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nature.cn/Index/app
山水的自然观察,我就提我的几个看法吧,只针对app,(我昨晚看了网站,可能功能还有些不一样):
1,大的功能上分为三块,一个是物种及保护地的搜索,二个是上传用户的观察记录,三个是不同用户分享的timeline流。
我认为timeline流很好,就像一个广场,这样用户间可以相互查看,评论,点赞,鉴定,很好。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比如鸟类记录中心)只存在排名等方式。
但timeline最好对用户分组,比如广场页,地区页,朋友圈(关注圈)页,保护区及周边页,这些都可以开放给用户以专题编辑的形式建立。
2,还有个很好的地方是,可以离线记录,这个非常重要。
3,但是问题也很突出。物种名录不全。要有填写更高分类级别的选项(比如我知道这笔记录是秋海棠,但不知道是秋海棠哪种,就可以选择填写秋海棠),因为拍照的人不见得能够准确识别种,而鉴定的人单看照片也不见得能够准确识别到种,而且必须到种是非常没有必要的。如果要求过于严苛,用户填个我不知道或者写个错误的物种就会对数据分析造成很大的麻烦。*最好开放可以手动输入名称的功能,搜索列表和我关注/喜欢的物种关联优先排序,而物种列表开放编辑,以拉丁名建立索引,允许同物异名,俗名等等的使用*
4,保护地的信息是从百度百科等网站上抓取的,质量非常糟糕。对于保护地的定位仅为点定位,没有太大价值。*积极和保护区对接,使用功能区划图,由保护区提供资料*
5,对于野生动植物的照片,隐藏地理信息(隐藏部分,偏移地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缺乏这种功能时,很多情况无法发布。用户入伙处于种种担心使用偏移的地理信息发布了对于系统也没有意义。这是显然没有考虑用户实际需求的。对了,对于我的小米5S,抓取照片的地理信息不成功(这点技术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6,用户缺乏分组,认证是非常不符合当前在线社区发展的趋势的。对专业人员(比如保护区工作人员/护林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科研人员,大众爱好者)应该提供认证系统和分组分级管理方式,这对推广平台的使用是非常有好处的。
垂直社区需要发挥社区领袖的作用,赋予不同的角色参与社区的运营,可以去看看小米社区早期是怎么玩的。
总之,总这个APP还是起步的阶段,它的价值在于对于出品方是个很好的收集信息的平台,为他们的自然观察项目服务,但是对于用户的需求把握和互联网的能力缺乏了解。用户界面和交互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也经常崩溃,但是如果如果持续有投入,有一个好的产品经理,2年后完全可以刮目相看的[偷笑][偷笑]。
这类APP是有非常大的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内心上讲,非常期待,不过我也非常期待我是否有机会能够整合到一些资源把它干掉。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