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对自己发誓:
我发誓,今后绝不撒谎;
我发誓,再也不理他了;
我发誓,不减掉20斤,不改头像;
我发誓,我说的都是真的;
……
有的是对自己的要求,希望自己未来更好。
有的是传达自己的情绪,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有的是表现自己的决心,宣布自己的目的。
有的是表明自己的真诚,以获得被相信的可能。
不管是哪一种,背后都有诱发此行为的事件。
为了当下面子,为了避免损失,为了未来着想。
开头加“我发誓”三个字,立马就有了仪式感。
如此严肃,若不认同,就是不仁。
最后,到底有没有做到,自己也很快忘记。
甚至慢慢变成了日常化的口头禅。
一个人,总是对自己比较慈悲,总是得过且过。
想想也是,何必那么郑重其事,又不是什么大事。
如若真的有大事,多半是我们要求别人发誓。
恋人之间常常有发誓的剧情。
一方会让另一方发誓,可能是不再做哪件错事,也可能是要事事对她好。
比如电影《河东狮吼》台词:
“从现在开始,我只疼你一个,宠你,不会骗你,答应你的每一件事情,我都会做得到,对你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不欺负你,不骂你,相信你,有人欺负你,我会在第一时间来帮你,你开心的时候,我会陪着你开心,你不开心,我也会哄着你开心,永远觉得你最漂亮,做梦都会梦见你,在我的心里,只有你!”
不可谓不经典!
只要说出来,另外一个人肯定是会相信。
至于言语是否由衷,坚不坚定,实现没有实现,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下心里是满意的。
敢说出来,至少说明勇气可嘉。
听者必须感动啊。
这就是“我发誓”的魔力吧。
但誓言,并不自带不反悔属性。
电视剧《匆匆那年》有句台词:
“所有男孩在发誓的时候,
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背叛承诺,
而在反悔的时候,
也真的是觉得自己不能做到。”
多少恋人分手后,总是感慨当初的誓言没有兑现。
曾经的自己被对方的信誓旦旦深信不疑,奈何情深缘浅。
但想想年轻时候彼此的真诚,至少对得起那刻义无反馈的心意。
美好往往是发生在懵懂时。
大部分年纪大的人,是不愿意做出这种举动的。
因为成熟的人都惯于先考虑现实,责任会有,但不会一时冲动发个遥远的誓。
过日子,就是踏实的往前走,很多人觉得还是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比较好。
所以,也就少了很多浪漫。
还有一种令人反感的说法叫“发毒誓”。
我们常在小说、电视剧中看到。
记得《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被师父灭绝师太逼迫而发的毒誓:
“小女子周芷若对天盟誓,
日后我若对魔教教主张无忌这淫徒心存爱慕,
倘若和他结成夫妇,
我亲身父母死在地下,尸骨不得安稳,
我师父灭绝师太必成厉鬼,令我一生日夜不安,
我若和他生下儿女,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誓太毒了,令人毛骨悚然。
即使不相信发誓会成真的人,内心也无法接受。
为了剧情,可以理解,但现实生活中应该少有这种心理不健康的人。
还有一些常见的剧情,就是坏人利用发誓来骗取信任。
比如,当事人会发个毒誓,如果怎样怎样,就诅咒自己天打雷劈。
表现主人公的善良,就会赶紧“呸呸呸”,以示不作数,并信其言。
表现主人公的睿智,则并不会被这种博同情的伎俩蒙蔽。
戏剧终究是戏剧,没有这样的冲突,怎么能够精彩。
而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听一个人发誓,多数人还是愿意相信那份真心,并被其感动。
当这个人站在你面前,认真地看着你的眼睛,
表情严肃,眼眶湿润,一字一句发誓:
“此生只对你好,照顾你一辈子,永远不分离。”
你能不为所动吗?
要求发誓可能是一种撒娇,而愿意发誓则是一种宠溺。
愿我们都能成为生活中智慧的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