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去了一趟莲花单车径。
单车径在澳门的凼仔岛,之所以得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附近有座莲花大桥。整段路径不算太长,大概有千米左右,一侧顺沿着西堤马路,另外一侧则隔着行人路顺沿着长长的低矮堤坝以及堤坝内的水道和滩涂。站在行人路上,珠海的横琴岛与横琴关口隔水相望,左前方不远处是横架在水道上的莲花大桥,右前方是一片夹在澳门半岛、横琴与大陆间的茫茫水域。
十年前,这片区域算是蛮荒凉的。但几年下来,周围的土地都派上了用场。看看对岸, 同样变化很大。从前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边检大楼,现在许多建筑物错落而起。岛上的脑背山上,甚至增添了几台风力发电车。风车可是大,隔老远也能看到扇头和扇叶在摇摆转动。
世间的事物总是变化不断。看着滩涂上的绿色植物,看着一群群白色的水鸟上下起落,所有这些在很多年后不知是否还会存在?这片滩涂湿地还能保留多久?对于很多热衷亲近自然与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逝去的景色了。
说起来,开车路过西堤马路的次数不少,但都匆匆而过,不会多看多想。关键还是没有那份儿静下来欣赏风景的心思,只有为了生活而奔波的疲惫。驻步停留间,才想起距离上次来这里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依稀记得那时滩涂上不知名的绿色植物没有如此繁茂,退潮后甚至能看到不知名的水生动物在那里蹦蹦跳跳,有的长得像鱼一样,似乎是能钻进泥沙里的样子。现在呢,好像看不到了,被绿色遮盖住了。
今朝毕竟不同往时。明末清初的屈大均有首竹枝词:“洋船争得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面前的水道是古十字门水道中的一段,整个下午波澜不起,安闲静谧,与曾经商船如织的水道相比,云泥已殊路。
在屈大均写词的时代,已经不是十字门水道的黄金时期了。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水道才是最繁荣的,其时澳门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远东贸易的中转站。不要说太遥远的故事了,即便是在澳门的内港码头还在使用的时代,眼前的水道也是另外一番景象吧。那时的杳无人烟,那时的车水马龙,那时的门可罗雀,那时的归于平淡,那时的重入荒芜,那时的没有莲花大桥,那时的没有莲花单车径……可以想象这片区域以后的样子,因为很多针对性的建设与规划正在实施与筹画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对于时间来说,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夕阳西下,一位踩单车的小朋友离开前认真地看着落日,说了声:“太阳,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