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朋友聊天,她说最近一个男孩子表示自己很喜欢她,看能不能考虑一下在一起,她回答说可是我们刚刚认识,还是从朋友做起比较好,先多了解一下。
结果第二天那个男孩子说,我最后问你一遍,你要不要跟我在一起呢?如果不要就真的算了。
朋友有点伤心,因为她觉得那个男孩还是挺不错的,想要从朋友开始相处看看,如果相处的来,那就在一起呀。
现在这种这么简单粗暴的追求方式,她表示接受无能:难道追女孩表达爱意的正常步骤,不应该是一点一点表示关心呵护,一点一点去占据她的心吗?况且如果他真的喜欢我,就算我说了不,不是应该再努力试试吗?
她说,难道以我们现在这个年纪,已经没有机会从日积月累的相处里看出一个人的真心了吗?
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们可以默默地注视着一个人,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到ta身边,默默地喜欢,静静地陪伴,就算ta还没有看到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心甘情愿地待在ta身边,把自己所有的好都从心肺里掏出来,用自己的耐心和温柔编织一夜一夜的失眠,就是那种,今天ta冲我笑了笑,我就能开心到凌晨十二点,ta望了我一眼,整个晚上盯着老师的嘴巴却处于失聪状态。
那个时候,追女孩,就是风雨无阻送她回家,帮她背二十斤重的书包,人群里也要把她护起来,探听她喜欢吃什么,不吃早饭攒钱为她买礼物,甚至知道她喜欢小狗,就想尽办法送一只给她。
那个时候,追男孩,就是天再黑都守在篮球场看他打球,无数个“巧合”正好与他遇到,自己把一封情书写了一遍又一遍悄悄塞进他的抽屉,愿意帮他写作业,听说他喜欢长发就留长发,喜欢短发就剪短。
那个时候,别说追去一个人了,连独自失恋都是认真的,连伤心都像是从骨头缝里疼出来的。
可是现在呢?只能笑她天真,可能我们都没有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希望把追求一个人的成本降到最低,青涩时光里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努力,已经没有人再去努力了:你对我有感觉了?怎么还没有感觉呢?那好吧,那就算了吧,我去喜欢别人啦。
最明显的转变就是大学开始吧,诱惑那么多,选择那么多,真的很少能听到什么我喜欢她三年了和我追他两年了这样的爱情故事,因为寂寞大多速成,甚至真的喜欢谁,都不肯给这个人慢慢感受自己真心的机会。
毕业了更是这样。
现在这个年纪,再也没有一个人会对着我们喊出,“我就是笨蛋啊,因为是笨蛋才追你这么久。”
是因为没有心动的感觉了吗?并不是。我们应该又要把过错推到现实和浮躁这个问题上来了:
我朋友都有另一半了,我也想快点有,追你一个月已经是我的时间上限了。
我想要明年结婚,追你太久的话,万一还没有追到,那我怎么办?
我很早以前就把对一个人的耐心用尽了,付出越多,越容易伤心,我不想伤心了。
还有的原因,就是像《失恋三十三天》里黄小仙的老板说的那样——“情义千斤不敌胸脯四两”。或者是钻石王老五魏依然的恋爱观——现在的人越来越难取悦了,费尽功夫去取悦一个难以取悦的人,不如找一个容易满足的人谈一场轻松的恋爱。
要我给你写情书?送花?你加班送你回家?开两个小时的车带你去想去的饭馆?时时刻刻猜测你在想什么去讨好你让你开心?下雨送伞,出太阳为你遮阳?连续说早安晚安半年?
抱歉,我不想追你了,因为有个人ta不用我这样做,我是想搭伙过日子,不是重走一遍青春期了,太麻烦了,就算了。《志明与春娇》里张志明的什么事都不用急那一套是骗人的,现在谁不急呢?
怎么长大了的人,好像人人都着急。
谈论到最后,我问朋友,如果现在让你花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去追一个没有确定结果的人,你真的还肯吗?
她想了想,说,怎么办,好像我也不肯啊。
“可是,我还是想要遇到一个能让我追很久或者追我很久的人,我是不是很贪心?
遇不到也不着急,但是如果还能有幸遇到你,请一定让我带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