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川
语文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评价
一、语文课程改革
1、从教育改革看
到2035,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推进教育现代化
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特殊功效。若干年后,学生对语文老师记忆犹新,给学生心灵滋养人生引领!
以前教书看考试大纲,不看考试标准。看什么教什么,
取消考试大纲,现在教什么考什么,要看课标。根据课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一个幽默风趣亲切的老人)
促进教育公平:清化北大农村生源不到百分之二十。
以管、办、评分离为抓手
以徳为先,全面发展(高考出奥运会的话题,数学题考艺术维纳斯)
面向人人,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点亮生命灯火》于漪
中国教育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高中,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国家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突出劳动教育的精神!(教育改革越来越倾向于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艺术,审美,劳动。未来社会,单靠成绩分数会越来越无法适应)
教育前沿的省市:上海浙江,北京天津(自主命题),山东海南(全国卷)
关键能力
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
(语文知识放在第一位,与徐默凡观念相同)
如今年高考作文题,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
新课标对于是否教知识有争议,现在没有了,教!
语文考查综合素质,考读书,考实践,读书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高校选拔人才标准变了,更强调综合素质一看读书二看综合素养
(又开始注重知识的教学,绕一圈又回来了,讲清知识,形成体系)
(阅读写作演讲,可以在每堂课前三分钟演讲)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可以每周布置一项劳动任务)
清北招生着重考查各种素养,这些不是靠刷题得来的,要靠读书和实践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作为论文,实际教学的理论支撑!)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刻苦学习,必要的作业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民营企业家的眼光!
去中国化是悲哀的!
《教育部出了内奸》分析外国文学对中国的不良影响。
青年时代应该培养英雄的精神!用英雄气概影响孩子!
语文地位增加了,语文为王的时代来了!母语教育终于迎来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春天!高考录取同样总分,按语文分数高低次序录取!
初中教师应该研究高中课标!
语文教学要有三年的总体规划,整体规划
作者须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窃读记》删去的原因
《统编教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顾之川(《中国教师报》2019年11月13日)
《写作教学研究》郑桂华
绿色升学率!两者(考试和素质教育)融合为一,而不是割裂开来!考试“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
仍然强调全面发展!
高考在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核心地位
中考作文考查方向也会向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主题上靠拢,与国家教育的目的一致
转变立人理念
语文考试增加考试的广度宽度,降低试题难度,要读书,读书的视野要宽广,仅限于书本远远不够学语文的了!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让学生考个开心
中高考命题由小我走向大我!(北京中考作文题2018,2019,体现首都的视野与眼光!有高度,有深度,有格局)(山东海南模拟卷)
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走出个人的小世界,走向家国天下!老师自己的格局要大,不能只盯着成绩分数,一时的眼前的苟且!为了学校排名,相差零点几分都要斤斤计较,怎么能教出胸怀天下的孩子?
这是讽刺但确实是时下大人们(家长和老师包括社会)传达
语文教学,广袤无垠,语文教师,任重道远!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在国家教育意义的引领下,瞬间爆棚!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是孩子的人生方向,未来发展的设计和引领者,也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实施者!语文课堂,是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家国天下,奋斗精神等思想教育,品格培养的主阵地!方向引领,脚踏实地,读书,实践!做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的语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