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 周四 湛大屯 阴转晴
“晓来寒露滴疏桐”,唐代一无名氏诗人的一句诗,道尽寒露到,秋已尽,今天是“双节”长假的最后一天,我迎来来了诸事交织的一天。
一是管委会安排值班,作为部门负责人,你不能拉稀摆带,总要到位到场,履行其责;二是驻村的大井镇又催着回去,干不干,总要在,没办法,先报告告个假,安排小孔按照交叉巡察立行立改要求,完成刘家山六个支部规范化建设的相关上墙材料,争取下周就位;三是答应西城姚书记,帮忙做几位被拆迁人工作,总要完成;四是代步的车辆在会泽就出状况,胆颤心惊地开回曲靖,昨日一天今日一天才查出原因,轴也轮也必须修理,费用还在其次。诸事交织,让人难于喘气,但没办法还是一事一事地化解为妙。
车是送到修理厂,多方检修,下午四点多总算查出原因,修理完好,付出大洋,化解难题一件。
安排小付坚守值班岗位,带着小孔,转战西片区、南片区,付出身体,享受酒的消毒,为湛大屯旧村拆迁扫尾喝坏身体喝坏胃,事情好坏参半,但尽心尽力,责无旁贷。
还有事未了,从白露到寒露,恰是一月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从短衫到长衣,薄衫到短衣,气候之变还需保温保暖来加强。人之感受是敏感的,白露时节要注意保暖,穿长袖衣服,寒露时节天气更冷,脚也要保暖,不宜赤膊露体,特别要注意腹部保暖,老年人或者体虚者要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今日秋季服装穿戴整齐,也算应季。
在组长致恩的带领下,我逐一走遍王大屯旧村拆迁现场,搬拆交织,如今的瓦砾遍地正是美好生活的起点。我用手机尽可能逐一留下一些照片,害怕的是记一而漏十,毕竟乡愁乡恋乡思也许要照片影视资料来再现。
在上头寺的遗址,栽于建寺时期(雍正二年(1724年)),一棵距今296年屠杉(又名左扭柏)至今郁郁葱葱,扭曲而上,其直径远超半米,一人不能合围 。据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赵师讲,此树原火柴厂城门二棵、东山寺一棵,至今已是烟消云散,尸骨未存,这是麒麟区范围现在唯一独有的一棵左扭柏,其苍虬身躯,死而复生,见证了西山坝子近三百年的变迁。从“好个西山坝,雷往中间打,雨在山边下,媳妇讨不着,姑娘往外嫁”,到如今开发热土,麒沾马百万人口珠江源大城市的地理中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而今又落西山坝。
義夫桥,桥義夫。一百多年前的河上,曲靖城区赵中大夫的义举,成就义夫亦或节妇,从易隆到曲靖官道修复修建,见证了古人的操守。水已衰,桥依旧,杂草丛中现真容,谁解其中意。还有那谢轿桥、排路哨、新埔上,又何曾论及倒塌拆毁的毛将军、湛将军府第,亦或是诸葛孔明南征而屯田屯兵而留名之湛大屯、湛小屯、上下中屯又西屯,关上关下借地势,上下西山在前头。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途经曲靖西山三岔驿站留诗一首的杨慎杨状元万岁!
晚10时45分记于家中,次日返刘家山驻村地并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