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簸了三个小时,我和我的同学们来到临海参加高考。考点设在当时的回浦中学即现在的外国语。对于我们这些乡巴佬,很多都是第一次。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住宾馆,第一次使用电话,一切都那么新奇。我们入住的台州宾馆里有电话,但免费通话仅限于客房之间。高中三年,男女生基本上是很少搭讪的,毕业前一个月,同学之间开始互赠照片,互写毕业留言,这堵无形的墙慢慢被推开了。入住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要么在客房里互相串门,要么拿起电话互相骚扰,我们此行的目的似乎不是来参加高考的。多年后,有人向我举报,我的老公在这么严肃的日子里,在一群好基友的怂恿下,居然买了一束塑料花在宾馆里送给他心仪的女孩子,女孩被气哭了,但他死都不承认有这事儿。
高考落榜是我预料中的事,我第一年的高考成绩离录取线差100分。那一年,我们班只有五个同学考上大学。九月,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无一例外的来临海参加复读。当年临海有两个有名的高复班,一个是文科生读的巾山高复班,另一个是理科生读的东智高复班。我们毕业的那一年,也不知什么原因,办高复班是违规的。老公是班长,第一年高考他也落榜了。八月底,他义无反顾地跑到临海,联系台州师专的老师组成了一个文科班。为了避人耳目,教学点设在老人公园附近,之后的一年教学点又换了好几处。读高复班是我们真正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日子,我们要自己租房,自己找食堂解决吃饭问题。老公在组班的时候已经把房子租好,在东湖旁的东郭巷,春根、法友和他住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三张不及一米宽的小床紧紧挨在一起。雪球、巧玲、菊芳和我租住在他们房东的弟弟家,是个瞎眼老头。我们的出租房只隔了两堵墙,推开窗户,声音大点儿便能传个话儿。偶尔我们女生买了点好吃的东西,会把它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听我喊话,他就屁颠屁颠从楼上跑下来站在门外,巴巴儿地伸长脖子看着我把篮子用绳子从窗口放下来,有时候我会捉弄他,篮子快被他接住了,我又忽的把它提溜了上去,他也不恼,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乐呵呵的冲我傻笑。
我们住的地方离中医院很近,通过杜中的一个学长买了饭票,这一年我们的三餐一直在那儿解决。东湖边有个小商品城,门口有一家有名的饭店,叫台州酒楼,那里的馄饨和生煎包子特别好吃,但也只能偶尔去那里打打牙祭。当年,我们的家庭都不富裕,来临海读高复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家庭还承受不起,有些同学上半年在中小学代课,用赚到的钱支付下半年复读的开支。
我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东湖,每天早上六点钟左右,窗外就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三个男同学在湖边的大柳树下,用极不标准的普通话读语文,用很标准的杜桥话读政史地。老公经常把一支钢笔别在土黄色夹克衫的上衣兜里,时不时地拿出来在书上划一下,有时候他把书合上,抬起头开始背书。湖的另一头是新荣记酒楼。夜幕降临,酒店的霓虹灯开始闪亮登场,映的湖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酒楼的音乐沿着湖面悠悠飘过来,那一年最流行的歌曲是《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和《哭沙》。
教学点离出租房有一段距离,自行车是必需品。家里有一辆破自行车,我写信回家让父亲把它托运到临海。托运自行车是很麻烦的事,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才能运到临海。老公有一辆半新的自行车,我只好搭着他的车去上学。自行车后座很高,他先在前面慢慢骑,我跟在车后面小跑几步再纵身往上一跳,屁股就稳稳地落在后座上,运气不好的时候要连续试跳好几次呢。路况不好,我不好意思抱着他的腰,只好两只手紧紧拽住屁股下的铁架。冬天的时候天气特别冷,手脚都冻麻了。骑到老哲商旁边的斜坡时,我就从车上跳下来,他在前面推着车,我跟在他后面帮他拿学习资料。大家推车的时候都是两只手把着车龙头,他却总是用左手把龙头,右手搭在座垫上。结婚后,偶尔坐在他的自行车后面从杜桥去川南,他老嫌我沉,其实那时我还没发福,我说读高复班的时候你咋不嫌我沉,他嘿嘿笑了。
读高复班的时候最容易滋生爱情,正值青春年少,荷尔蒙分泌旺盛。老师不会管我们,父母管不着我们。男女同学成群结队经常互相串门,但那时大部分学生都很保守,谈恋爱是一件丢脸的事儿,如果被父母知道了还会被敲断脚骨。即便是郎有情妾有意也是压在心底不显出露水,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同学为了爱情荒废了学业。十一月份,学校突然放假几天,我们六个人从临海骑自行车去黄岩九峰玩,并在那里合影留念,回来时经马头山去涌泉在雪球家留宿了一晚,这是我们六个人唯一的一次远足。
数学和地理这两门功课一直是我的死穴,一碰到东经西经的题目我就懵了,对于立体几何我更是一窍不通。我经常拿着资料向他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教我,有时候看我还是听不懂,也会无奈地叹口气。我们的儿子数学和地理也学不好,他总把原因归到我的头上,“你妈读书的时候数学和地理就很差,你随了你妈!”
转眼到了夏天,模拟考卷越来越多,我的数学和地理还是没有起色。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开始失眠,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每天晚上看到床就害怕,饭也吃不下,我一下子就瘦了不少。于是开始喝补脑汁、太阳神,没有任何效果。我不知道高考这三天我是怎样撑过来的,但我清楚我又考不上了。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他偷偷跑过来请我去看电影,我们俩一前一后从东湖走到巾山路的电影院,我忘了电影讲什么,只记得入场时,他很绅士地给我买了一支冷狗雪糕,雪糕里嵌着很多葡萄干。这种雪糕耀达超市现在还有售,看到这种雪糕我就会想起那个夜晚,我的嘴角就会荡起一丝微笑,其实那一晚什么也没有发生。
八月,高考放榜。他考上了四川大学法律系,我依然名落孙山,离录取线差50分。我宅在家里不敢出门,生怕邻居们盘问。那个暑假我们好像没见过面,但通过几次信,他在信里鼓励我再复读一年。八月底,我又去临海租房报名复读。这一年我和美香租住在紫阳街,在粮食大楼吃食堂。出租房的对门是卖早点的,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热闹的很,吵得我们睡眠不足,于是住了两个月后,又搬到附近一个三层小楼。我们搬家后不久,那条街就着火了,出租房被烧毁了。
第二年读高复班时,压力更大了。那年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如果大学又考不上,怎么办?常常被一种恐惧和焦虑包围着,使我再也不敢对学业掉以轻心了。每天晚上都读到深夜,天冷的时候也不敢坐在被窝里复习,怕自己睡着了。虽然数学和地理还是没有多大起色,语文、政治、历史和英语成绩明显提高。四月份,我报名参加台州师专的提前批招生,不同专业考得科目不一样,我报的是英语专业,只考语、英、政、史四门。对于这次考试,我的信心很足,考完后回了一趟家,胸有成竹地告诉母亲自己能考上。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紫阳街的教育局看面试名单,发现自己的名字写在门口的一块小黑板上,英语专业全市排名第二,无论我的面试成绩如何,我肯定会被录取了。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走出教育局的那一刻,我觉得天特别蓝,世界万物都那么美好。我回到出租房把所有的书都卖了,兴冲冲回家把好消息告诉父母。记得那年全市英语专业只招7个学生,其中5个学生是委培生,要向教委缴纳8100元的委培费,在当时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面试成绩很关键。我的母亲亲自陪我去党校面试,最后总成绩还是第二名,第一名是大田的复读生杨红岚。在别人还忙于复习冲刺参加高考时,我已经悠闲地呆在家里。我写信告诉了远在四川的他,他回信表示祝贺,在我复读的那一年,我们通过很多信,他在四川给我寄来复习资料,我拍了一张朦胧照寄给他,获室友一致点赞。
高复班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我非常感激台州师专的提前招生政策,让我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如果参加高考,我也许一辈子也上不了大学。同时我更感激和怀念这段高复的日子,我和雪球选择的终生伴侣既是高中同学又是高复班同学,如果没有高复班这段日子的相处与了解,我们和另一半的关系永远仅限于高中同学。最后附上两张很有意义的老照片,一张是我们六人在九峰的合影,另一张是我从台州师专提前批招生的准考证上撕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