅八岁而亡。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苏洵居家竭力苦读。程夫人生幼子苏辙。
……
北宋庆历七年到至和二年(1047年到1055年),苏洵的幼女苏八娘,在婆家饱受折磨,后忧愤而死。苏家三父子与亲家程浚及程之才断绝来往。
……
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只有姐姐,没有妹妹。这个记载稍微多一点的姐姐苏八娘,还饱受包办婚姻的折磨,最后郁郁而终。
苏八妹嫁给自己的表兄程之才,最后却婚姻不幸,让苏洵这个老父亲大为痛心。
所以在对待次子苏轼的婚姻问题上,比较开明的。
据说,苏轼生命中有重要的三个女人,都姓王。关于这几位女子,他也写了不少诗词,所以在历史上也留下深情的名声。
苏轼19岁的时候,迎娶了第一位挚爱的妻子,16岁的王弗。
后来,王弗卒,年方27。所余一子苏迈,年仅6岁。
苏轼33岁时,迎娶王弗的堂妹王润之(22岁)做填房。后王润之为其生子苏迨、苏过。
苏轼还有一位侍妾王朝云。苏轼为王朝云写的诗最多,对其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看到这里,有些感概古人的深情,也是十分多情啊!就算是曾经有个挚爱,也会出现下一个挚爱!
这里有个小彩蛋!看过《大内密探零零发》应该很熟悉琴操这个角色吧!
琴操,这个名字怪异的很!原来以为是电影恶搞杜撰的角色!没想到历史上真有其人其名。
琴操是北宋钱塘的歌妓,16岁那年改了诗人秦观《满庭芳》词而在杭红极一时。后受到苏东坡的赏识,被引为红颜知己。
2、苏轼春风得意和怀才不遇,遇到过哪些人?!
苏轼20岁时,进士及第,光耀门楣。当时还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声名大噪。
苏轼34岁,因为上书谈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端,得罪了王安石。自请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苏轼42岁,因乌台诗案下yu103天,险遭杀身之祸。但因其才华过人,在朝野上下掀起了一场“拯救苏轼”活动。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无实权,受当地guan员监视。
苏轼48岁,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被打压。苏轼又上书抨击司马光保守一派的弊端,顺便批评了一下变法派,又遭wu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派,又不能见谅于旧派,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
你看,从这几句简短的描述中,我都可以想象出一个憨憨形象的苏轼了,他真的不屑迎合让自己讨厌的人,就是那么刚,大不了就贬了窝啊!
苏轼这嘚瑟的性格,莫名有点萌啊~
苏轼写的诗词,还是比较人如其名,洒脱豪迈的!!!
说实话,北宋时期这段历史,我是相当喜欢的。这里出现的背诵天团就不说了!一个文人骚客大放异彩的时代,可是颇具魅力啊!
3、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
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这些知识点,以前读书时代是考过的。我这次关注点不太一样。
①王羲之的师父
这里说,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夫人是谁?!卫夫人,本名卫铄,字茂漪,晋代著名书法家。卫夫人与王羲之母亲为中表亲戚。
这里出现的卫夫人,应该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子。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卫夫人自身的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②王羲之的妻子
正史有记载的,王羲之只有一个妻子郗璿。郗璿(chī xuán),字子房,她也是个书法家,其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
关于这两人的姻缘,还有一个典故叫做『东床坦腹 』,东床快婿一说也由此而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了解一下。
王羲之七子一女均为郗璿所生。
长子王玄之
次子王凝之,娶谢奕长女谢道韫(谢安侄女)
三子王涣之
四子王肃之
五子王徽之
六子王操之
七子王献之,前妻郗昙女郗道茂(表姐), 继室新安公主司马道福
长女王孟姜,嫁南阳刘畅
这里不得不感概一下,王羲之是有多喜欢这个“之”字啊!!!儿子们的名字,清一色的“之”!
③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
在书法史上,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合称为“二王”。可见世人对王献之评价之高。
但是了解了王献之这个人的生平,又不免感概万千。
王献之是当时著名的才子加美男子,他与青梅竹马的表姐郗道茂,情投意合。
但新安公主看上了王献之,逼着他跟表姐郗道茂离婚,当了驸马。
郗道茂身世也十分可怜!
她与王献之结婚后不到一年,父亲郗昙就去世了。
她与王献之生有一女,名玉润,但早夭。
后来王献之被迫休妻娶新安公主,郗道茂被休后表示终身守节, 誓不再嫁。
她没有家可归了,于是投奔伯父郗愔,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最后郁郁而终。
王献之伤心愧疚了一辈子,病重将死的时候,别人问他对自己这一辈子有什么看法,他说:“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
看到这里,我真的非常讨厌这个棒打鸳鸯的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对她已经充斥了一种厌恶之情。
新安公主是东晋简文帝的女儿。首先她嫁给权臣桓温的儿子桓济。
后来桓济欲篡兵权失败被贬,新安公主就与桓济和离了,求皇帝将自己改嫁给王献之,活活拆散了一对恩爱的夫妻。
有时候挺同情那种出生皇家,婚姻不做主的那些公主的。但这位新安公主,我真的讨厌至极!!!渣渣渣!!!看完这段故事,真的封印不了祖安行为了!!!
我要是容嬷嬷,分分钟叫这个新安公主好看( ̄へ ̄)
不免叹息,王献之作为文人,说到底骨子里还是有点懦弱,外力让他辜负了郗道茂,他就无可奈何了。
如果王家有兵权,就像曹操那样!我就一家独大,把持朝政!这新安公主一家就无可奈何这桩婚姻了。
在那种封建时代,你要保护你所爱之人,你没有一点武力装备,不就像砧板上的鱼!!!随便人家切!!!
还有一点,郗道茂与王献之早夭的那个女儿,说明了一个科学道理:近亲结婚要不得!孩子容易出毛病!不要为爱冲昏了头脑,要为下一代考虑!
④同时期的 谢安(ღ˘⌣˘ღ)
这里要介绍一下谢安啊!!!谢道韫的叔父谢安!第一次认识这个历史人物,是通过一篇文章,咏雪的故事。
后来是从历史书上了解了这个东晋名士。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
总之就是能文能武,风神秀彻,妥妥的男神!!!作为当时的一代风流领袖,谢安的一举一动甚至达到了左右当时社会风气的程度。
有个典故叫“洛下书生咏”。说的是谢安有鼻炎,鼻音比较重,但是许多士子为了模仿他说话,都捂着鼻子吟诗。
哟哟哟……追星程度这样高吗?!
还有东山再起、不免富贵、言传身教、乌衣子弟、不拘礼法、小草远志等等,这些典故都和谢安有关。可以去了解一哈~
谢安的妻子刘氏,是东晋名士刘惔的妹妹。刘氏是名门闺秀,为人机智幽默。夫妻两人感情很好,谢安常与妻子议论时事。
两人子女:谢瑶、谢琰、两个女儿(名字不详)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背景时代下,谢安还是有名的妻管严,不敢纳妾。
我觉得谢安的妻管严,不是真的害怕老婆,而是内心对于妻子的尊重敬爱。夫妻相知相守,方能与子偕老。
有个典故是谢安的侄子们暗搓搓怂恿谢安去纳妾。谢安说不敢。侄子们自告奋勇,打算用周公时代写的诗经中的名句,来劝说刘氏同意这件事。
结果刘氏直接回了一句名言,“周姥撰诗,当无此语”。意思就是说,如果由周姥姥来写这诗,你们觉得她会怎么写?
这个故事,就成了一个典故:周婆不认“关关雎鸠”~
侄子们面面相觑,纷纷告辞。
谢安感慨道:“夫人的能耐太大啦,实胜苻坚秦兵百万。”
……
魏晋这段历史挺有趣的,很多作者喜欢写小说幻想穿越回那个时代。比如这个苻坚和慕容冲的故事,都快写出香艳色彩了。
关于穿越过去要跟谢安在一起生猴子的,就不说了,扎堆了눈_눈
⑤王羲之的轶事典故
什么入木三分、竹扇题字、书成换鹅这几个我早就听过了。
这次了解到一个新的典故。
说的是王羲之的字写的太好了,导致他们家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走了。这……可怎么办呢?!
王羲之想到了一个办法!
除夕的时候,他照旧写了一副春联,不过留下了下半截,上书“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
结果小偷一看这对联不吉祥,就不偷了,败兴而归。
后来到了凌晨三点以后,王羲之就补上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对联的意思,立马扭转了。
第二天早上看到对联的人们,都忍不住发出惊叹!
……
不过,故事到这里,我就忍不住猜测了!王羲之家的对联,过了除夕之后,到底保住没有?!毕竟太多疯狂的粉丝偷字啊!!!
大家说,有没有家里的仆人偷偷把王羲之写过的废草稿,偷偷卖点来发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