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药房卖药的这些年,几乎每天都生活在顾客的误解中。
其实,我就是一卖药的,和其他各行业的销售人员一样,我售我所售,你买你所需,你情我愿,各取所求。
然而,因为药品是特殊商品,它既可以治病,也可以因误服、错服而致人伤亡。所以,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我们这些卖药的,和其他行业的销售人员的确不一样。
“您好,您需要什么?”我问。
“给我拿一盒头孢!”顾客答。
“请问,是您自己服用呢,还是帮别人代买的?”我接着问。
“你问这么多干嘛?你直接帮我拿一盒头孢不就完了吗?”顾客开始不耐烦了。
“是这样的,有的人对头孢类的药物过敏,所以,我必须问清楚。”我耐心地解答。
“是我自己吃。”顾客终于肯回答我的问题。
“您怎么啦?哪里不舒服?”我继续问症状。
“我喉咙痛,这几天喝酒喝的。”顾客简单叙述了症状。
“单纯是喝酒而导致的咽喉疼痛,无需服用抗生素,您可以用一点润喉片之类的……”
“不行,我痛得厉害,润喉片不管用,我得吃消炎药,否则我晚上就不能再去喝酒了!”顾客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什么?您晚上还准备喝酒?那我更不能卖头孢给您了!因为服了头孢类的药物是不能饮酒的!”我语气不容置否。
“你别吓唬我行不行?难道吃了头孢喝酒会死人么?”顾客不相信我的话。
“服头孢后饮酒,可能会出现双硫仑反应,严重的会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我运用了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予以回答。
“噢,我懂了,听你的吧,谢谢你啊!我以为你们卖药的啥都不懂呢。”顾客同意了我的观点,买了一盒润喉片走了。
以上这一段,在我们药房叫“拦截”或“变购”,意在纠正顾客因对药物的不了解而购买不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卖药人的职业道德。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拦截”,我们不知遭受了多少批评和误解。从反感到争执,甚至有顾客对我们恶语谩骂,那架势,好像我们要夺他的性命一样。
“你们不就和超市的理货员一样么?别以为穿着白大褂,就把自己当医生了!”
有一次,一位顾客买了药品出门后,又回来调换。因药监部门明文规定:所有药品售出不退不换(除有质量问题)。他没有如愿换成,便将心中的怒火统统发泄到我们身上。
“您说得很对,但我们不是超市理货员,我们是药房理药员,我们对每一盒药都了如指掌!这是我们对像您一样的每一位顾客负责的前提!所以,药品出门,没有质量问题,概不退换!请您理解。”我据理力争。
那位顾客临出门时仍然骂骂咧咧……
我低头看一下我身上的白大褂,自嘲地笑了。确实,我们不是医生,但我们也不是一般的理货员呢。
“我问你,我前天在你这里买的感冒药,吃了,为什么感冒还没好?”又一兴师问罪的来了。
“您好,您的问题有很多顾客都问过呢。感冒的痊愈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也是因各人的体质来决定的……”我已练就了一副好脾气。
“你们卖的肯定是假药!我要到药监局去告你们!”她打断我的话,怒不可遏。
我抬头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各种经营许可证,朝她礼貌地笑了。
“你好,我最近腰痛得厉害,有没有治腰痛的药?”那天晚上快下班时,一大叔急促地走进我们药房。
新来的同事小欧,放下了手里的拖把,热情地给他推荐了一系列治腰痛的药,从片剂到胶囊到膏药,不下十几种,大叔全部予以否定。
作为一个老卖药的,我知道他想买什么。因为他的眼神在贺架上四处游离,满脸的急不可待。
“您是不是想买点保健品之类的,比如这个?”我走到那大叔面前,不露声色地问,并伸手拿了一盒抗疲劳的保健品给他看。
“拉倒吧,你们卖药的除了会推销这些保健品给顾客还会什么?这些保健品都是骗人的!”大叔一脸的鄙视。
“这个是有‘国食健字’的正规保健品,对缓解疲劳,减轻腰腿疼痛……”我试图还往下说。
“不不不,我不要这个,我我要买那个……”他依然在到处寻找,“你们有没有那种快速壮阳的保健品?”
大叔终于说出他的所需。
“抱歉,我们药房没有你说的那种保健品。”我果断地对他说,忽然想起他刚才说“保健品都是骗人的”话,忍不住又问他一声:“您连正规厂家的保健品都不敢吃,那种快速的你也敢吃?”
“我我也是偶尔吃吃呢。”大叔尴尬地退了出去。我和小欧看着他越过马路,一头钻进了对面卖成人保健品的小店。
“为什么我们不卖他说的那种保健品呢?”小欧不解地问我。
“因为我们是药房,所有的药都是以治病救人为主,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特殊需要的!”我神态严肃地告诉小欧,“不要说那些个严禁销售的保健品了,就是普通的药品,一旦售出,我们都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所以,我们要更专业!”
“怪不得人家说我们药房营业员‘挣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呢’!”小欧意味深长地感叹道。
我没附和,怕伤了年轻人的积极性。看离下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赶紧地,拿起一本《浅谈药物的不良反应》,认真地学习,为的是以后面对各种误解时多一些应对的本领……
唉,不知道明天又会遇到什么样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