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星明鉴
有很多同学反馈,感觉自己在公司里上班很累。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主要指的是与同事在人际关系上的精神层面的心累。
近年来,“内卷”这个职场新词很是流行,在职场人心中,内卷包含着多层意思,比如有同事之间的加班“攀比”,在领导面前的“假装”努力,向上讨好上级,工作中争夺资源、互相打压等等。
正是各种各样的内卷,让现在的职场白领们身心俱疲,内耗很大,所以才让人觉得上班比上坟还让人心情沉痛。
其实,我认为,职场人之所以被内卷、内耗大、身心俱疲,主要是因为有一点没有想通,那就是上班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上班是为了和同事交朋友吗?肯定不是!如果只为交朋友的话,我想大多数人更喜欢和自己同事外的朋友相处和玩耍。
毕竟同事之间免不了有些工作上的交接,甚至竞争,很多聊天无法在同事间坦诚地展开,这为同事之间成为朋友树立了天然的壁垒。
那么,上班既然不是为了交朋友,那又为了什么呢?
我们可以回想,我们更喜欢上班,还是更喜欢社交和朋友一起约饭、约玩呢?
其实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好支持我们和家人、和朋友去玩、去体验,除了老板和事业心贼重的事业型人外,很少有人说他在上班中获得的快乐,远比在生活中获得的多。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上班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上班挣钱,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什么是更好的生活?
与家人一起享受家庭温馨的氛围,是更好的生活;与朋友一起打个麻将、来一场旅行,是更好的生活;自己可以悠闲地看本书、听会儿音乐、打一把游戏,是更好的生活。
有人说我上班也可以通过和同事闲谝、通过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来获得快乐呀!
我只想说,如果你要不为了挣钱,我想你其实更想跳过上班这一步,直接实现无所顾忌地与朋友聊天、玩耍。
所以上班唯一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挣钱。既然上班为了挣钱,你何必内耗呢?何必在意同事不喜欢你,上司不喜欢你呢?
只要你人品没问题,没有暗地坑害同事,只是因为性格的不同、兴趣的不同,导致你不能与同事合群,那我认为你大可不必为此焦虑?
就连董宇辉都说过,鲁迅有句话:野兽从来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董宇辉当年大学就是孤身一人,穿梭于教室、寝室、图书馆之间,正是因为他选择了,或者被孤独了,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涉猎、去充实自己,今天的他旁征博引、口吐莲花,何不是那个孤独的自己的成就?
你读过《乌合之众》这本书吗?人其实和羊是一样的,人在人群里的智商,堪比羊群中的羊。
你看过边牧犬赶羊的视频吗?群体的方向会影响个体的方向,只有独立的个人,才会进行独立的思考。
撒切尔夫人也有句名言:“我不需要被人喜欢,我只需要被人尊重。”
如果想被别人喜欢,你大可培养与他人相同的兴趣,去讨好他们。但你若想要做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你大概率就会被人憎恶和孤立。
因为平庸的人往往喜欢安稳和一成不变,而你想要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必然会带来改变,这种改变会遭到那群人所抵触。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所以一般真正的有用之人,反而遭到的非议最多,因为有用之人善从良事,无用之人长于口舌。但历史最终往往给有用之人以高评,而无用之人与尘无名。
所以不必感伤于你在职场没有朋友,你在职场不必长袖善舞、谈笑四方,这不是职场的初衷。
你更应该追求的是,以你的专业成就高水平高质量的工作,让你的工作为你所在的组织带来价值,以价值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这就是为什么说,人们可以不喜欢你,但他们内心深处真正地尊重你。
如果你的专业,没有带来同事和领导的尊重,反而晋升和加薪的机会给了那些长于口舌之人,那就说明所遇非明主,所在非良邦,如此离开也罢,毕竟世界的主旋律依然是朝向专业、朝向精进、朝向进步。改变世界的终将是专业与行动,而不是善于党朋与嘴炮。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人生为道场,红尘中修行。借这个单位,借这群同事,借这段经历,让我们来一场真的修行。
明心见性,不矜不伐;心无桎梏,身无藩篱。希望今天的文字,能帮助职场的朋友开悟于世事,逍遥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