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也有此类经历:差一两分就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差几分就能进入研究生复试;差一点就能买下这栋房子,这辆车;差一点就赶上了公交车;差一点就赢了比赛......
总是这样,不断地“差一点”,不断地懊恼和后悔。懊恼为什么总是差那么一点就成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努力一下,不多坚持一会。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差一点”,并不是当初放弃的那一点点,那一小会儿?总是差一点是因为你当初总觉得差不多!
去年12月份,我参加了研究生考试。那是我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俗称“二战”。今年2月份初试成绩出来了。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按照往年的分数线,至少我能进入心仪学校的复试。于是,喜滋滋地准备复试去了。结果,半个多月后,学校出了今年的复试线,一下子懵逼。本来以为,按照往年分数线,自己能以超出分数线3分进入复试。而今年,分数线涨了5分,我以2分之差再次落败。准备了半个多月的复试付诸东流,接下来的日子要不断地去联系调剂学校,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虽说我现在已经被调剂学校录取,但是,每每想起自己差一点就能考上心心念念的学校的研究生,还是让我觉得异常痛楚。
静下来的时候,我仔仔细细地想过,为什么两次都是差一点?我回忆起自己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数学不好,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在数学上。长此以往,自然会觉得精疲力尽,招架不住。于是到了后期,模拟冲刺的时候,做完一套试卷,对了答案,觉得分数差不多,简单看了看正确答案,也不仔细分析错题了。我记得非常清楚,11月份做了一套张宇4套卷,其中有一道差分方程的填空题。自己看了书,练了两道这种类型的题目,虽然还不是太熟练,但是觉得多年没有考过差分方程的题目,这样就差不多了。就没有继续练习巩固。好巧不巧,今年的数三填空题第一题就是差分方程,题目一模一样。结果算了半天,都觉得不对。越着急越想不起来这种题目的算法。后来,知道成绩和复试分数线以后,我不断地责怪自己。不停地在想,一道选择题4分,假如当初我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有差不多就行的心理,这道题我就能做对,我就能进入心仪学校的复试了,也许也能通过复试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名研究生了。这样想着,就让自己更加懊恼。
可见,当初我的“差不多”,造就了现在的“差一点”。这样的“差一点”,也许会造成我终身遗憾。很久很久以后,我都依然会记得,我就差2分就成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我就差一点就成功了。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每一次挫败,都会让我想到这样的“差一点”所造成的差距,可想而知,这个“差一点”给我带来的痛楚是多么深刻而强烈。
学业上的“差一点”尚且如此,国际比赛的“差一点”呢?外科手术的“差一点”呢?驾驶上的“差一点”呢?那些所有与生命有关的“差一点”呢?细思极恐。不想“差一点”,那就不要“差不多”!所以,为了让自己以后不会有“差一点”的遗憾,平时的练习中就存不得一点点“差不多”。踏踏实实地去练习,去完善,做到极致,才能迎来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