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舍离源起: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首次出版于2009年。
该书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二、观点:拥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前几天,公众号“谁最中国”出了一篇文章〈断舍离不完全手册〉观点是:让断舍离成为一种开始,掌控生活,打扫情绪,释放心录,给予自己一种新的可能,拥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三、每日生活的现状
早上睁开眼,手机微信朋友的信息扑面而来。打开公众号,太多的号主都在更新。这一天的信息量,让我接收的心力交瘁。
走到工作岗位上,看到林林总总的事情。不时地手机响起,要付款的,要发货的,各种群各种声音各种资料纷踏而至。一刻不停兢兢业业地接收信息、解决问题、处理事情。
中午可以休息片刻,吃着饭、拿着手机淘宝京东一逛就停不下来,眼花缭乱却兴趣盎然,接之选选选买买买。
晚上回到家,洗漱完,做饭吃饭。直接就躺倒在沙发上了。手机各种APP平台:抖音快手,拼多多、消消乐、喜马拉雅、小说、安卓读书、微信读书、、、、、、还有各类公众号:学英语、瑜伽网、798手绘网、Excel精英培训、慈怀读书会、读者、税来税往、金融圈、、、、、、眼睛看的会疼,耳朵听的会烦,时间已经将近凌晨。
周末睡个自然醒,起来也是不愿意做饭的。出门找个早点铺,吃完返回。收拾家务做卫生,一周没有好好大扫除的家 ,已经杂乱无章。
四、自我反思与感悟
近来,情绪很是爆躁和焦虑,人至中年的感觉越来越清晰。
想想老人随时而至的各种病情,身边亲人朋友的突发状况,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情绪叛逆。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商业帝国瞬息万变,各种媒体公众号APP所推出的信息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应接不暇。
东西想买,学习要坚持,爱好需广泛,工作也认真负责,老人孩子需尽心,家庭还得尽力维护。生怕自己被时代的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面对物质富足的攀比、精神追求的空虚。很多时候,我都在焦虑着未来爆躁于当下。
五、从现在起,我要“断舍离”。
断=删除很多的公众号、APP、读书网站、英语培训、打卡活动。更是删除了手机上的淘宝、京东、拼多多。还有抖音视频也毫不留情地卸载。对于自己不急需的衣物一概不买。
比如:在商场里买一双鞋子,脚上换下来的鞋子立即丢进垃圾桶。(以前,总会拿回家。也记得老妈一直告诉我,万一阴天下雨的时候,穿一下呢。想想,很可笑吧。怎么万一阴天下雨的时候就会穿一双旧鞋子呢?)
舍=对于自己得不到的、承受不起的,果断舍弃。有人说,面对那些零零碎碎的物品,仿佛它们在身边,才有家的感觉,才能将自己包裹进无限的温暖和安全感中。只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这一切会让生活日复一日地麻木和混沌。
比如:买了新房子,要搬家了。原来家里的东西:旧家具睡塌的床垫、积攒的瓶瓶罐罐包装袋、束之高阁的书、落满灰尘的健身用具、压在箱子底的衣物、孩子早已不爱的玩具、已经被时代淘汰的DVD\复读机/音响/MP4/BP机,都统统当作垃圾处理了吧。千万不要全搬到新家里,塞满房间的大大小小角落。
离=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生活的安全感从来都不是靠外物,而是来源于内心的坚定与坚持。要努力让自己生活的环境简单、干净,抛下过去,拥抱新的自己。
比如:关上电视,放下手机。和爱人宝贝儿一起去跑跑步遛遛弯,给父母视频“唠叨吐槽一番,周末去公园拍拍照、去海边发发呆,陪着宝贝儿去打一会儿篮球,或者买来食材用心地做一顿美味的大餐。
断舍离,不是想像什么是幸福,而是去感知和选择如何做,才可以让我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