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青春》”
到了要投简历的时候了,我开始回想我整个大学生活,构思着要怎么把它整理到一张纸上,往事如浮云翻涌,翻看着空间动态,一千多张照片记录着点点滴滴。
学姐要毕业的时候对我说,趁着大学时光多看书多学习。我听着总觉得还好,虽然明白道理,心中却未曾有波澜。总想着,开心就好。那时候,跟在学姐身后,梦想是,当个有才华的小跟班。
到现在,我大四了,好多事搁一起挣扎着。大概,是太笨了,所以,一路走来,考神绝缘体。我是个四级没过,专业要考的导游证也没过,计算机是微不足道的一级的一无所有的即将步入社会的人。
朋友在一次讲话的时候对学弟学妹们说,让他们有什么事都可以去找他咨询,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说自己活到大四算是活明白了。听到他这么说的时候,我有些诧异,是什么心态让他可以说自己活明白了,或许他只是为了强调自己能对学弟学妹们知无不言吧。
可我,到了大四,我真的没有活明白,我越来越糊涂。
当我提笔想写些什么,关于我的简历的时候,我停住了,想了好久。我好像没什好说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优秀的专业成绩,没有亮眼的大学。唯一有的是我觉得我的大学真的很快乐。
从南方内陆来到这座北方海滨城市,误打误撞地学了旅游管理专业。在这之前我也幻想着关于大学的种种——大大的图书馆,有天台的教学楼,温馨的宿舍环境,一群有想法的人,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
这一切在我刚来到这里后通通化为泡影,那时候觉得唯一值得一提的事是,校门不远处的十分钟可以到的那片海。
我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还有着觉得“来这北方不容易”的倔强。我希望往后回南方能有种种可以值得一提的往事,关于大学,关于这座城市。
由于我们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我们的专业课几乎都在大三、大四才上,导致大一、大二每周的课掰着手指头也能数过来,大片空白的时光可以自由支配。
于是我参加了许多社团,为什么没有参加组织?因为只面试了学生会,却在第一轮就被刷了。(导致我后来对面试都有一丢丢阴影)。没办法,可能是没有缘分,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只能说,或许,自己还是不够优秀吧。
我喜欢篮球,就参加了院女篮,可能是运球还可以侥幸没有被刷,开心了好几天。球衣选号的时候选了6号,球衣颜色是我最喜欢的蓝色,穿上美滋滋了好久。
从最初的球都能运没了,到后来能双手同时运两个球,从开始喜欢自己瞎扔,到后来的团队配合。每天五点多起床,在宿舍小伙伴都还在梦里的时候就出门练球。
篮球成了我的一部分,队友都变成了我大学的好朋友,甚至“敌友”也成了朋友。偶尔约球出出汗,累了一屁股坐在球场上就觉得很爽。看到一个“大神”坐在地上投篮也能投进,简直秒表小迷妹。
总传不好球的时候,被教练吼,“6号,你下来。”然后,我就被换下场。“你怕是对方派来的间谍吧!每次都传对方手里。”然后又是一顿训斥。我都厚脸皮了,除了自责,没有别的了。每次告诉自己,好好练要为队友着想,看准了再传球。
有一次,打比赛被别人用手肘怼到嘴唇,又肿又出血,以为自己要变丑了,现在想想觉得好好笑。
加入了文学社,不善言辞的我,习惯将想说的写下来,加入这里认识了我进大学认识的第一个学姐,还有一个无话不说的朋友,茶话会,分享会,出游,社团文化节……
那次社团文化节的时候,本来是我和另一个女孩子合唱《棠梨煎雪》,可后来那个女孩子不唱了,即将表演的时候,变成了我一个人,我着急又害怕,还没志气地流了眼泪,学姐过来跟我说了好久的话。
最后我还是自己去唱了,那是我第一次在别人面前唱歌,花光了我所有的勇气还是控制不住我颤抖的手。颤抖着最终还是唱完了这首我练了近乎一周的歌,心情像是搬空了心底的大石头一样明朗,在掌声里谢幕。
交流过后,知道有人和我一样看刘同的书,《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包括后来“青茫”剧组来这座城市取景,来隔壁大学做电影宣传,那段时间真是有种体验了一下当粉丝的感觉。没有抢到票就在那个大厅门外和一群人守着,跟门卫讲让他能不能让我们进去,大冷天地待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离活动结束还有三分钟的时候让我们进去了,匆匆看了几眼。激动地发了好几条说说,那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评论说,“你以后也会像刘同那样优秀的!”我想,我理解的,大概所谓面对偶像最好的方式,就是有一天足够优秀到可以站在他面前告诉他,“谢谢你,很高兴认识你!”
加入《风景线》杂志社,是我在大学做的有意义的事,讲到和《风景线》杂志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哭过笑过之后,我仍爱它一如当初,几乎占据了我大学三分之一的时光。或许,它不完美,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我真的很感谢,那时候聚在一起做着这本杂志的我们。
第一次拉赞助,没有经验策划书也没准备,跑了好几家店,最后谈来100元,当个宝似地开心。第一次为杂志宣传发说说,编辑了的文案删了又写折腾了几个小时,发出去反响不错被学姐夸后开心地在宿舍蹦哒。第一次画展板,站在一旁看他们在白纸上勾勒轮廓,帮忙上色,小心翼翼地下笔,当成品展出来的时候开心地路过一次夸一次。
一周年的时候我们出去租房子做饭吃,第二天早上看日出,那是第一次在那片海看日出,风吹地裹紧自己的外套,在沙滩上狂奔。两周年的时候,去了孤独图书馆,买了一堆吃的在海边野餐,聊了一路。
后来图书馆为杂志所承担的资金越来越少,学校又不准我们再拉赞助,说杂志上有广告看着不好,急得我想办法纠结了一周,刚开始决定用电子版,自学iebook,后来又因为iebook最后的成品只能用电脑看,不方便。
又想别的办法,找资料就自己琢磨,也没人可以问,后来找到了“云展网”比较适合没有钱的我们,最后还能生成电子版。
那次,我去学校收发室寄信(是的,我是个喜欢手写信的人)发现收发室里的来信都被堆在一个框里,杂乱无章,没人打理,有的信还好厚一封呢,就被搁置在这里。
于是,在杂志社开会的时候我讲了这个事,我们决定过来整理,将明信片和信分开放,又将一些没有用的保险之类的信拿了出来,整理好的,按收件人首字母排序,并将收信名单编辑好,然后,用杂志地平台发了出去,就觉得挺有意义的。
最起码,多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份被遗忘的危险。等到他们来取的时候也不用翻完一整个盒子的信就能按字母顺序找到了。
我们专业每年暑假都要去实习,大一的时候去了酒店,我被分到日餐厅,在那之前唯一会的一句话是“阿里嘎多谷扎以嘛斯”,慢慢熟悉了之后,有主管会教我们日语常用语,我也开始自学五十音图。
我们同去那家酒店的有十几个人,后来私下聊天的时候,我问负责人为什么当然选我去日餐厅,我以为他会说一些中肯的话,没想到呀没想到,他说,“因为你比较矮,矮个子适合在日餐厅。”我听完笑得直不起腰来。
后来我跟他成了朋友,他是我第一个爸爸级别年龄的朋友,我尊敬他,也喜欢跟他讲话,是他让我第一次的职场锻炼生活变得有趣,他总会告诉我一些他的观点,偶尔跟我讲他的故事,连在手机软件里唱了首歌发表了也给我听一下还让我给他唱的歌送花。
在北京实习只要放假就出去玩,看地图想去哪,查个线路就出发,去798的时候公交坐反了,到了五环之外我才发现,默默地下车又坐了回来。去南锣鼓巷的时候遇见一个外国小哥哥,我们就这样前前后后地走了一条又一条胡同,直到分开也没互相打招呼。去国家图书馆坐在角落里看书,喜欢中心那种坑一样的回型结构,有时候,就坐在桌子旁看着来来回回的人静静地发呆。
去银杏大道的时候,银杏树还是绿的,我还找了好久才发现就是在那墙外边的那两排树,好气又好笑。去三里屯玩的时候过个马路弄丢了手机,去找警察帮助,那是我第一次丢东西去派出所做笔录,记得那个大哥哥带我看了录像,是有个女士从我身旁走过的时候拿走了,只能怪自己太不小心了,录完笔录就一句话“找到了给你消息”。我点了点头,也知道这几乎就是找不回来的意思。
第一次发工资给妈妈买了条裙子给妹妹买了个手表,给自己买了个篮球,没想好给爸爸买什么,爸爸的礼物都太贵,基本上买完就没钱了的那种。
七夕情人节和小伙伴去后海卖我们用纸折的玫瑰,我们都没有经验,刚开始,我还胆小地不敢开口。后来,可能是在那种氛围下就也开始说话。有好多卖玫瑰的不过我们的比较有特色,别人卖的都是新鲜的或是加工过的,我们是手折的。没过多久就卖完了,和小伙伴又去吃了一顿肯德基,第二天还要接着上班。
大二的暑假在旅行社实习,由于第一次导游词讲解的表现不那么让老板满意,一直没有给我派团,我就问了一下她需不需要微信公众号的打理。我在学校的时候就自己捣鼓了一下新媒体,也是图书馆的微信编辑团队的一员,喜欢编辑微信推文的我尝试着问了一下,没想到老板说正缺人,我可以去试一下。
于是后来我就被安排在旅行社坐班,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号的打理,还包括一些宣传图片的制作。我将传上携程的宣传图弄成了手绘形式,让自己家的线路在同类型线路中可以不一样一些,直接提升了浏览量和报团率。
以前有人问我,如果,有你想要的东西。你会不会去争取。我总是摇头。因为,我觉得,好像,什么都没那么重要。
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不是想法错。而是,高估了自己。
如今,我有好多想要的东西,都想努力去争取。偶尔的独角戏,再打起精神,接着,云淡风轻。直到,有一天配得上那个自己……
其实,很多事并不是“习惯成自然”而是“习惯成敷衍。”
因为害怕掉入迷惘深渊,所以告诉自己勿忘初心;因为害怕陷入浑噩困境,所以告诉自己生活美好;因为害怕失去自信笑容,所以告诉自己保持微笑。
宿舍一群人开始背导游词,没有深度的人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就像没有内容的导游讲不出有内容的导游词。而部分老导游往往有了自己的一套固定模式,有人为人服务,有人为人名币趋之若鹜,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
导游培训第二天,今天阳光很好,吃过早餐出门坐公交去旅行社,没有带水,因为没洗杯子,最近活的有点粗糙,昨天晚上和妈妈打电话,她决定带上一个哥哥去惠州工作,说想减轻爸爸的负担,爸爸说要打工买满保险,要等到后年,而我大学如今大二,费用还得靠家里,我很难过,努力着让自己前进的脚步追上他们变老的速度,我害怕习惯自己一个人在外的生活,我不想未来敷衍着过。
我还是那么喜欢看美剧《吸血鬼日记》恩佐死了,邦尼很难过,我也很难过,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我被恩佐对邦尼说的一段话感动,虽然过得很苦,但仍然相信有被爱的一天,哪怕是一点点的奢望,也永不放弃等待。
公交车上利用空隙时间,记录下点点滴滴的文字,我想以后的以后我也会继续下去,可能断断续续有被懒惰打败理智的时候,但我仍然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回忆往事微扬嘴角的时候,生活会在不经意间带来惊喜。
我发现,坐公交的时间很适合用来写日记,虽然,都称不上“坐”,因为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是站着的。左手抓着柱子右手用手机打字,戴着耳机听着歌往往是现在的人出行的标配。这样,行路也不会那么无聊,不知不觉间就能到达目的地。而我,还能写些什么。一天结束了,又乘公交回学校,窗外夕阳给街道披上了一层金黄色,车窗开着的,偶尔吹进来暖暖的风,一天就要过去了,是不是以后工作了的日子也想现在这般,来回于公司与租房之间,我也不知道,往往那些想要一尘不变的人才最容易被淘汰。
今天,培训老师的讲课看得出老师是个有趣的人,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谦卑都溢于言表。
其实,大多数人都长得很好看,只是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同,刚才无意间看到一个人,戴着耳机听着歌,对着手机边发信息边笑,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大概是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吧!我喜欢在路上观察身边的人的表情,去想他们的人生是过着怎样一种完全与我不同的生活。有时候并不能想出些什么,疲惫的人大多都是相似的。
这个年纪,看到男生就下意识观察他的穿戴,那些看起来很舒服的男生总能留下很好的印象。我想大概每个年龄段对异性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
我想身边每个人或每件物品与自己相处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而我的不锈钢漱口杯算得上我身边的元老级的物品了。其实,以前挺羡慕那些有自己从小戴到大的物件的人,而我大概是没有的。
喜欢一个人走路,但很奇怪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常常不知道,一个人走路该是什么样的走姿,该迈哪一个脚,目光该看哪里,手该怎么放,于是我常常尝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曾见过一句话说:“成长是一种群居的孤独。”大概是孤独所以才将自己好好收藏,习惯写写画画,习惯自言自语,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从来不会去做一些疯狂的事像是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子,告诉自己不要越过半步,而日子一天一天地流逝,渐渐明白,这个年纪,追求所谓安稳不过是对生活的敷衍了事。所以,有人说要“不将就”,或许我也该迈出那一步。
今夕何夕
从青涩渐成熟,团旗下成长的我们带着希望去相信未知的路会有不同的风景,从初来乍到渐渐融为一体。共青团员是贴在彼此身上无形的标签,大学之前的我好像不曾好好理解团员这个概念。而后的岁月里简单地年岁渐长,喜欢上了一群人做一件事情的感觉。
进入大学到现在,大大小小的团日活动举办了好多次,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海边捡垃圾。对海有着奇怪执念的我,因为这片海喜欢上这座城市,因为这片海我能在远方心安,而海边零零散散藏着的垃圾硬生生地破坏了这美好。那一天,当团支书说到要组织团员去海边捡垃圾时,便觉得很有意义。
吃过午饭,怀着复杂的心情迷迷糊糊地睡去,定好闹钟,下午早早地在宿舍楼下集合,戴着小红帽拿着塑料袋出发,一路欢声笑语,精神抖擞,到达后便分拨开始行动。
饮料瓶,烟头,包装袋,还有一些吃完烧烤扔下的竹签。有人边捡边念叨道:“素质,素质呢?”有人用手机放着歌,边哼边行动,睁着大眼睛,用他的火眼金睛扫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见到垃圾便将垃圾装进准备好了的袋子里。
那条人行栈道在沙滩上蜿蜒,底下凹进去的地方总会藏着些垃圾,于是,有人弯下身子,探进去掏里边,每次都能收获满满一袋子的垃圾,沙滩边缘的草丛里,深深浅浅,藏着垃圾,也被我们一一发现,装进袋子里。
走在栈道上路过的人们也会冲我们微微一笑,有的人还竖起大拇指称赞不断,有的家长还用来教导家里的小孩说,“看哥哥姐姐们多棒呀!他们在保护环境呢!不能乱扔垃圾哦!”看到和听到这些赞许,内心油然而生的荣誉感自豪感爆棚,不知不觉干活更加卖力了些。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海水潮涨潮落多个轮回,太阳从头顶的方向渐渐接近海的那边的地平线,夕阳染红了半边天,那天的晚霞显得格外的灿烂。我们的海边捡垃圾的团日活动也在相机“咔嚓”一声留下合照的瞬间画上句号。
追本溯源,《华严经》里写道:“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愿去海边的每个人都能保护环境,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里,还海边一片净土。
从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住在海边,他每天都会花时间将涨潮冲上海滩的海星星放回大海,有一天,一个大人见到他就对他说,“傻孩子,别捡了,捡不完的。”男孩思考了一下,回答说:“捡一个总归是可以少一个的。”
是呀!捡一个总归是可以少一个的,捡垃圾也一样。或许,我们也和小男孩一样,做着的事可能微不足道。但做为共青团的一员,这个团队教会我的,是怎样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这就是团旗下成长的我们,学会了担当。
当偶遇发生在现实世界,不得不惊叹一句,世界太小。
章程,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人,是隔壁学校的,他们聊了一路,可是章程没有问那个人的姓名,也没有问联系方式,只知道在聊天过程中,他有透露自己是唐山人,学“电子”的,不过是专业的一个简称,加上他还喜欢篮球,仅此而已。听到这里,我们都为她感到可惜,多好的一段偶遇,就被她给扼杀在摇篮里。
故事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这还只是开始。
回到学校大概一周左右,章程却始终放不下,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谈得来的“陌生人”,于是,她在隔壁学校的贴吧里写下类似于“寻人启事”之类的帖子,回复的人很多,但她还是没能找到那个人,她有些失落,这些都是她之后不经意间透露的,八卦的我们翻了好久的贴吧找到她发的帖子看,结果,当然是毫无收获,加油鼓气的人倒是挺多。
大概快一个月了,英子在寝室提起自己的男朋友是学计算机的,他们那个专业简称好像就是“电子”。想来很有意思,在这之前英子只知道他男朋友是学计算机的,那天才发现是计算机电子商务类的,简称“电子”。然后,英子就问他男朋友专业里相关信息相符的人有没有,没想到还真有那么一个人,当他发过来照片给章程看之后,章程凉着刚洗衣服还没干水的手,仔细看着照片说道,“是他!”
顺理成章地要到QQ,章程就这么加上了他好友,也知道他的名字,弋诸。
问:“你是谁呀?”
答:“我是你的小迷妹呐!”,“哈哈,开玩笑啦!”,“我是那天火车上的那个人。”
问:“哇~你怎么知道我的QQ的呀?”
答:“你猜?”
问:“你们学旅游的都这么厉害么?什么都能知道的样子。”
答:“其实在车上我就想问来着。”
问:“真的吗?其实我也想问来着。”
信息显示,看到这句话的章程乐不拢嘴,原来,他也想联系我呀!想到这里她抓起被子捂住整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还盯着手机银幕傻傻地笑。
戏剧性的开场似乎都会有一个戏剧性的结尾,一部手机便延续着这个故事,成为故事情节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几天后的某个晚上,章程自己玩手机快十二点了,收到弋诸的消息。
诸:“今天我生日。”
章:“生日快乐!”
诸:“晚上八点在我们学校我有篮球赛。你来吗?”
后面的对话章程已经记不太清了,忘了什么时候睡去,早上醒来只想着要送他什么礼物。
思考了一整天也没个结果,晚上的选修课也不上了,收拾了一下就往隔壁学校走去,然而,并不知道路线。不过应该没什么难度,走走试试,边走边用QQ和他聊。
“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没什么,不用买了。”
“哦”
……
“桃子,嗯嗯,算得上喜欢。”
“算了,那我回学校了。”
……
另一边做为密切关注他们进度的我们,都替她着急。
“别回来了,不给你开门。”四金留言说道。
在英子隔着手机远程导航的指挥下章程终归是找到了篮球场的位置,顺利见面,忘了欢喜。
然而,周围除了他,谁也不认识,更别提说话聊天了,傻愣愣地站着,看着他又去忙着自己的事情,穿短装的章程有了些冷意,或许是风的关系。
章程便想要回自己学校了,想着或许自己太激动了,毕竟,自己还是个女生呢!心意到了大概就可以了吧!没等到说再见那就这样吧!
回到学校,耷拉着脑袋,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我们都能看出来,不开心都写在了脸上。
寝室是10:30关门,大概10点的时候,章程的手机亮了,QQ电话是弋诸打过来的,章程很意外。
“你们寝室在哪栋楼?”
“6号楼,怎么了?”
“我一会儿就到,你下来一下吧!”
“你来我们学校了!!!”章程大叫道,一边挂电话,一边开始换衣服,把自己觉得漂亮的衣服全都往身上穿,也管不着搭配好不好看了。四金和英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见到八卦真人的好机会,跟着一溜烟跑了下来,远远地观摩,自然是看不见正脸,大晚上的能看见才怪。
弋诸送来小蛋糕,章程又是一阵发懵,被幸福冲昏了头脑,不住地傻笑,完全忘了那会儿被他凉在篮球场时的难过。乐呵呵地分着蛋糕,还听了英子的建议,拍了照片留做纪念,眉眼里藏不住的欢喜溢于言表。
我们还是很担心,这个分分钟能把天聊死的寝室长能不能好好和他发展,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
弋:“你最喜欢看什么电影?”
章:“电锯惊魂。”
弋:“你平时爱看什么书?”
章:“法医解刨类的。”
弋:“你选修什么课程呢?”
章:“擒拿与格斗。”
听到这些我们都不禁为那个男生叹了一口气,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奇葩的女生,是该说她天真无邪刚认识就这么聊天特直率呢!还是说她傻。没错傻傻的寝室长,她就是我们寝室食物链的最底层,当然也只允许我们欺负她。或许,人家弋诸就喜欢这类的也不一定。
很巧的事,马上要到5月20号了,宿舍一群人帮着章程策划她的520活动,神助攻瞎指挥,你一言我一句倒是说得天花乱坠。当然,主要还是要他们两个能有在一起的意思。为了这事宿舍一群人可谓是操碎了心呐!
一天天的时间在QQ聊天中流逝,520来临,弋诸提出说他会来我们学校玩篮球,章程就去篮球场找他了,后来,两人又一起出去吃了晚饭,期间,当然少不了英子和四金的功劳,一个说到了饭点,另一个更是直接说你们一起吃个饭。
于是,就这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吃了饭。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会有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她回来后说,什么都没有,两人倒是说了不少事情,可就是没说到在一起。
那么,我们也是很无奈呀!
让人没想到的事是,章程自己给弋诸发了条信息,简单粗暴,“姐姐我看上你了。”
中间省略长达一个小时,据章程说人家弋诸是去澡堂了,我们都纳了闷了,章程同学可真会挑时间,这么玩心跳的事情,也能这样,也是有蛮厉害的。
“姐姐你可真够直接的。”弋诸回答道。“我和我们宿舍的人唠会儿。”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章程脸上看不出悲喜,她甚至有些懊悔,好像是自己太心急。纠结着焦灼地等待,终于等到他的肯定回复。谁也没想到,他俩的相处模式从“约法三章”开始。
弋:“一是你不能总待在寝室,我们可以一起跑步,二是要好好学习,不能荒废学业。”
章:“没了?”
弋:“嗯!”
章:“那我也有条件。就是你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不要让我猜。”
弋:“没了?”
章:“嗯!”
我们一边惊叹于他们的相处模式,一边又认为他们相当励志,简直就是奔着模范情侣的架势去的,照这种形式发展下去,我们都该准备份子钱了,于是乎庆祝章程脱单,我们去搓了一顿,由于晚上她俩还有约就早早散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幸福来得太突然。
晚上回到寝室,章程却没有想象中的喜悦,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实,她甚至有些不踏实。让她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这一次她没有哭。看到弋诸,发来消息说,我们还是不合适,那么,故事到这里画上了句号。
“可笑的是,我的大一就值三块五。”我自嘲道。
那天,我决定将大一的书都卖掉,宿舍楼下有个书店,可以对旧书进行回收。店主大姐将我拿过去的一摞书往称上一搁,张口来了一句:“三块五”。
“这么一摞书呢?就三块五?”
“对呀,这些就只值这些钱。这种大一的书都改版很快的,不值钱。”
我苦笑着,拿着三块五便回寝室了。将三个一块的和一个五毛的硬币,贴在自己床的那面墙上。问了自己一句被说烂了的话,“时间都去哪儿了?你干了些啥?大一就值三块五了吧!”
按照固定剧情发展,我应该像打了鸡血似的,猛学,全面发展,完成蜕变。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狗血,热度不过三分钟,贴着就贴着吧!反正看着看着就习惯了,该干嘛干嘛去了,还是回到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简直像个扶不起的阿斗。
宿舍里的人总说我是我们宿舍最忙的,一天到晚在宿舍也见不到我几次,我爱篮球,也在英语社有职位,还在杂志社干活。总归一句话,心思还没在学习上呢!
我不知道怎么努力才算对得起自己,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放纵着自己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从南方来到北方念书,我也不知道能在这个地方待多久,大概,大学毕业的那天也是我回南方的日子,所以,我总觉得,每一天都值得被认真对待,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值得珍惜。
而遇见的一群人里,宿舍的这几个人毫无疑问最最重要。有时候,一群人像是从幼儿园开始量词没有学好一般,常常闹笑话。
我总爱说“一块衣服”,穿不好衣服就问,“到底穿那一块比较好呢?”
答曰:“一块穿不好,穿两块。”
而宋千愁有一次大早上的,猫着腰说,“肚子真不舒服,蹲了半天,才拉了,一口屎。”
“好恶心。”被集体嫌弃。从此,一口屎,就成了迈不过的梗。
都说大学一个宿舍的最亲近,一起吃饭打闹,业余时间也各有各的安排,楠神喜欢看电子小说,从穿越小说到现代特工应有尽有。微枸喜欢刷微博,娱乐新闻最新资讯都是我们几人中最先知道的。英子喜欢跳舞,那身姿那舞步,那爵士跳得也是没谁了。章程喜欢古琴,曾将自己所有实习时赚的钱投入其中,按她的话来说,那琴就是她的“命根子”,可以说是与她同床共枕。千愁喜欢神游,有时候甚至整天不吃饭,这是我们都理解不了的。琪儿宝宝喜欢睡觉,她总是我们宿舍最早睡着的。我总喜欢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没有体系没有类别,我相信每一本书都有灵魂,在你翻开它,读它的时候,你能染上灵气。
我在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你就像爱生命》里读到了真挚纯净的爱,书中许多他们之间写给对方的信,他在信中写道,“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略显孩子气的浪漫看到不禁微扬嘴角。我想喜欢大概是简单遇见,简单心动,简单在一起。
大一时的我该是青涩的,带着些许叛逆,还掺着些许没由来的少年愁。所以,看《世界与你无关》和《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感觉甚是受用,作者略带“过来人”的话语似在指点迷津,而后来年岁渐长,渐渐褪去青涩后想要改变,《蓝血16杰》与《借山而居》好比去世与出世的心态,前者讲的都是创业的故事,而后者则表明“自由和爱,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终南山里回归自然。当然无所谓是非对错,选择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岁月飞逝,世事果然都如浮光掠影。可是,那炽热的红字刻在灰黑色的纸页间,如蝶翅般颤动着的片段,不知道为什么,在又隔了这么多年之后,依旧会不时地飞进她的心中。”
这一段文字被我写在本子的第一页,是源自席慕容的《蝶翅》。不谙世事的年纪,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看到《蝶翅》,它的封面很别致,那时的我甚至不知道“席慕容”是谁,就这么带走了它,然而,回到家后就被我束之高阁。
年岁渐长,所谓懂事也该是从静下来看书开始。懵懵懂懂的青春,自然是读不懂“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这样的语句,但是就是觉得好像很有道理,就摘抄下来了,慢慢地竟养成了摘录书中语句的习惯,一个本子上什么都写,没有秀美的字迹,没有规律的记录,一点一滴都是成长的痕迹。
“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大一就值三块五吗?
我想,没有所谓的绝对,只有自己对自己怎么的心。二十几的年纪,而此刻的我想做的不过是,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part2客源国风波
二十好几,花开正好,低头奔跑,忽略美好,看岁月静好,回首叹,当初多好。
一世经年,汝问,哪段时光最随心所欲无所畏惧?曰,二十几。哪段时间最难割难舍刻骨铭心?曰,二十几。
生命中那些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都正在经历,大人的世界说话都带着潜台词,每一句话似乎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趁着年轻多备几个“所以然”吧!二十几的年纪,遇见一群同路人,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出席彼此的青春,很高兴遇见,即使未来遥远至会有分开的一天。
一小屋纳八人,章程,楠神,宋温柔,微枸,菜四金,象棋,小景,英子。疯狂不多时,相遇是缘。
“跟我读,Zh~ang~Zhang~章~Ch~en~Chen~晨,章晨~”
“Zhang~章~程~”
……
“好吧,你没救了。”
“菜四金,你的名字真多金,好有钱。”
“那没办法,就是这么任性。”
“宋温柔,第一次见有人自己叫自己某温柔的,好吧,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服了。”
“不如一跃解千愁了吧!”
“极好,不如汝名宋千愁。”
“微枸(文明起见用同音字代替)~为毛你们福建的取个外号都带'狗' 呢?”
“习惯性,家乡话就这么着了,不过我不太喜欢,你们在外面不要这么叫我就好了。”
“英子,你和微枸一样都是福建的,怎么没见你外号带‘狗’字呢?”
“咳咳咳,可能,人品吧!”
“楠神,我以前都有同学和你同名同姓。”
“那说明,你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一个我。”
“楠神,你家那位和你,名字就姓不一样,这好神奇。”
“咳咳咳,听完你们的,自报家门,芳龄十八,南方人士,小名小景,性别女爱好男。”
宋温柔笑着,“别人扎的是丸子头,放你头上就成了包子头了,就叫你‘景包子’吧!”
“那不如用家乡特产称呼,宋温柔就是‘宋火烧’,如何?驴肉火烧挺好吃的。”微枸坦言。
“那你呢?微芭乐,也不错。”宋温柔反应道。
一路打打闹闹总归是到教室了。
“象棋,象棋,象棋,哈哈哈,这个老师也是绝了,一般人达不到这境界。好好的琪儿宝宝恁是给取了个外号。”
客源国概况课,这个老师看起来瘦瘦弱弱的,说起话来却是一点也含糊。她还有个口头禅“是不是(儿)?”,第一节课就说了一百多次,可见其频率。课间休息十分钟的时候,章程从她的座位走过来,特意来跟我们分享她的“新发现”。
章说,“准确来说是175次。”
景问,“这你都知道?”
答,“在纸上画了‘正’字。”
……
“可以很强势!”
银幕上,一张世界地图,妈妈级别的老师侃侃而谈。
很奇怪,上课不用教材,往讲台那儿一站,说来一气呵成的老师,颇有“指点江山”的豪迈,不禁崇拜一番。
琪说:“抄笔记呢,不要走思。”
微枸答:“什么?走私?我们那边,走私就是偷渡的意思。你们这边好奇怪,管开小差叫‘走私’。”
“我说的是,思想的‘思’,不是‘自私’的‘私’。”
“世界旅游业发展分六大旅游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地区,中东地区,南亚地区,非洲地区以及美洲地区……”
“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课后请大家完成相应习题。那么,下课吧!”
意犹未尽,受教了。耐不住,肚子饿了,食堂走起,人潮拥挤,胜似赶集,挤挤路就有了,吃个饭也不容易呀!
当初因为这片海,来到这座城市,如今,却不常去海边,或许,拥有了便习惯性忽略。
“周末好无聊!怎么办?”
“将就着写写作业就过去了。”
“怎么办,我不愿将就。”
……
二十几的年纪,悲伤会被自己放得很大,一点点失败,就要将自己缩进壳里,那么脆弱,动不动就流眼泪,偏偏还觉得别人都没什么了不起。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我念叨着。
“呦呦呦~文绉绉的。”四金笑道。
“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我自顾摇头念叨。
时间在哪儿,掌声在哪,二十几,该是奋斗的年纪。
中午组织有例会,所以就没和寝室里的小伙伴一起去吃饭。
一下午无课,本想着泡图书馆,突然,反应过来,今天周三,下午图书馆照常闭馆,就算了,待在寝室看了一会儿借过来的书。
我在房间里待不住的性子应该是随的妈妈。所以,没看多久的书就想往外跑,去逛了一趟超市,超市离学校不算很远,需要过个马路,走地下通道,地下通道里面也有一些小摊贩。有一位老爷爷和老奶奶搭了一个小棚,卖烤红薯的,路过总会买上一个,边走边吃,今天竟没看到,也罢,那就省钱吧!
走到寝室楼下发现少了点什么,摸摸口袋,超市密码箱的条码的纸片儿还在口袋里,意味着我的书包被落在超市密码箱了,放下袋子又回奔到超市取包。
太阳还没下山,想去玩篮球了,篮球还是自己十八岁生日的时候给自己买的,第一次外出实习,第一桶金,买了一个篮球,还买了一双篮球鞋,也算是完成了我十八的一件大事了。
很奇怪,对于篮球我有着固执的喜欢,说不出原因来,纵然自身海拔不够,但并不因此而减少一些喜欢,偶尔,还能投进三分,能让我开心好久。对于这个团队运动,我好像有些热衷于自己一个人玩,上不了台面,自己也不善长“拉帮结派”,可以说是没什么能说一起玩就一起玩的朋友。想想还是有那么几个在回忆里的,如今偶尔电话联系的,能一起玩篮球的朋友,分散在各个地方,走着自己的路。
没关系,我总告诉自己,各自安好便好,没有谁需要陪伴谁到老。和寝室里相处久了之后,慢慢发现女孩子之间其实很简单,聊天吃饭睡觉,醒来接着聊天。
有段时间,迷上吃瓜子,故曰后宫瓜子团。整个寝室,吃着瓜子就开聊,寝室卧谈会。
有些事尘封在心底好多年,久到忘了细节,可当某个不经意间触及某个点,很奇怪没了想象中的泪如泉涌,剩下淡淡的陈述与独白。
“感情生活一张白纸。”
“这么多年白混了,好吃亏。”
“不着急,慢慢来。”
“我一发小的妈妈都说,闺女呀,可以找个男朋友了,你要知道,如今人家优秀老公都是需要提前占座的。”
“我妈就说让我别嫁远了。”
“宋温柔可是要嫁外国人的。”
“整天宅宿舍,怎么有桃花?”
“我觉得咱班那个某某某长得挺好看的。”
……
八卦总是永不过时的话题,我们都带着伤,说着坚强,都劝得了别人,解不开自己,都明白道理,却不懂生活。
同样傻笑着渴望幸福,相信明天,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
我相信爱学习的琪儿宝宝会遇到一个和她志趣相投的好人。我相信什么都懂一点的章程也能找到自己的对的人。我也相信睡在我上铺的宋千愁会遇到一个南方的外国人,虽然这个难度貌似是有点大,不过谁让她喜欢南方又对外国人好奇呢!
或许,二十几岁的我们满怀梦想说着迷茫,不够优秀也没有很漂亮,但请相信时间在哪,掌声在哪,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或许,多年之后我看到自己曾写下的这篇文章也会觉得自己幼稚呢!谁又知道呢!
夏天都一样,燥热夹杂着情绪起伏,外面阳光明媚,内心狂风暴雨,青春期的我们,懵懵懂懂地爱憎,自认为的江湖,不过是一张毕业照就结束了的闹剧。
感情这个东西好像没有办法去解释,喜欢应该不是一阵子的事,女孩叫幻幻,她喜欢想象未来发生的事,她固执以为初恋便是一辈子,身边的人永远也不会离开。
上了大学,幻幻还时常和那个分手了的初恋联系,念念不忘,以为陪伴总归会在未来开出灿烂的花,她规划着的未来里都有他的位置,悲剧总是会早早地就埋下伏笔,身在其中的人总是捂着眼睛,像是没看见的就不会发生。
直到有一天,她从他们共同拥有的好友口中,听到了另一个故事。男孩喜欢上了他的哥们儿的女孩,而那哥们奔着和那个女孩结婚的打算相处的,他们一起开了一家小店,生意还不错,双方都见过家长了,可女孩认识了他之后,便对那哥们儿说,我不喜欢你,我喜欢他。而此时,他们刚认识不到两个月。
后来,男孩也对他哥们说,我喜欢她。哥们儿欲哭无泪。那又有什么办法,哥们儿只能安慰自己,还好不是在结婚之后,难过又怎么样,结果还不是分道扬镳,哥们儿选择离开,小店一分不取地留给了女孩。
告诉幻幻这个故事的人就是这哥们儿,幻幻也知道,男孩有了喜欢的人,但她不知道是谁,她问过他。
他答:“这事说来话长,以后再和你说。我们之间不可能的,那还是朋友吗?”
幻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来幻幻听了哥们儿的故事之后,她突然想明白了,男孩不再是记忆里那个男孩了,早就不是了,连带着梦想破碎。幻幻想着大概梦想本就不该依赖着另一个人存在,不论事实怎么,在幻幻心里男孩形象还是那么好,可是,他怎么能是一个抢兄弟女孩的人渣呢!
后来,也有许多人说许多喜欢,但幻幻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也不知道怎么去喜欢一个人。
有人说就是看到对方会,心跳加速,幻幻很纠结,因为她看到好多长得很好看的人都会心跳加速,那是不是自己很花心。有人说这要看缘分,其实道理都懂,不过都很难说清楚,谁知道会不会在下一秒相遇。
学不会喜欢,但幻幻会每一天都让自己更优秀一点,去等待那个和她一样优秀的人,世界那么大,依旧会去相信,未来的一天会有那么一个人。
幻幻分析了一下,学会要从了解开始,了解一件事情最直接的办法是找个师父,现实中找个这样的师父应该不现实,那么书本里总该有的吧!翻了许多讲爱情的书籍,幻幻忽然发现,自己所理解的是最浅薄的喜欢。或许,那就是那个年龄段的我们,无关刻骨铭心的天长地久,只是简单地将我有的糖果分你一半,将我的时间我的视线我的焦点放在你那里,也不去追究你是否愿意。
后来,幻幻身边也有过许许多多的男孩,但幻幻从不提喜欢,她只默默睁着眼睛看着,张着耳朵听着,像是一切都与她无关。
当然,如果没有的话,也没有办法,幻幻决定,不去学喜欢了,大不了像小伙伴说的注孤生呗!那么,年岁渐长,估计该急起来的是幻幻的爸妈了。又是一年毕业季,再过两年幻幻也该大学毕业了,大学的生活是乎没有曾经想象中那么完美,但幻幻知道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校园里的树,绿了好多个夏天,送走一批故人又会迎来一批新生,夏天的故事情节总会重复上演,换了不同的演员。
幻幻不知道其实,她也是舞台上的一员,一辈子,每个人都是演员。校园里的树,绿了好多个夏天。
若懂得珍惜,青春可永不散场。
昨天在小岛,来了《秘果》的团队们,会场气氛很好,因为和约定时间推迟了一个小时,这让我有时间写点东西,和青春光线的相遇,每一次都值得珍惜。
渐渐了解光线传媒是从认识刘同开始的,《美丽最少年》、《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每一本我都有好好看。
枯燥的高中三点一线的生活,我学着找一些方式发泄我的情绪,调整我的心态,看着各奔前程的朋友,我从未感到如此孤独,偶然的一次机会买到《谁的青春不迷茫》,记得书里给陌生人的信我打了好多遍草稿,还是没能寄出去,只是让我知道了有个人叫刘同,他曾经也迷茫,他在书里写得那么真实,有个给他煮面很好吃的外婆,书里插的图片,我看着哭了很久,我害怕长大,害怕日渐老去的外婆。那时候,我没有便捷的方式让我获取更多的关于刘同的事,书里说他自己说他一路上遇到了许多贵人,想必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遇到那么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人,然后自己又去帮助别人,无形或有形,都是缘分。后来,看着书的我都笑了,他竟因为觉得大学可以自由恋爱而坚定了念大学的信念。慢慢地知道了他在光线传媒,去了职来职往的电视节目,那个时候隔着电视屏幕的我很想去到节目现场求职被录用的人是我,无关于偶像,只是简单地希望自己也能变得很优秀。
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埋下的种子,未曾想到在上大学的时候,能有机会重新认识光线传媒这个集体,从南方鱼米之乡来到北方靠海的这座城市,对未来有着许多憧憬,《青茫》电影的剧组来小岛做电影高校行的宣传,刘同和几大主演都会来,期待了很久,抑制不住地兴奋,《青茫》同名电影,关注了青春光线微信,守着等待抢票。可世事总不尽如人意,我没能抢到去现场的票,可我不愿放弃这样一个近距离见到他们的机会,后来我还是去了,抱着一丝现场放票的念想去了,我走到礼堂外面,看到排得长长的队伍,很羡慕拿到票的他们。我就在一旁傻站着,风吹着,鼻子有些酸酸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长长的队伍接近尾声,渐渐向门口聚集的是像我一样没有票的人,工作人员在努力维持秩序,那扇玻璃门阻隔了内外,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里面活动已经开始了,外面还能听到里面的声音,我身边陆陆续续有人离开又有人过来,不停地和工作人员交流,哪怕站在过道里也没关系,让我们进去看看就好了。那时候,我似乎了解到偶像的力量,他们许多是为白敬亭而来,而我是为什么呢?我不清楚。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慢慢进去,不要争吵,排好队,可是毕竟人数太多,等我们排好之后好不容易打开的玻璃门又关上了,那是我们竟因有同一个目标而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情,大声喊着刘同,喊着白敬亭。在外面等了大概快一个小时,估计是里面快要结束了,工作人员让我们进去了,接近尾声的他们唱了一首歌就结束离场了,我还是看到了他们,看着那些工作人员带着工作牌在现场,真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感觉青春光线里有那么多和青春有关的故事,和这样一个集体在一起,青春会永不散场。
大学生活按理说是刚刚好疯狂的青春,脱离高中的条例条规,时间是那么地自由。而我没有想象中闹腾,比起社团聚餐我更愿意在图书馆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偶然,看了丁丁张的《世界与你无关》和《永无止境的约会》,书里他说:“一个人放弃世界之前,会先放弃自己,而放弃自己,会先放弃洗头发。”我笑了很久,甚至有些,“哦,原来这样也可以。”的感慨,而书里许多东西,像是过来人的话语将一些妄想的美好面具一一击碎,让你无处可藏学会面对,学会反抗,也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丁丁张也是光线传媒的。
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事情,慢慢发现通过看书认识的作者,可能他们彼此也是互相认识的,看里则林的《像狗一样奔跑》之后才发现他也认识刘同,刘同还为这本书写了序,幽默的里则林。或许,优秀的人大多都是相似的,颓废的人各有各的颓废。
青春不散场
这次《秘果》是《左耳》的番外篇,见到作者饶雪漫本人的时候还是抑制不住地兴奋,现场有很多她的粉丝,有个男孩还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我想了想自己,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要让写作成为我的信仰,并没有想要成为一名作家,这也可能是我为什么写不出特别精彩的桥段的原因之一吧!但毫无疑问,成为作家的人都很了不起,我总觉得写东西的人都该被好好疼爱,能去写的人都很勇敢,因为要先把自己剥开。有的人剥开故事,有的人剥开思想,有的人甚至剥开灵魂,越是打动人心的越是用情太深。那么能让他们被剥开的伤口愈合的,大概就是读者了吧!
那时,坐在台下的我,坐在角落里的我,看着舞台上的一切,都是青春里美好的回忆。最后,全场暗着灯光,台下的我们打着手机的闪光灯,合唱了《秘语》整个活动在歌声中结束了。
然而,青春不散场,我还在路上,一直在路上,一直走下去,或许现在的我还不知道怎样去选择,也不知道什么选择是对的,但谁又知道呢,跟随自己的内心就好了。
大学里,他是个大忙人,各大组织之间都有人脉,能说会道,同老师交流应付自如,就称呼他为忙人先生吧!
认识忙人先生是因为在同一个小团体有职务,一起工作。在我这个没有参与其他组织的人看来,这个团体的事都是很重要的,而在忙人先生看来大概不值一提。在大学有个不成文的道理,就是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除了宿舍里的几个人之外就是社团或组织认识的人了,哪怕是一个班到毕业可能也有些人认不全,所以,相识大概都是缘分。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他提供想法,然后我去实施,连带学姐交给他的任务他也会让我去帮忙,我不喜欢外交所以一切门面上的事也归他打点,所以算得上我们各取所需还算默契。
忙人先生总把我当小孩,有时候会劝我告诉我一些他的道理,一番谈论以后总会说:“你以后会明白的。”而我往往一副油盐不进,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的态度。
后来,不知不觉学姐学长走了,我们成学长学姐了,忙人先生在其他组织中升职了,成了部长或副主席,他有很多头衔,更忙了,也不再是那个我想叫就能叫得动的忙人先生了。
“今天要给新来的学妹们开会你来吗?”
“今天要去找一下老师你有时间吗?”
“我和他们一起出去唱歌你有空吗?”
“最近团队的工作有些困难,你能帮忙想一下办法吗?”
“哦,算了,没事了……”
很多次之后,我知道了,忙人先生很忙,所以,我不能什么事都找他,慢慢地团体的运作,我开始了我不喜欢的外交,忙人先生把他那里和团体有关的联系人告诉了我,让我去交流,告诉我说:“你该锻炼一下自己了,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团队里并不只是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
“好。” ,“嗯。”,“知道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忙人先生的谈话,我的话越来越少,少到能一个字解决的绝不说三个字。
“老师说的记得了吗?我们可以这样……”忙人先生难得有时间解决团队的问题。
“谢谢你!”我一板一眼地说道。
“谢什么谢呀!我们之间需要这么客套吗?我的天呐!还有,最近,你为什么总躲着我,拒我于千里之外呢?我们去那边谈谈吧,早就想找你说说话了,我们之间谁跟谁呀?”
“你那么忙,还是别浪费时间了,我没什么好说的。”
“别呀!有时间,你是不是觉得我忽略团队了,所以,你很不开心,其实,我一直有默默关注团队的,你一直带的挺好的呀!你看你现在进步多大,你不觉得吗?你为什么哭啊?你是不是觉得委屈?”
“没有,没事。”我擦了擦脸上不自觉流下的眼泪答道。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呀!”忙人先生真挚地说道。
“你朋友那么多,干嘛和我说这么多话。”
“有真的有假的呀!不就是这样吗?”
“你一会儿真一会儿假,我哪里知道你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算了,还有事吗?没事我就走了。”
“再说会儿呗,又没事,其实我就想简单地看看书,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过了,说到底,我也还只是个学生。”忙人先生低着头说道。
这样的忙人先生我从来没有见过,突然觉得他很让人心疼,左右逢源光鲜亮丽但也失去自己的时间,迷失了方向。
“你那么优秀,简历都能满满地写好多页了,走哪儿都有人和你打招呼,办大型活动什么的哪里都有你,别人都羡慕不来呢!”
“我不在乎。”
三言两语总能将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防线化为灰烬,一点点问候都会让我思考很久。
那时候的我好想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打球逛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关喜欢,可理智告诉我他不过是简单的问候,而我是一个对不确定事就算憋死也不会说的人。
那次谈话之后,我们之间更加坦然,彼此默契地不再多说什么。或许是我们都知道,离开了这个团队我们之间就不会有往来,他认为他的心思我理解不来。后来,忙人先生有了喜欢的女孩,我选择祝福并退出他的未来,因为,他值得拥有更好的人。
见字如面,是的最短的情书。如今,电子邮件普遍,但我还是更喜欢手写、寄信。或许字写得不够好看,还是喜欢写。工具纸,笔,信封,邮票。没有想要写出多么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长篇大论,只是写着表达自己想法的话。
不是每一封信都会寄出去,就像不是每一个喜欢的人就要见面,或许寄出去的也是石沉大海得不到回音,但我还是喜欢写些东西,简单地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没有目的。
你不会找到路
喜欢哲思比喜欢简书更久一点,喜欢它封面的颜色,念高中那会儿,一个人出远门总习惯带上一本,总觉得它适合旅途中来读,好像透过文字传来的温暖,能拨开眼前的迷雾,看清自己,看到前路。
喜欢简书是因为最初在上面发布文章后,哪怕无厘头的篇章也会有人和你一起无厘头地对白,隔着屏幕的陌生人,因文字相遇,显得那么真诚。然而,现在的简书变得不太一样了,可能是用的人变多了,热点话题,职场干货,婆媳家庭,这样的字眼总会在首页出现,设计没有以前简单了。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应该是成熟了,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看起来我的文字幼稚了很多呢!慢慢地这里有很多文章写得很好的大咖,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像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前段时间还看到说在简书上找到男朋友之类的字眼,莫名地想笑,还真是无所不能神通广大呐!剩下满满的祝福,还是会期待,还是要努力成长!“成长”或许不需要用“努力”来形容,成长是随岁月流逝自然而然的事。
你好~
文字的温度会通过信纸传递,说不出口的话能写下来。
“然而,因为害怕失去所以避免了一切开始,会有满满的无力感。”
“我是个胆小的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
“要成为一个说话掷地有声的人,需要组织力和领导力,而我呢,连和陌生人说话都需要勇气。”
“老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本子上总是零零碎碎地写着类似这样的话,大多数情况下,我会把最负面的情绪留在纸张上,是从小养成的不知道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的习惯。哪怕不过是一念之间的想法,也常用笔记下。开始给自己写信是从那个时候就有的,后来的我每次翻阅本子,透过文字,能看到当时的我的心情,每次都笑自己简直是个幼稚鬼。
高中那会儿,经常给初中一起玩得好的小伙伴写信,买好多很好看的明信片,再加上几页信纸,也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为什么那么话多。可能,我是个怀旧的人,就想和他们联系,那怕是唠叨一下近况,也算参与他们的故事。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和我说,好奇怪身边的人走着走着都散了,除了我。我大笑着回答说,“那我就是‘阴魂不散’喽!”他们大笑着说,“对啊,那就一直这样下去好了。”然而,写给喜欢的那个人的信从来没有勇气寄出。等到准备好了一切准备好了勇气后,发现都没有必要了。
“我见过很多地方日落的模样,我忘了梦想之后迷失了方向,我在没有目的地的远方流浪,我会记得你的身影画下肖像,我默默打听你的消息不张扬,我故作偶然在你的世界张望。”
文字的记忆是青春留下的痕迹,没有寄出的信都被时光偷偷寄给了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