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阮读书,第24篇,持续写,是提升写作的第一战略】
金句分享: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相比纵向关系的表扬和批评,我们更应该要运用横向关系。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继续今天的读后感打卡
图书共读:6 月 20 日 —— Day 14 作业阅读页数实体书页码:117−127 阅读完: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微信读书,参考内容:图1、图2
问题1:怎么理解“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这句话?
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不同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像地球仪一样。每一个位置都可以看作是中心,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可能会更全面。当我们寻求伙伴中的位置,我只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问题2:怎样才能得到“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对于归属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结合自身经历说说。
寻找归属感的时候,要在做好区分课题分离、横向关系的前提下去开启行动。不仅是自己要把这个团体成员当作是伙伴,更要把自己当作是其中的一员,找到自己在这个团体中扮演的角色,具体分工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积极主动参与到共同体中,一起为达成共同体的目标行动。
问题3:相比“众向关系”,“横向关系”有什么优势?
横向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和感恩的基础上的。纵向关系更多的是充斥着居高临下、俯视视角、高人一等的感觉。
问题4:写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已分享在开头。
问题5:读完这部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活中太多时候我们是用横向关系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评价。最近和孩子的沟通也免不了条件反射会使用“你进步很大、你很棒、好厉害”这些词汇。后续要多用“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我之前没想到,你可不可以教教我”这些更具横向关系词汇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一点点思考:
昨天对共同体感觉的理解还很模糊,感谢Kaylee老师的点拨和安安的领读分享,再花点时间想一想好像更清晰一点了。
这个共同体感觉是有前提的,首先是要做好课题分离、在彼此尊重与公平的基础上去找做贡献,甚至是去关心、关注他人,去找到自己的价值。
然而,这里需要的是有价值的关心,而非盲目自以为是的关心、自身利益出发点的关心;否则共同体感觉也仅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或者适得其反。具体来讲就是,首先主动询问需求、疼痛点、确认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判断并找到快速有效的帮助对方的解决方案。也许才是有效的贡献和关心。
厘清楚什么是“自己有位置的状态”。以关心为例,什么是关心、我的行为是否属于真正的关心、为什么要关心这个共同体、如何关心?
如何找到我的这种共同体感觉:先把这个团体成员看作是我的伙伴,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的达成,合理分工后,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主要做哪部分工作,要达到什么标准,做到什么水平才符合目标预期。同时过程中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我找到的自己的位置。
当然也会出现意外,为达成目标,大局需要时我是否配合团体做出合理让步?假如让步了,这是贡献吗?不退让结果是否无法找到这个团体共同感。大原则还是还是要遵循课题分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做好自我分析和判断。一味地满足这个共同体的利益而让自己烦恼和没有了自我的价值,我想这样的共同体或许不适合你。这个共同体感觉也是分阶段、分时间段的,你可以选择离开,去更加广阔的世界,那里会有更大的共同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