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天,市场上最热门的“赌”品,不是炒得火热的啤酒股,方入MSCI的大金融,不是丹东的陋室或者是三亚的海滩,而是国家金融扶贫的另一个缩影,“扶贫果”——苹果期货。
01
疯狂的苹果
5月14日,苹果期货暴涨4.23%,突破苹果期货上市以来的新高,同时刷新4月末创下的成交量新高,交易额达到超1700万。
5月15日,苹果进一步扩大涨幅,最大涨幅超6%,收涨5.99%,成交量达到2500万。
5月16日,苹果期货连续第三日展现了疯狂的走势,多空博弈之下苹果期货上演天地板,交易额3500亿元,逼近沪深两市合计4019亿的成交额。
短短三天,苹果期货作为一个单一品种,累计成交量接近8000亿,其相当于沪市4日的成交额。
事实上,苹果期货的火爆从上市第一天就显露端倪:当日收盘,主力合约AP1805大涨4.06%,成交量高达73.57万手,持仓量为2.16万手。
针对“越烧越旺”的行情,交易所出手,启动了风险防控措施。5月11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通知,宣布自2018年5月16日结算时起,将苹果期货1807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上调至10%。
02
缘何上涨
30年一遇的天灾?
苹果期货这波涨势,以寒潮引起减产而形成推动力。4月6日到7日,一场罕见的寒流侵袭华北、西北苹果主产区,造成了盛花期的苹果悲剧。清明节后,苹果期货价格势如破竹,再也没回过头。
随后,各大机构都陆续开展产区调研,得出了非常悲观的结论。据调研显示,今年是种苹果30多年来遇到的最大天灾。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北方几个主要苹果产区纷纷减产,致使最终全国优质果减产至少50%以上。
而从实地调研来看,情况可能更加糟糕。根据某自媒体期货研究员描述,华北地区实体探访减产比例在7成到9成不等,可谓民不聊生。郑商所苹果期货是全球首个鲜果期货。在国内,由于苹果种植是众多贫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作为市场避险工具的苹果期货又被称为“扶贫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中国更多的是作为鲜果消费。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苹果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苹果以内销为主, 出口量占比较少。消费总量较大,消费结构单一,主要以鲜食消费为主,占到总消费的八成以上;加工产品消费占比相对较小,目前在10%左右,加工环节主要以果汁、果醋、果酱等下游加工企业为主。
这意味着,大量的苹果其实是被普通消费者作为水果直接食用了,然而,苹果并不像猪肉、“蒜你狠”或者是其他生活必须的口粮一样,具备不可替代性,其弹性非常大。毕竟,苹果如果太贵了,可替代的水果实在不少。而相对“刚需”的加工产品消费仅占10%左右, 50%的预期减产或许难以为9、月份上市的新苹果提供真正的上涨动力。
杠杆狂欢
在经历了去杠杆之后,成交量活跃的期货市场,成为了杠杆投资客为数不多的投机博弈市场。而苹果自身带来的高杠杆交易,则加大的品种整体的投机氛围。
2017年12月22日,苹果期货正式挂牌上市。按合约规则来看,苹果期货的交易保证为7%。那么,按照交易所公布的合约挂牌基准价7800元/吨为标准,10吨/手,交易保证金7%,做一手苹果期货需要5460元;如果按照目前期货公司保证金加3%的惯例,一手大概需要7800元,相当于10倍杠杆。
事实上,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许多民间配资开始转向期货市场,而由于原油期货、苹果期货作为国内品种开了先河,许多炒客开始纠结资金势力,试图玩一票大的。
郑商所此前曾将苹果期货1807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但这也未能遏制苹果期货的上攻势头。然而,虽然目前大涨的行情有全国苹果产量下降的预期作为支撑,但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的迅猛涨势,似乎已经脱离了苹果期货的基本面,或许大佬炒作的因素更多于减产带来的影响。
03
后市如何演变?
东证期货分析师方慧玲认为,“最近一段时间苹果期货上涨是资金在炒天气,4月遭遇了霜冻,主产区减产面积比较大。这段时间一批批调研团过去,苹果座果开始,目前看减产要到3成以上。市场供需格局扭转。霜冻不仅影响了贫国产量,优果率进一步下降,本来符合期货交割品的数量就不是很多,市场担心可供交割量不足。同时,苹果产区的替代品、樱桃和梨也受到了天气影响。”
中信期货分析师高旺也认为减产炒作还会持续。现在离新果上市还有5个月,中间如果再有些天气因素,炒作或加剧。且冻灾或使得优果率下降,进而增加仓单成本。但他也同时指出,目前市场对纸加膜情况担忧下降,但新果接近上市前,市场仍会给出预期,仍可能打压市场,需要关注新季纸加膜成本及能否顺利进入交割。
一位资深现货行业人士表示,今年西部的霜降天气是30-40年不遇,会对产量造成很大影响。结合去年苹果价格看,9000元/吨的期货价格有其合理性,不过市场盲目继续上涨肯定会有回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