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包饺子剩下的面,和着葱花芝麻做了薄脆的煎饼,面揉揉再醒醒,仿佛唤醒一个贪睡的婴儿。待它伸展好了,擀得薄薄的,撒撒芝麻搁点葱花,不用再放任何调料,锅里刷少于油,入锅时面饼“哧啦”呼喊一声,转身就变成煎饼了。趁热撕一块扔嘴里,又香又脆,因为没有放任何香料,反而小麦和芝麻的原香凸显出来,越嚼越香。
做这样的煎饼好储存好偷懒也好佐书。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拿起就放不下了,连做饭的时间也会搭上,一边慢慢享受汪先生的文字一边慢慢嚼着煎饼,书看完了饼也吃完了,再把做饼剩下来的几根葱洗洗,让它和鲜花小松一起度过余春吧,然后可以出门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简单并非不美味,反而越简单越能得其真味。我私下认为苏东坡就是一位深得美食真意的人,他所做美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用料不多,加工不繁,粗中见细,化俗为雅。例如他谪居黄州时,当地猪肉多且贱,于是他买回来切大块,用简单的姜蒜,加酱油和料酒,慢火细焖成软糯酥香,肥而不腻的东坡肉,一时万家争相效仿。为此他还写了《猪肉颂》流传至今: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只不过苏东坡的政敌借此攻击他,上书皇帝,说苏东坡所在之地百姓人人痛恨他,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东坡肉……结果苏东坡的仕途更是雪上加霜。可是不论苏东坡身处何地何境都会痛快地活着,他的心意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一生正直不阿、直言不讳,也许就是持有如此简单的信念苏东坡才会参透人生百相,从容自在地乐享人生每一刻……
简,只要从心,万物皆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