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狗乖乖
自从自己遇见简书,我便天天在简书上写文,写感悟,写自己当天看到的,见到的,想到的,有些确实叫人感动难忘。
于是我就想记下来,我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是想把自己的心路历程所思所想所闻记录下来。
我是个健忘患者,我最好的疗愈办法就是用自己笨拙的笔把它记下来,留一点日后的怀念。
从2月3日立春到6月12日,我天天在简书上坚持练笔,少则每篇几十字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偶尔上了三千字。四个多月来,写了100余篇,70000余字。
直到6月12日加入无戒写作训练营以来,按照每日最低1000字的要求坚持下来,目前已有120000余万字。
看着自己坚持的结果,我有点惊讶,我也不要求每篇质量很好,当然能力不及,只要有几篇不错我也就心满意足。即使写的一地鸡毛,我也不会怪罪自己,那至少代表你当初的状态和心路历程。所以,不论好坏。我先写出来再说。
我没有想着成名成家,我只是把日更当做我每天的饭馍,吃一点,再吃一点,来供给自己贫瘠的脊梁。
自己做的饭馍,自己慢慢嚼,慢慢品,也许就像个七八岁女孩学擀面一样,个子本身就不够高,还要在脚底下垫上小板凳,围上围裙,很卖力的拨拉着去擀面。这个过程虽然出力,有时不见得就擀的好,但却乐坏了小女孩的心。若果旁边再来句,嗯不错!那不知还会卖多大的劲啊!
日更的前提必须有足够的输入。
坚持每天看书,则是一天当中的必修课。主要集中在晚上临睡前,多年来的习惯不曾因为各种忙碌而搁浅。
身边的朋友几乎没有人理解我坚持日更的原因。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有说没意义,有说你为了写作把你书法丢了,可惜。况且,你的强项就是书法。有劝我放弃日更,说你写的这么那么的,你应该怎么怎么的。我理解朋友一番规劝的好心,但是,他们却真正不了解我的内心。
今生,既然爱了,那终究是放不下的。
书法依然是。
虽然这段时间,日更和古琴占用了我不少心的空间,当然还有两个孩子以及家庭和工作也占据我的内心。但是我在努力的平衡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尽管有时搞得我精疲力尽,身心很累,但是我依然乐意去做。
我也知道,学习古琴只是调剂一下我的生活,让忙碌的身心找到搁置的一点私人空间。我也没有多想什么,会弹几首曲子就行了,自娱自乐。同时也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孩子一个兴趣爱好,不论书法还是古琴。不悦人悦己,不悦耳悦心。仅此而已。
依然,从心里上我没有放下我的主业,也许由于这段时间顾此失彼,冷落了自己从前的主业,这在朋友看来是不值得的。我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我知道我的心在哪。没有人能走进我的内心。我也不需要,我知道,终究爱它,任何时候都是躲不过的。我也只是在遇到简书这个平台后,才一路这样走来。
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我知道我内心是怎样就行了,日更我还会坚持下去的,尽管文笔不理想。但我也绝不气馁。
我只是把日更当做我的饭馍而已,好吃不好吃,我不会估计别人的感受。
因为我的口粮,只有我来创造。
顾及别人的口味,也许丢掉的正是自己。
坚持初心,我没有过多想法,只是记录生活,到老了拿出来看看,说不定还把自己感动的老泪纵横的。那样才好玩呢!
我不喜欢堆砌好多华丽的词汇,但是实质却没有多少内容。就像摆了一桌鲜艳的美食,适合你的也许就是最好的。甚至一桌看似丰盛的一大桌饭菜,还不如来一碗干拌面来的实惠。
对于写作,我就喜欢吃简单的素食,比如一碗干拌面,一碗稀饭。简单不一定没有营养。
对于日更,我的要求也很低,就像喝一碗稀饭,咥一碗干拌面,啃一个馒头。每天都需要,尽管没有太多的调料。但是,我依然喜欢。
我视日更为饭馍,视书法为茶,视古琴为水。馍要吃,茶要品,水要喝。只是我还需要很好的调节好彼此间的关系。
返观这段时间,的确很少吃下午茶了。看到了问题,也就有了纠正的动力。
爱好写作和书法依然是我精神生活不竭的动力,我试着并努力的去做好它。问题主要是协调好安排好彼此的关系。这点,我知道,自己还很弱。
坚持日更给了我强大的耐力,我也只是把它当做我的饭馍,叫我有信心有力量的做好其他事情。
水可以一天不喝,但是饭一天不吃恐怕饿的慌。
我只是把日更当做我的饭馍,仅此而已。
无戒写作训练营日更挑战赛第四天 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