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读后感。
在游玩舟山的同时,我把《漫游舟山群岛》一书读了一篇。发现看游记和亲身体验,各有各的风味。看别人的游记,尤其是成书的系统性的游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基本上把一个景区的核心都写到了,读起来犹如俯瞰舟山群岛,无数名胜古迹净收眼底。而亲自去走一走,虽然无法看到景区的全部细节,却对能看到的事物体验深刻,一棱一瓦都真实的展现眼前,无垠海景的磅礴气势更是书本无法给予的。我认为,两者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成长的最佳方式。
《漫游舟山群岛》的作者叫徐荣木,是舟山的一位机关干部,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全书可谓一本舟山旅游的文化宝典,不仅对几乎全部舟山景点做了介绍,还穿插了许多历史、文化、身边故事在其中,让读者和游客在欣赏舟山群岛的美景之余,似在享受盛宴之后又品尝一杯韵味隽永的香茗。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自己虽未对佛学有任何研究,但身处海天佛国这一环境当中,饱受佛学气氛熏陶,对生活的一些看法中也充满了佛家的智慧。
书本按照舟山行政区域划分,分了普陀山、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新城等六个章节。每一章都有详细的地图和丰富的实景照片。我这次只去了桃花岛、大青山和普陀山这三个大岛,另有南洞村和沈院两个小景点。其中对桃花岛和普陀山的一些讯息印象较为深刻,这里就扯下这两个岛的故事吧。
大众对桃花岛的印象,主要来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在小说里是黄药师、黄蓉的老巢。其实桃花岛自古就是一个文人侠士修行之人都神往的地方,有许多的传奇故事。其中首推秦代仙人安期山,在岛上修道炼丹,留下一本《碧波心经》在山间洞穴,便云游四方而去。之后直到南宋,岳飞幼子岳震逃难至东海边,偶至桃花岛隐居,岳飞之孙岳潇发现安期山所著《碧波心经》,潜心修炼数十年终成正果,至大陆行侠仗义,且擅长奇门遁甲之术,被传为神话。金庸老先生在写《射雕》前,其实并未到过桃花岛,只是因剧情需要想找一个东海上的偏僻岛屿,翻阅地理书才找到这个岛。地理书上名为桃花,其实岛上并无桃树,现在游客看到的都是后来种上去的。1994年,舟山人邀请金庸到岛上游玩,并封他为荣誉岛主。后来张纪中拍摄内地版射雕以后,桃花岛才真正开始被人知晓。又到07年春晚,潘长江的一句台词“你想去桃花岛吗”,歪打正着的为桃花岛做了免费广告,于是桃花岛才开始名声远扬。我们游览了岛上因拍摄电视剧而建的小影视城。黄家宅院还是非常有味道的,另外还有沙滩和环岛绿岛,我们并没有来得及去。
普陀山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由于国内信众大多喜欢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成为了香火最旺的一处佛教圣地。据《华严经》记载,观音的道场原来在南印度海边的“补陀迦罗”山,音译以后就变成普陀山了。岛上寺庙庵院塔楼无数,慧济寺、法雨寺、普济寺、宝陀寺是其中的四大寺庙,各有传奇和特色。慧济寺在佛顶山上,供奉的是如来佛,所以比其他寺庙的地位都要高;法雨寺古朴宁静,很少有游客去,是欲潜心修行的信众的最佳去处;普济寺在普陀山大门口,是信众和游客最常去的寺庙,所以香火最盛;宝陀寺则在岛的背面,是专门讲经的寺庙,故名宝陀讲寺。讲到普陀山,就不得不讲一下观音菩萨的八卦。普陀有此盛名,主要是因为它是观音的住所和道场之地,也就是观音生活、修炼、讲课的地方。汉传佛教是由玄奘在唐代从印度带入中国,另一支则是藏传佛教。1700年前(不知道什么朝代,历史没学好)有一个日本和尚从五台山抱了一尊观音像,想从舟山偷渡回日本,可惜菩萨显灵不让他离开。于是他只好在当地供奉起观音。慢慢的,供奉的寺庙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当时第一座庙叫不肯去观音院。观音住的地方叫紫竹林院,修炼的道场在边上的一个名为洛迦岛的小岛。洛迦岛从普陀岛看过去,像一个人躺在海面上,所以又称为海上卧佛。我们这次只去了普济寺、紫竹院和南海观音大佛像三处。要想游遍普陀山上的大小寺庙景点,一天是绝对不够的。据说春秋季节,很多信众都自带帐篷露营,连续几天叩拜上佛顶山。
五日四晚的旅程,景点安排非常宽松。有一晚我自己去看了大型演出印象普陀,非常精彩。罗大佑的一曲《心经》至今还时常环绕在耳边。这趟游玩下来,除了身心愉悦以外,还产生了两点思考,自认较为有用。
一是在观摩佛像、阅读《心经》时,发现了佛教所谓大慈大悲的菩萨境界,其实是以大智慧为前提的,甚至还要用实践来检验智慧。几个主要的大菩萨排位顺序依次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地藏,观音主慈悲,是菩萨的最高境界,文殊主智慧,普贤主事业也就是实践。从这里可以看出,佛学其实是讲究修行逻辑的——从学习实践中归纳出智慧,在大智慧中普度众生。在唯识论中也有这样的逻辑,眼耳鼻舌身五个基本的感知构成了人的基本功能,意识产生思维,末那识连接阿赖耶识。前六识是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回馈,通末那识就是具备大智慧,通阿赖耶识就是认清自我,也就认清了世界。“佛”一词源自印度语“佛陀”(音译),意为觉醒者,也就是认清万物本质的人,还能看到过去和未来(现代物理的宇宙玄理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时间只是空间上的一个维度,在高维度上观察从原理上来讲是能看到过去和未来的)。所以菩萨的境界还未到阿赖耶识,未能成佛。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经书,但从这些碎片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来,佛学是一种讲究逻辑的哲学思想,是和现代科学的结构体系并不矛盾的。然而佛教为什么不像科学一样,直接告诉人们修行就是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然后觉醒,而是选择一种含蓄的、只可意会的方式,教育大家要积善行德,继而培养出一种宗教信仰呢?我想,也许是因为释迦牟尼知道人性,讲再多道理不如讳莫如深,一点一点的潜移默化,更容易让人接受高深的道理。这其实是非常符合心理学的,每个人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都不一样,于是佛说八万四千种法门皆可成佛,他在许多经书中记载的言语甚至是矛盾的,就是因为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因材施教啊。这对我的启发很大,让我明白遇到不明、不公、不善时,应该如何对待,尤其是身边的亲朋。
二是在读《漫游舟山群岛》时,我都是根据下一天的行程,来选择章节阅读。然后在第二天的行程中,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对照,在结束行程以后再去书上温习记忆不够深刻的内容。这样的方法导致对去过的地方印象非常深刻,许多传说典故来龙去脉也都讲得上来了。这样的读书经历,其实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实践。知识的学习本就应该这样反复再反复,打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或者结构之后,才会变成自己的知识。这几天我只带了《漫游舟山群岛》和《概率统计入门》,于是用这个方法,对概率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反复推敲,效果不错。之后又联想起钱钟书有名的笔记型读书方法,想来他做笔记,应该也是一种帮助记忆、反复推敲的工具。
五天之行收获颇丰,不知下次何时才能如此悠闲的旅行和读书。