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读过这本书后的整体感觉:很久没有边读边查相关资料边神游这样投入地读一本书了。
源于早些年读过一些国内的小说后留下的极差的印象,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偏见,以致于这些年读的书总是以国外的著作为主。国内的书,除了古典名著,现代作家写的书,看的很是有限。这段时间比较闲,看的书也越来越杂,慢慢地接触到了一些比较有名气的现代作家的作品,比如今天看完的这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图书馆选借这本书,主要原因也是最近想读一些与旅行相关的书,仅此而已。
没想到这是一本如此丰富的书,大大改变了我对国内现代文学的印象。合上书,有诸多反思,并深深地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惭愧。同样是旅行,看看人家的视角、感悟以及收获,再看看自己,从十岁第一次出远门旅行至今,近三十年,虽然还未出过国,可国内的景点、城市也算去过无数了,作者书中提到的景点我也是十有八九都去过的(或许这样感悟才更深),可是回头想想,大都是走马观灯、蜻蜓点水、泛泛地到此一游而已。顶多观了些美景,吃了些美食,拍下了些照片,还剩下了什么?细细对比和沉思,越发地惭愧。
是的,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旅游爱好者,去和一个余秋雨这样的文史大家相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让我了解到原来旅行还可以是这样的。毕竟我也尝试过写游记,也想写点深刻些的东西,从这本书中,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或许若干年后,进入风烛残年的我,想总结性地写些自己这一生的旅行感想,也可以试着这样去写。而以后的旅行中,或许会多很多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我很庆幸能遇到这样一本书,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可能就是坚持阅读带给人的惊喜吧。
下面谈谈这本书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处。
首先是整体框架,作者把自己的旅行分成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如梦起点写了一些家乡的建筑、人和事,如牌坊、寺庙,还有信客。把自己从小成长过程中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和相关的建筑结合,讲了几个动人的、真实的故事。特别是信客的故事,像一部微型小说,读起来蛮有趣味的。而人生之旅,写的是作者人生中重要的人的故事,如巴金、谢晋、黄佐临,还有自己的父母。中国和世界之旅,是一些景点引发的思考,夹杂着人文、历史、考古等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旅行路线的规划:要有主题,有目的。以主题为中心规划旅行路线。让每一次旅行都有了意义,有了生命。
比如考察中国文化之旅,作者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经纬总结成三条天地之线--黄河、长江和四百毫米降雨量分界线。他的文化考察,也就成了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于是有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有了敦煌道士塔下对文物流失的历史描述和痛心感悟。而在鸣沙山月牙泉边,阳关暴雪中,喀什的集市里,渤海国遗址的老井旁,杭州西湖的苏堤上,都留下了作者的穿越古今的神游和思考 。同样,承德避暑山庄,牡丹江宁古塔,平遥的日升昌,宁波的天一阁,都关联着属于它们一段段历史,以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每一个景点,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如果去之前不做功课,那么也只能是看一眼平常的景色了。特别是人文景点,其实就是穿越之旅,没有相关的历史知识的铺垫,又如何能穿越?
三是作者对中华文明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的原因的总结:
一、最重要的,赖仗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避开了与更为强大和先进的古文明的征伐。
二、赖仗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周边少数蛮族的侵蚀和破坏,也避免了自身枯窘。
三、赖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
四、赖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
五、赖仗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忆。
四是作者在佛祖修行的菩提树下结合自身的体会,大致介绍的佛家的精领要义,让我这个门外汉也是收获颇多。比如用八个字来总结佛教的精髓: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如作者的修行总结“三无、三少”:无避、无迎、无应,以及少分、少忆、少冀。很精辟,很深刻。
除此之外,通过作者对谢晋、巴金、黄佐临等人物的回忆和描述,让我也对这些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大人物有了大致的了解,外国名人的传记没少读,国人的传记却很少涉及,通过这本书,也算是一次科普吧。
读过还值得回味的书,真的不多,能遇到就是幸运,但愿今后能读到更多这样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