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31日,“鹿笙小记” 满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一共发布了12篇原创文、18篇原创思维导图笔记;并有幸累计了两百多位读者。“鹿笙小记” 一点一点地成长着。
这些数字的背后,有我的努力与收获。我在文章中用五大部分跟大家分享,分别是基调、写作能力、读者思维、推广意识、优质的朋友圈。
一、基调
从想开通公众号到真正动手去做,我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经过最初的挣扎,我调整了心态、开始付诸行动。
1. 挣扎
9月初参加了汤小小老师的21天写作训练班,开始了生不如死的写作训练。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写出来的字数却少得可怜。每天都这么死扛,竟然也取得了一点进步。
在培训班完成的第5篇作业《我是怎么由全班倒数第一逆袭为双硕士》被写作私教(公号有衡写作)赵老师改得体无完肤;老师竟然愿意把文章发布在她的公号上,并支付稿费。我想自己建一个公众号,将文章在公号上首发、再请她转载。但磨蹭了很久都没有行动,直到汤小小老师把我敲醒。
是啊,我连公众号都没有,想什么原创标呢?我请赵老师先在她的公众号上发表,自己从零开始学习公众号的运营。
可是心里还存在各种顾虑——担心排版排不好、文章质量不过关、跟读者的互动不够、经营公众号会应占用写作的时间等等。跟一位前辈取经之后,打消了全部的顾虑。
可以看出,文章本身才应该是公众号最大的亮点。如果文章不过关,排版再好看也无用;读者也会因此而取消关注;拿原创标更是遥遥无期。从此,我将提升自己列为创作公众号的唯一目标。
有了目标,立马开始行动。
2. 行动
为了更好地付诸行动,得先搭建一个合理的框架。在开通公众号之前,要先问自己,每周能更新几篇文章、公众号的定位是什么、怎么进行改进。这就涉及到了计划与反思。
(1)发布计划
汤小小老师曾说过,每周至少更新三篇文章,才不致于掉粉。汤老师坚持日更,人气居高不下。《罗辑思维》的罗胖自称是个每天早上6点半坚持播60秒音频的胖子。于是每天到了6点半,我就不自觉地打开他的公众号。
也就是说,稳定的更新频率和固定的更新时间有助于稳固读者群。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样能培养一个良好的更新习惯,令人不容易放弃。
基于这两点,我计划每周一、三、五更新,在北京时间每天早上6点半发布文章。剩下的几天怎么办呢?确实做不到日更,那就用其他的内容来填充。
到9月底,我已经连续做了33篇思维导图笔记。
每天在喜马拉雅app上收听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或《每天听见吴晓波》,接收最新的财经信息;听完会做一篇思维导图笔记。从内容上讲,没有人会抗拒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知识;从形式上讲,思维导图笔记相对新颖,而我也已经使用得驾轻就熟了。
经调整,我的规划如下:
我将思维导图笔记和原创文交替发布。考虑到15个小时的时差,于工作日我会在北京时间早上6:30发布文章。在周末想放松,所以不会更原创文;发布时间也相对晚一些。
到底实施得怎么样呢?在过去32天的时间里,我一共发布了12篇原创文、18篇思维导图笔记。基本上做到了每天更新,而且也达到了每周3篇原创文的更新频率。当然,在某些方面我也做了细微的调整,
发布文章之后,自己会发现很多问题,同时也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反馈。 一定要定期做总结。
(2)反思模版
作为新手,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经营一个公众号必定会涉及到内容、排版、运营、推广、粉丝这六大部分。现将日反思模版分享给大家。
第一天的反思是这样的:
坚持了一个月,公众号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在反思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思考的乐趣。
第一个月的经历告诉我:决定去做一件事,就行动起来;心态不要太功利;要有合理的规划。这三个要素能使人更容易坚持下去。
累积写了12篇原创文,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分为发掘素材的能力和写作技巧两个部分。
1. 发掘素材
我擅长写干货文,所以把它确立为原创文的创作方向。但有朋友提出了疑问,“你有那么多干货可以写吗?”
我的挚友楠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
不论定位是什么,我们都要学会发掘身边的素材。职场、生活、亲情、友情、旅行、思考等,统统都是素材。只要用心,总能找到独特的切入点。
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优势,列出了以下想写的题目。我坚信,素材会积累得越来越多,题目也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有了素材,还要善用技巧,才能写出好文章。
2. 写作技巧
我的秘诀是用思维导图写文章大纲。近期将推出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写作的分享,所以不会在这里介绍过多;只简单介绍一下思路。
(1)大纲
我通常将大纲分为几大部分,包括受众、题目、题材、开头和结构。结构又细化为开头、主体、结尾。
以《我用45天赚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为例,我先写了一个粗略的大纲,如下图。
(点击可放大)
接着,就可以在文章结构下填充内容,如下图。
(点击可放大)
用思维导图列文章大纲,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段落的内容都一目了然。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意调整,十分方便。
思维导图还有一个更好的用途——选题目。
(2)题目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题目起得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阅读量。关于这篇文章的题目我想了很久,最终从以下的十几个题目中挑到了最满意的一个。将题目全部列出,是不是很容易判断孰好孰坏呢?
作为作者,难免会将主观意识放大,忽略了读者的感受。开始重视读者的感受,是我最大的转变。
三、读者思维
要培养读者思维,最简单的办法是以读者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文章。作为新手,有时难以从作者的身份中抽离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真正的读者。我很荣幸,有阅读群群友一多一直给予我反馈。本章描述的所有改版的内容,全都是基于他的建议进行修改的。在此表示感谢!
这一章分为思维导图的改版及与读者的互动。
1. 思维导图的改版
(1)第一版
短短的一篇思维导图笔记,至少经历了三次改版。第一版如图:
可以看出,正文之前的描述与笔记本身并没有太大关联,却吸引了读者一部分的注意力。孤零零的图片旁边没有任何的注解,使读者在点击图片之前对其内容一无所知。这样的笔记效率十分低下。
(2)第二版
经过修改,第二版如图。
这一版删掉了前面的无用信息、增加了内容的导读,还添加了 “持续更新” 的标语、鼓励读者关注。
基本框架没有问题了。但是图片本身太小,把它横着上传更有局限。即使点击、放大图片,还要移动手指才能看完整个画面;可操作性非常差。于是有了第三版。
(3)第三版
(点击可放大)
在这一版,我将所有笔记的分支都放在了题目的右侧,缩短了左右方向的距离。图片竖着上传,读者就可以将手机屏幕横过来看。整张笔记,尽收眼底。
另外,我还在文末添加了推荐阅读。因为 “鹿笙小记” 没有原创标,无法添加文章链接;于是手动列出了近期的几篇笔记,帮助读者快速浏览往期笔记的内容。
除了文章本身,还可以利用后台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2. 互动
近期我重新设置了欢迎语的内容——询问新关注的读者,他们是从哪里得知 “鹿笙小记”的。是朋友圈?简书平台?汤小小公众号?还是有衡写作公众号?
细心的读者会在后台跟我留言,我就知道了到底是哪些文章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所关注的话题也就浮出了水面。
只会揣摩读者的心思还不够,要学会主动把公众号推广出去。
四、推广意识
经营公众号与单纯写作有很大的不同。文章有了受众,就变相成为了一种商品。作为生产商,可以控制商品的质量;作为经销商,要学会将商品推广出去。
怎么才能把公众号推广出去,吸引更多的读者呢?本章从投稿、文章质量和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1. 投稿
给大号投稿是涨粉最快的方式。下图是后台统计的过去一个月内新增读者人数的统计图。
可以看出,在10月14日和10月20日有过两次较大的增幅。原因是,我的两篇文章分别在汤小小、有衡写作这两个公众号上发布。这三四天内吸引的读者数,占到了一个月内累积读者总数的50%。目前看来,这是最快的涨粉方式(打广告做推广除外)。
是不是投得文章越多,推广就越顺利呢?未必。文章的质量才是王道。
2. 文章质量
下图是后台过去一个月累积人数的统计图。
除了两个增幅较大的时间段之外,累积人数在其他时间段都在稳定地攀升。这个现象得益于稳定的更新频率。正是因为有了前文提到的合理的规划,我才能更专注于每一片文章的撰写、才可以保证文章的质量。
不管投不投稿,首先要保证文章的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考虑形式的改变。
3. 形式
二维码是最有效的推广方式。原因有三条:第一,信息一体化。二维码的文字介绍可以涵盖作者的身份、擅长的领域以及公众号的定位等。可以说它是作者身份的浓缩。第二,易于转发。不论是转发朋友圈,还是投稿,这张图片都非常方便。
我有幸认识了汤小小的御用排版师初晗。她高超的技术让我瞠目结舌,因为她只用了15分钟就帮我设计好了下面的名片。
设计二维码之前,要把握一条原则: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统统不写。几十个字的空间非常小,千万不要把它浪费在无用的信息上面。
以上就是有关推广的内容。
在经营公众号的这段时间里,我还意外地收获了优质的朋友圈。
五、优质的朋友圈
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光是读者、还有许多怀揣同样梦想的写作战友。
1. 读者
一天,我在后台收到了这样的一条评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说实话,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感觉很孤独。用它做读书笔记的作者不少,但是以固定频率发布的作者并不多;以固定频率发布财经类广播笔记的作者就更没几个了,至少我一个都没有遇到过。我去做一件很少有人在做的事,说得好听点儿,叫做曲高和寡;说得不好听,那叫孤芳自赏。
做得怎么样,只有几个人反馈过。虽说做公众号是为了自己的提升;但是鲜有反馈,很难判断自己走到了哪一步。而我也不愿意放弃最初的规划,就这样坚持着。
直到看到了这条评论,我明白——也许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有跟我志同道合的某位朋友。我看不见、摸不到,但是我们朝同样的方向努力着。这么想想,竟也有了力量。
2. 战友
前面提到了很多帮助过我的写作爱好者。他们给我的宝贵建议,用多少钱都换不来。我无以为报,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他们的文字。 有他们同行,是我的荣幸!
(1)雨榭风亭(yxft83)。前辈的鼓励让我下定决心开始走这条路。她是实力与行动力的最强组合,每一篇文字都渗透着敏锐的思考。
(2)王一多 (yiduonote)。即使 “光是活下去就已经拼尽了全力”,也努力向别人传递正能量。虽然身体不好,但是非常的乐观、勇敢。希望大家能品尝到他的文字。
(3)好友楠对我前几周的每一篇文章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她的鼓励让我不抛弃,不放弃。她的中英基本功都非常扎实,但是目前还没有公众号。不久她会在 “鹿笙小记” 首发第一篇文章《西行记》,敬请期待!
(4)沐沐的国风小屋(Muyunliuyin)初晗——汤小小御用排版师。
结语
这一个月,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每一位亲友,感谢每一位不离不弃的读者。我会在写作的路上坚持下去,愿你们与我同行!
请在发布历史中,查看往期作品。
往期精彩:
《我是怎么由全班倒数第一逆袭为双硕士的》
《怎么巧用app高性价比获取境外资源》
《手部保养DIY》
《遇见•羚羊彩穴》
《简书新手的告白》
《失眠?不怕!我有五大感官对抗法》
《乳腺增生,我们该拿它怎么办?》
《我用45天赚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