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场儿童商发育测评周
去年到现在由于测评周,在一线跟许多家长坐下来,就孩子的问题认真沟通起码1个小时以上。我见识到多种多样的孩子以及家庭结构关系,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戏如人生”。电视剧中我们所看到复杂的家庭关系,都源于生活,但现实只会让我们更意想不到,更加大跌眼镜。
刚好看罗胖的跨年当中讲到的“教育”话题,我也有点儿感悟想去分享。
当我们评估孩子的发展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发育水平与其年龄匹配,那么我们会建议家长可以择优培养。
第二,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相对迟缓落后。
后者,老师则会花费更多的口舌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可以看到问题背后根本的原因,并且加以重视干预。
当我们针对问题给与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有时候会得到这样的回复“老师,你别逼我。”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面对的孩子如果真的需要协助,我可能会稍微多说几句。
大家跟着我的描述来想想这么一个画面:
一个2.5岁左右的孩子语言迟缓,口齿不清。Ta进入群体生活的时候会怎么样?在Ta需要帮助的时候,开口跟老师或者其他好朋友表达述求。但,除了Ta长期代养人能够立即明白以外,其他人都靠蒙。如果蒙错,只能要求孩子再说一次,一次二次孩子会越说越小声,到最后孩子可能放弃表达。或者因为别人get不到自己的想法,而着急暴躁发脾气。不管如何久而久之,你会看到的就是孩子可以“呆”在一个集体环境里,但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跟自己玩乐,身边几乎没有任何同伴。
这个社会却是一个表达力与影响力较量的时代,比的已经不是脑力或者是技艺,而是能否有新颖的内容输出能力。
这也只是一个画面,也许会发生,也许并不会。但,谁又能预估到。
如果发生了呢?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等到那个时候,就不是我们父母凭己之力干预的了。孩子,已经是进入了社会化环境当中。Ta生存的地方,我们已经庇护不了。
当前我们看到的结果,只不过是之前铺垫的事件,最终产生出来的质变罢了。
我从事0-3岁的早期教育到如今跨越到了6岁儿童课题。太多问题追溯根源,基本都是1-1.5岁以前所累积出来的浅白显现。小的时候真没什么,放大到人生之后,足以定基本局。
到底什么是“教育”?
下面这句话,非常有共鸣。
我每次上一对一的干预课程或者一整天的亲子课程都需要葛优瘫回血,为什么?
我们作为老师一节课,要调动自己的能量去感染家长带动孩子,才可以完成一场高质量的课程。
不懂的人,看似不就是玩。
为人父母的大家都知道带孩子玩很累,我们单单停留在无目的性的玩耍已经觉得累了,何况老师是有设计有动机的教学游戏,那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可想而知。
以前没有从事教育行业,不知道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躬身入局”的时候,才知道其中的“耗能”。我一直很佛系,不会去勉强任何一个家长做任何一个决定。当一个人的经济不独立的时候,他是不具备决策权的。孩子前半生真的取决于父母的一举一动。Ta并没办法选择自己生于哪里,当ta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是表达不清晰的。抚养孩子的是各位家长,在这个漫长的育儿过程,苦乐比例由人而定,更由方法而定。我只是一个有机会参与到部分人的成长。
有幸参与,那是你我的幸运。相互点亮。
请收回那一句“别逼我”
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何尝不是被“逼”出来的。
当你感受要被别人逼迫的时候
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ta要逼我?
目前的处境到底是如何,此时是否需要即可解决?
听听无妨,这盏灯在开始或许需要很刺眼才可以进入你的眼帘。慢慢地,她终将成为你人生温柔的光。
为彼此人生照亮一点微光,这个世界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